網路的推薦文真的很多,人紅起來忽然各種推薦的更多,你是否也曾看過這樣的文章:
🌟「我家孩子本來也不愛OX,後來用了某某系統,每天10分鐘,OX突飛猛進!」
🌟「不背單字、不學文法、完全只靠閱讀、只買XO,現在英文成績每次都滿分!」
🌟「加入我們的群組,我親自幫你挑書、設任務、送小禮物~孩子OX保證進步!」
每當我看到這些話術,就會深吸一大口氣....
因為,任何語文學習的真相,從來不是這麼簡單一句話就能說完的。
不是懷疑閱讀的力量,而是在我的觀點裡——語文力從來不是靠「單一閱讀系統」「一套書」就能建立起來的。
太多人誤把「工具」當成「答案」,以為只要買對系統、買對套裝、跟對人,就可以一鍵生成語言力。
然而,語言學習,不是點餐,也不是外賣。
它是理解力、語感、習慣、耐力,慢慢長出來的生活能力。
我始終相信,語言的習得是一個立體而長期的歷程,不該被包裝成速成的商品。更不應該依賴某一套看似萬用的方法或商品,就可以一舉成功!
語言學習的選擇,應該是根據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階段過程、興趣與狀態,靈活多元地交叉使用各種工具與素材去做調整及變化:從繪本、雜誌、分級讀物,甚至是生活中的對話與遊戲延伸,一點一滴慢慢累積、堆疊而成。
因為,真正能夠生活的語言不是教出來的,而是「養」出來的。
📌 它需要語境,需要情緒連結,需要習慣堆疊。
📌 它不是每天點一點、做幾題,就能速成得到的超能力。
而我們身為父母,真正應該有的心態,絕對不是因為找到一套神奇系統,或是跟哪一個名人買了什麼套裝,而得到解決,應該在這學習的過程裡,不斷地一起學習、一起發現、看懂孩子的學習適應風格,陪著他一起調整節奏與方向。
✔ 說話裡引導思考
✔ 遊戲中自然延伸詞彙
✔ 書本閱讀結合生活場景
✔ 興趣為引,習慣為根
語言是活的,不可能靠一套制式的方法就掌握得了。而 #閱讀力、#表達力、#理解力 這三件事,沒有哪一樣可以速成。
💡 動機啟動學習,習慣展現成果。
💡 真正能幫孩子撐起長期學習力的,從來不是短暫的興奮感,而是穩定的學習習慣。
🔸 真正有用的,不是平台多先進,而是孩子是否對語言產生真實興趣;
🔸 真正長久的,也不是任務完成數量,而是孩子願不願意在生活中使用語言,看懂世界、表達自己。
✅ 父母陪伴的溫度
✅ 每天一點點的堅持
✅ 孩子那個從「不想看」到「主動翻書」的過程
這才是真正的進步軌跡,不用聲勢浩大、不需對外宣傳,卻最扎實、最有力。
可惜,這部分的成長很難度量,但是,無法度量的,絕對不代表沒有效果、沒有力量!
所以,我想對每一位努力的爸媽說:
請不要被那些「我家孩子靠這個成功」的故事綁架,也不要急著複製別人的路,而懷疑自己與孩子的步伐。
你們每一天的努力,在孩子的語言裡,一點一滴,都有留下痕跡。走得慢沒關係,重要的是——方向對了,孩子就會自己學會、開始往前走。
🎯 慢慢來,最快。
不急著跟風,不著急跳坑。
把信任放回自己與孩子身上,這場學習的旅程,值得被走得踏實又從容。
孩子的學習路上,你才是最值得信賴的導航員!!
#娘娘的教養碎碎念
#跟風跟流行也要保持清醒
PS.本宮不是沒人找,是「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