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20:【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十一)】

箴20:【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十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箴20:【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十一)】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30)

      本章记述了多种教训,其主旨是当以谨守仁爱的心行真理,并依靠耶和华神。因神必报应恶人,圣徒当将冤情交托给耶和华,避开纷争,努力行善成义(申32;35)。

【箴二十1】「酒能使人亵慢,浓酒使人喧嚷,凡因酒错误的,就无智慧。」

      喝过酒精饮料的人应该都知道「亵慢」与「喧嚷」是怎么回事。不管是迷恋酒,或者是因为酒犯错,还真的都是缺乏智慧。圣经不是规定「不能喝酒」,但「不可醉酒」,是新旧约一致的教导(箴 23:20~21; 罗 13:13 林前 5:11 弗 5:18)。酒是用葡萄酿造的,浓酒用谷粒酿造。两种酒都使人走入迷途。一个人首先作一个社交的酒客,其后变成一个豪饮的酒徒,最后成为一个酒鬼。他尝试去戒掉这恶习,但却好象有锁链把他锁着一样。基督能给人能力去挣脱锁链,但人首先必须想要得着释放。

【箴二十2】「王的威吓,如同狮子吼叫,惹动他怒的,是自害己命。」

     「王的威吓如同狮子吼叫」,因为他有神所赐的权柄。「王的威吓」是要叫人知道犯罪必有代价,犯罪若不付代价,罪恶就会立刻泛滥,所以不惩罚罪恶就是鼓励犯罪。「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罗十三4),所以「惹动他怒的,是自害己命」(2节)。

【箴二十3】「远离纷争,是人的尊荣,愚妄人都爱争闹。」

      对自己能力真有把握的人,不需要炫耀。真正英勇的人,也不用找机会来证实。有见识的妇人,能避开纷争;能忍耐的人会避免报复。愚妄人不能避免争斗,有好品格的人则能。这个时代的真智慧是「远离纷争」、不做「爱争闹」的愚妄人。卷入纷争是不幸,需要求神怜悯;参与纷争是不智,应当求神赦免。绝不要理睬刺激性的话语(箴17:14;19:11)

【箴二十4】「懒惰人因冬寒不肯耕种,到收割的时候,他必讨饭而无所得。」

     「懒惰人……无所得」:秋天是以色列耕地的好时期,若因懒惰而未能及时耕地,第二年就没有收成。即使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懒惰人不去劳作,最终只能生活穷困。我们辛勤劳动,与其说是为要预备困苦之时,不如说是因劳动本身具有美好意义。圣徒是天国的工人,当在黑夜到来之前努力为主作工(太13;24~39)。 懒惰人不作当作的事,却不以为耻地期望得到别人流汗耕作所得的收成,但这样的期待必会落空。

【箴二十5】「人心怀藏谋略,好像深水,惟明哲人才能汲引出来。」

       真智慧在面对世上的各种问题时,不是从人在地上的角度看,而是从神在天上的角度看;不是用制造问题时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而是用基督台前的思维来对待问题。人心如同深潭,无法测度(18;4)。但明哲人却能运用智慧,测出藏在心中的思念。这并不是明哲人本身具有透视功能,而是明哲人敬畏耶和华,以神的话语为尺度,所以才具备正确分辨是非的判断力。

【箴二十6】「人多述说自己的仁慈,但忠信人谁能遇着呢?」

      每一个人都说自己的仁慈,怎样才能发现真正可靠的人呢?亚当的后裔都是罪人,只要条件允许、机会成熟,人人都会作恶,只不过是作恶的手段不同:野蛮人互相吞食,文明人则互相欺骗。谁都觉得自己好,若这是真的,那按理我们便可遇见不少忠信的人。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遇见这样的人又是极少,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我们的仁慈并不多

【箴二十7】「行为纯正的义人,他的子孙是有福的。」

      「行为纯正的义人」:圣经指出世人都是达不到神之标准的罪人。只有通过耶稣的救赎事工,圣徒才能因信得救,因信称义(罗3:9,20 ;约壹2:2)。神的百姓中还是有忠信的人存在,我们应当为遇到少数「行为纯正」的人而感谢神,对遇到不忠不信的人却应该当作人生的常态。真智慧是相信人已经全然败坏,对所有的人都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他的子孙是有福的」,因为他们生活在行事公义的家中,长辈们的生活品行不经意地塑造着他们,这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导,强于千遍的以口教诲,因为生活是活生生的见证,证明他所教训的是可行的,也是蒙神赐福的。

 【箴二十8】「王坐在审判的位上,以眼目驱散诸恶。」

       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古代近东地区,普遍相信君王具有神赋予的审判权。所罗门王著名公断两妓女,他的眼目洞悉一切奸计,故能当机立断,吹散邪恶(王上3:16-28)。审判官,首先要具备公义与智慧。但没有人具备完全的公义与智慧,惟有耶稣基督显明了神,并兼备全能者的智慧与公义,甚至监察人隐而未现的过犯(太6:4)。因此,他最适合去审判教会与万人(来12:23)。

