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AI的再創作:從工具到夥伴 | 創作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AI實在是太火紅

近年來,AI實在是太火紅了,幾乎成為每個創作者、設計師甚至日常工作者都不得不面對的話題。之所以決定談這個題目,並不是因為它流行,而是因為我在實際應用AI的過程中,體會到一些深刻的經驗,也因此希望將這些心得分享給大家。AI並不是什麼奇蹟,但它確實是我們這個時代「不得不」接受並學會使用的產物。

raw-image

回顧:從色鉛筆到電腦設計

我記得早年在設計公司工作時,幾乎所有的同事都使用高價的色鉛筆——那一盒上萬元的色鉛筆,精準地一筆一畫,才能完成一張精美設計圖。當時,我們平均一週只能完成一張作品,因為公司對設計的要求非常高:作品必須夠美、夠驚豔,才能轉化成實體產品。

那時候我們有超過20位設計師,每位都有自己習慣的筆、水彩與工具。我們的參考圖書館堆滿了上萬本書籍,每年出國甚至會特地帶回最新的設計書籍,那是我們的寶庫。

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輕同事帶著他的蘋果電腦出現在公司。他開始用電腦畫圖。當時的電腦還不算輕便,但相較於桌面上百支色鉛筆與工具,確實清爽許多。雖然一開始我們覺得這種做法不夠「專業」,甚至懷疑他的能力,但我們也開始注意到:他可以在不滿意時快速修改,不用整張圖重畫。這個「可修改性」成為了設計流程中的突破點。

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使用電腦繪圖。最終,公司為每位設計師配備電腦,整個轉變過程花了將近十年。然而一旦過了那個門檻,沒有人再想回去用純手工畫圖。這不是否定傳統藝術,而是科技讓創作流程變得更靈活。

現在:AI與創作的關係

AI的興起其實與當年的Photoshop與數位繪圖的革命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它進步得太快了。幾分鐘內,它可以產出一篇文章、一段影像、一幅圖畫,還可以不斷修改直到你滿意為止。這一切,取決於你如何「指揮」它,也就是所謂的提示詞(prompt)。

比方說,我可以請AI幫我生成一篇250字的兒童睡前故事。它不但可以完成,還能依我設定的主題自由延伸。這讓許多家長能輕鬆地為孩子講故事,也讓寫作者多了一個得力助手。

那是否意味著文字工作者會被取代?其實不會。AI就像當年的Photoshop,是輔助你創作的工具,而不是創作者本身。真正讓作品動人心弦的,仍是人的想像與結構能力。

自己的例子:寫武俠小說與AI的配合

我目前正在寫一本武俠小說,想像自己是金庸、古龍當年構思江湖世界的樣子。他們靠的是長時間的沉澱與想像力,而我雖然有AI,但仍然必須先架構世界觀、角色、情節、矛盾與衝突。

AI幫助我的是加速流程。例如,我輸入角色與場景設定,它就可以幫我生成一段對話、一場打鬥、一個神秘的過去。但要讓整部小說成為一個完整、有邏輯、有情感張力的作品,還是得靠我自己去調整、串聯。

如果只是依賴AI拼湊內容,小說很容易變成一堆沒有邏輯的碎片。那樣的作品不會有人願意讀。所以AI雖然強大,但最終決定作品品質的,還是人——也就是我們自己。

AI不是萬能,但能放大你的能力

有一次,我設定了一個情節:兩名練劍人因為受困雪山,在極寒中取暖而產生了親密關係,結果AI卻回覆無法生成這樣的劇情。它被設計成不能違反某些道德規範。但對我來說,那一幕正是整個故事後續情仇糾葛的起點。如果這段劇情無法生成,我只能手動寫,然後再繼續使用AI幫我發展後續情節。

這也再次印證了:AI只能是工具,它不會替你做出決定,也無法取代你的價值判斷。它像是一支水彩筆,如何描繪、如何構圖,仍然是你說了算。

你要如何與AI合作?

