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有溝沒有通?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距離處理這個事件,已經將近兩個月了吧!

今天,總算是收到了好消息。

過程中,參雜了許多情緒,像是害怕困惑擔心以及焦慮等等。與相關人員交談時,難免出現有溝沒有通的狀態。我知道承辦人員試著提供他們習以為常的應對方式,想在保持舊習慣的同時,找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可惜的是這個方案對我們來說並不合適。我也知道他們基於很多原因,除非必要不會提出會影響本身考核的提案,這本來就是人之常情。

不過,這些都只是頭腦知道。在面對困境時,偏偏卡住的地方不是我能掌控的,感覺真的會異常焦躁,多麼希望可以直接改變對方的大腦。

連續幾天,不管醒著、睡著、躺著、站著,腦袋不停的轉著,一方面,告訴自己這不是我能夠掌控的,盡力了就好,另一方面又覺得是不是我說的不夠清楚,造成了溝通上的盲點。

每當質疑的聲音跑出來,批判自己的聲音總是一聲比一聲殘暴,好像不把自己往死裡打就是對不起自己。

一道道聲音伴隨著肩頸疼痛,讓我意識到我正想努力去扛,不管的是結果,抑或是責任

其中一道重擊我的聲音是這麼說的,「如果結果不好,即便是盡力了也沒用,妳就是沒做好,就是什麼也沒得到。」

啊!好深的無力感。那瞬間的窒息感,讓我吸不到任何空氣。

緩緩閉上雙眼,將雙手輕放在胸口。我問自己:「我做了所有可以做的了,對嗎?」「現在,還有什麼是我可以做的嗎?

對話完畢,我選擇負責我能做的。後續,與承辦人員的溝通,也朝這個方向前進。所幸,我與承辦人員的觀念、想法與處理方式雖然不同,但在理解並看見自己能做的是什麼之後,與承辦人員相處時也較能理解他們的限制,我願意試著從他們所受的限制中找到其他的可能性。這次,溝通成了真正的溝通,而非有溝沒有通。

最後,感謝過程中每一位祝福我的人,也感謝經手的承辦人員。



後記

在面對重要家人或朋友遭遇困難時,幫不上忙的自己總會有著無力感。那股無力感的背後,彷彿昭示著自己不夠好。然而,我們的好或不好是取決於事件的結局嗎?會不會即便結果不好,過程中我們所給出的支持與陪伴也同樣有價值呢?

花晶配方:4號與意識轉化輕敷於胸口,協助放鬆胸口,令呼吸通暢


在與他人溝通時,大家是否有遇過類似的狀況,感覺怎麼樣都不在同一頻道上呢?你們都怎麼應對?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

42會員
45內容數
動盪衝突是我,寧靜和諧是我。 束縛是我,自由是我。 強悍是我,溫柔是我。 叛逆是我,乖巧是我。 緊繃是我,放鬆是我。 猶疑是我,堅定是我。 我,是Saraha。 一個充滿矛盾的靈魂。 願世上如我一般矛盾的靈魂,都得以接納、整合真實的自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