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你被「物品的慣性用途」限制住了嗎?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什麼是「功能固著」?


功能固著(Functional Fixedness)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指的是:


我們習慣將某個物品,視為只能完成「原本設計的用途」,而忽略它潛在的其他可能性。

這會讓人在解決問題時陷入思維僵化,看不見更具創造力或彈性的解法。


🧠 心理學背景


「功能固著」最早由心理學家 Karl Duncker 在 1945 年提出,他設計了著名的「蠟燭問題(Candle Problem)」:


給你一根蠟燭、一盒圖釘和一根火柴,要怎麼把蠟燭固定在牆上不滴蠟?

許多人會被困在「圖釘只能用來釘東西」的固有認知,而忽略「圖釘盒可以當燭台」。

只有打破物品用途的既定印象,才能成功解題。


🔍 生活中的功能固著例子

  • 📎 紙夾就只能夾紙?
    其實它也可以當SIM卡針、電線固定器。
  • 🧃 吸管只能喝飲料?
    也可以拿來吹畫、做創意裝置、練口技。
  • 🧠 專業技能只能用在本行?
    設計師只能設計?其實也可以經營品牌、開課、寫書。

⚠️ 功能固著的影響

  • 限制創造力:阻礙我們看見不同用途的可能。
  • 降低問題解決力:容易陷入「工具不夠用」的誤區。
  • 使資源浪費:本來可以再利用或變通的東西被忽略。

如何打破功能固著?

1. 問自己:「這東西,還能拿來幹嘛?」


刻意練習「逆向思考」與「多用途聯想」。


2. 培養「資源重組」思維


將現有物品重新排列、重構,看見不同組合可能。


3. 觀察小朋友或藝術家怎麼用工具


他們最少被「正確用途」制約,往往能激發靈感。


4. 多參加跨領域活動或創客工作坊


打破專業限制,讓你看到同樣的工具有不同用法。



📌 結語:工具無罪,限制來自人心

功能固著讓我們誤以為「只能這樣用」,


但真正的創意,往往來自跳出框架的那一瞬間


下次當你覺得「我缺工具」、「我做不到」時,


不妨問問自己:是資源真的不夠,還是我腦袋太固定?


因為,最有用的工具,從來都不是東西,而是大腦的靈活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wn心理
10會員
105內容數
Shawn心理的其他內容
2025/05/04
💡 什麼是「極端預期」? 極端預期效應(Extremity Effect)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指的是: 人們在評估未來事件時,容易高估極端情況的可能性,例如「最好的」或「最壞的」結果,反而低估中庸、正常結果的出現機率。 這種偏誤使我們對未來的判斷失真,不論是在工作規劃、投資判斷、
2025/05/04
💡 什麼是「極端預期」? 極端預期效應(Extremity Effect)是一種常見的認知偏誤,指的是: 人們在評估未來事件時,容易高估極端情況的可能性,例如「最好的」或「最壞的」結果,反而低估中庸、正常結果的出現機率。 這種偏誤使我們對未來的判斷失真,不論是在工作規劃、投資判斷、
2025/05/03
💡 什麼是「本質主義」? 本質主義(Essentialism)是一種人生與工作哲學,強調: 與其什麼都做,不如專注在「真正重要的少數」事情上。 它不是節省時間的技巧,也不是極簡主義,而是「有紀律地放棄不重要的選項」,把精力投注在真正有意義、有價值、有貢獻的事上。 📖 概念來
Thumbnail
2025/05/03
💡 什麼是「本質主義」? 本質主義(Essentialism)是一種人生與工作哲學,強調: 與其什麼都做,不如專注在「真正重要的少數」事情上。 它不是節省時間的技巧,也不是極簡主義,而是「有紀律地放棄不重要的選項」,把精力投注在真正有意義、有價值、有貢獻的事上。 📖 概念來
Thumbnail
2025/05/02
💡 什麼是原賦效果? 原賦效果(Endowment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誤,指的是: 當我們擁有某樣東西後,會高估它的價值,不願意輕易放手。 即使是在剛剛才獲得的物品,只因為「這是我的」,我們就會對它產生情感連結,覺得它比實際價值更珍貴。 📊 經典實驗:馬克杯與現金 心理學家
2025/05/02
💡 什麼是原賦效果? 原賦效果(Endowment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誤,指的是: 當我們擁有某樣東西後,會高估它的價值,不願意輕易放手。 即使是在剛剛才獲得的物品,只因為「這是我的」,我們就會對它產生情感連結,覺得它比實際價值更珍貴。 📊 經典實驗:馬克杯與現金 心理學家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突然發現限制性信念害人不淺,限制性信念等於固定思維,它會讓你原地踏步或是變得更糟糕。
Thumbnail
突然發現限制性信念害人不淺,限制性信念等於固定思維,它會讓你原地踏步或是變得更糟糕。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昨天寫完<要一直動,才會有安定、安穩的生活>時,想到所謂的「動」、「靜」其實和表面上看到的不一樣,所以又來說一說。   「動」和「改變」可能是同一個意思,人們在動的時候是一直地在變換位置、動作或是方向的啊!   動就是改變,不能以看到的現狀來評斷它現在是在動,還是靜。   從靜止的狀態開
Thumbnail
昨天寫完<要一直動,才會有安定、安穩的生活>時,想到所謂的「動」、「靜」其實和表面上看到的不一樣,所以又來說一說。   「動」和「改變」可能是同一個意思,人們在動的時候是一直地在變換位置、動作或是方向的啊!   動就是改變,不能以看到的現狀來評斷它現在是在動,還是靜。   從靜止的狀態開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