AI的應用,終究是來自人類需求的延伸。它可以讓我們創作得更快、更廣,但也會拉高讀者對品質的期待。要讓自己的創作有價值,就得像使用任何一項工具一樣:練習、理解、靈活運用。

未來會有更多AI工具誕生,更多領域被它滲透。重點不是你會不會被取代,而是你是否願意學會使用它、駕馭它,讓它成為你的創作夥伴。

這正是「AI再創作」的本質——不是取代你,而是放大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501會員
4.4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陌生留言 這不是第一次,也可能不是最後一次。再度打開創作平台的留言區,又看到那些熟悉而令人生厭的「陌生留言」出現在眼前。那一串串只貼了連結、沒有任何實質回應的留言,再次提醒我,身為一個創作者,除了創作本身之外,還要面對另一種形態的「騷擾」。這些留言的帳號看起來都很新,沒有頭像、沒有個人簡介、沒
Thumbnail
2025/05/01
陌生留言 這不是第一次,也可能不是最後一次。再度打開創作平台的留言區,又看到那些熟悉而令人生厭的「陌生留言」出現在眼前。那一串串只貼了連結、沒有任何實質回應的留言,再次提醒我,身為一個創作者,除了創作本身之外,還要面對另一種形態的「騷擾」。這些留言的帳號看起來都很新,沒有頭像、沒有個人簡介、沒
Thumbnail
2025/04/29
提示詞:與AI的對話起點 使用AI的提示詞(Prompt)就像與一位無比博學卻略顯拘謹的對話者交談。你越清楚如何表達需求,AI的回應就越貼近你的期待。然而,隨著使用時間的累積,我們逐漸學會如何精準地「指揮」AI,但也發現了一個問題:若未明確交代細節,AI的回答往往落入一種「最大公約數」的模式——也
Thumbnail
2025/04/29
提示詞:與AI的對話起點 使用AI的提示詞(Prompt)就像與一位無比博學卻略顯拘謹的對話者交談。你越清楚如何表達需求,AI的回應就越貼近你的期待。然而,隨著使用時間的累積,我們逐漸學會如何精準地「指揮」AI,但也發現了一個問題:若未明確交代細節,AI的回答往往落入一種「最大公約數」的模式——也
Thumbnail
2025/04/26
AI寫小說,這幾個字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裡才會出現的場景,然而如今已經變成我們生活中可以實驗、可以討論的現實。我曾經看過有人用AI改寫《紅樓夢》,用現代的方式重新鋪陳經典,也有人試圖讓AI模擬不同風格的文學家,甚至模擬金庸、村上春樹的筆觸。我自己也試過很多方法,有時候覺得寫得不錯,有時候卻又覺得那不過
Thumbnail
2025/04/26
AI寫小說,這幾個字聽起來像是科幻故事裡才會出現的場景,然而如今已經變成我們生活中可以實驗、可以討論的現實。我曾經看過有人用AI改寫《紅樓夢》,用現代的方式重新鋪陳經典,也有人試圖讓AI模擬不同風格的文學家,甚至模擬金庸、村上春樹的筆觸。我自己也試過很多方法,有時候覺得寫得不錯,有時候卻又覺得那不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前言:本篇文寫於2022年九月。AI繪圖橫空出世,衝擊大量美術行業,人心惶惶。記得寫作時是我半夜起來尿尿,一時興起就寫下了自己的看法,結果被大量分享出去,大約有800多分享,最有印象的是圖文作家茶里也轉傳。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以筆者的繪畫創作為出發點,討論現今AI生圖的應用與創作者的未來。筆者認為雖然AI生成圖片已經在生活中大量出現,但AI缺乏獨特性,缺少生命力與溫度,因此筆者認為AI繪圖不會取代創作者。透過筆者的創作過程與心得,探討AI繪圖工具與創作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在使用AI時的適度建議。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文藝創作者透過AI技術進行創作,AI的快速生成能力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這也對文藝創作者的工作帶來了競爭和挑戰。翻譯工作也面臨AI的威脅,但AI協助創作也提高了作品的品質,對學術界和文藝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是當今科技領域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這項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與科技互動的方式。本文將深入探討AI的意義、生成式AI的概念、AI在生活中的應用案例,以及一些熱門的AI產品。藉由這趟AI之旅,我們將更深入了解這個讓世界為之矚目的技術。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是當今科技領域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這項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與科技互動的方式。本文將深入探討AI的意義、生成式AI的概念、AI在生活中的應用案例,以及一些熱門的AI產品。藉由這趟AI之旅,我們將更深入了解這個讓世界為之矚目的技術。
Thumbnail
在人工智慧(AI)領域中,生成式AI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分支,它不僅在創造性的工作中展現出強大的能力,還在各個領域中展現出潛在的應用價值。本文將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生成式AI的種類、概念、缺點、公司、訓練、發展趨勢以及原理,帶領讀者深入了解這個令人振奮的領域。
Thumbnail
在人工智慧(AI)領域中,生成式AI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分支,它不僅在創造性的工作中展現出強大的能力,還在各個領域中展現出潛在的應用價值。本文將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深入探討生成式AI的種類、概念、缺點、公司、訓練、發展趨勢以及原理,帶領讀者深入了解這個令人振奮的領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