【箴二十9】「谁能说,我洁净了我的心,我脱净了我的罪?」

      本节经文根本不需要回答,当然没有一人能说我洁净了我的心,我已脱净了我的罪;只有通过神的赦免和能力,神单纯恩典的赐予。无论是信主前还是信主后,「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一8)。我们的罪性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我们的节制远远落后于自己的欲望。

【箴二十10】「两样的法码、两样的升斗,都为耶和华所憎恶。」

     「 两样的法码、两样的升斗」:本节所谈论的是双重秤。当时的奸商,巧妙地使用双重秤来欺瞒顾客,获取不义之利。当时的秤不像今天一样,经过了严格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所以过去很容易欺骗别人。“公正的秤”还可用以比喻人的诚实、正直、公义(伯31:6),因此,本节也可以解释为是在警告那些具有双重人格的人,这些人纵容自己,却苛求别人(太23:4),也就是待人严、律己宽的做法。

【箴二十11】「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直,都显明他的本性。」

      一个人基本的本性在早年已显明出来。有些孩童是全然低劣的,有些是可爱的。“三岁定八十;本性难移。”一个人小时候是怎样,长大以后也是怎样,无论是好是坏。所有的成年人都要藉着自己的行为来暴露自己(太7:16-20),但儿童因为其单纯无伪,所能更清楚地表现自己的本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箴二十12】「能听的耳,能看的眼,都是耶和华所造的。」

      本节的意思是神本来就造了耳朵与眼睛让人可以接受智慧,所以被造物应该多听、多看以获得智慧。耳目都是耶和华所造的,人应在运用耳目上讨神喜悦,荣耀他。

【箴二十13】「不要贪睡,免致贫穷;眼要睁开,你就吃饱。」

     不要贪爱睡觉,免致你贫穷穷;你要两眼睁开,就得以吃饱饭。这是从前警告懒人的箴言(4节;六9;十九24)都是讽刺和责备,此处先警告一番,再加殷勤努力工作的劝勉。努力工作者不会浪费时间贪睡,他会起早睁开眼睛,立刻上工。通过殷勤的工作,就能脱离贫穷,提供足够的衣食之需。智慧师将会同意:“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箴二十14】「买物的说:“不好,不好”;及至买去,他便自夸。」

      本节是典型市场上的状况,人嫌物品不好,只是为了杀价,买了就反过来夸耀自己买的物品怎么好。 本文藉购买人对商品的评价,来真实地描绘人充满矛盾的双重心理。这种双重心理不仅表现在商品交易,更是根深蒂固地扎根于心灵深处。圣徒应从根本上清除这些自私的双重心理,努力在神和世人面前作诚实的人。

【箴二十15】「有金子和许多珍珠(或作“红宝石”),惟有知识的嘴,乃为贵重的珍宝。」

      金子和许多珍珠都是贵价的东西,但当粮食缺乏时,这些都不能充饥。正是:“虽有千黄金,无如我斗粟,斗粟自可饱,千金何所值?”从生活急需而言,斗粟贵重过黄金;但是斗粟只供肉体生活的需要,不能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所以知识的言语比斗粟更为贵重。诗人说:“你口中的训言,与我有益,胜于千万的金银”(诗一一九22)

【箴二十16】「谁为生人作保,就拿谁的衣服;谁为外人作保,谁就要承当。」

      本节意思是谁为陌生人的借贷作保,就拿去谁的外衣;倘若是为外族人作保,作保的就要承担一切后果;这是让作保的人知难而退。人若愚蠢至为一个不认识的人作财务上的担保,他是冒着一个极大的信用风险。你若与他有任何交易,要确保他能有足够的担保,万一他食言或破产,你也得到保障,不要毫无担保就借给他(出二十二26)。

【箴二十17】「以虚谎而得的食物,人觉甘甜,但后来他的口必充满尘沙。」

     欺骗得来的食物,人总觉得甘甜;事后他的口必充满泥沙。以不诚实的手法取得的财富, 或许可以提供暂时的满足,但最终必使人厌恶,并象满口尘沙一样恼人。这句话是谴责瞒税、捏造开支的账目、贿赂调查员、作不诚实的标注,和吹嘘不存在的产品特质等。

【箴二十18】「计谋都凭筹算立定,打仗要凭智谋。」

     我们作任何计划之前,最好先收集各方的意见。打仗之前,将军都先征询其它军事专家的意见。人藉筹算,计划终致成功,「筹算」也可指别人的劝勉。面对国家大事,诸如打仗,亦应寻求「智谋」的引导,不应独断独行,骄傲自恃。当我们肯集思广益,虚心向人请教时,就算出了乱子,也有其他人愿与我们一起承担。人若不肯寻求别人帮助,才是软弱无知的表现。

【箴二十19】「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大张嘴的,不可与他结交。」

不能控制自己嘴巴的,都是危险人物,应该避免与他们结交。「传舌」:我们不愿意别人在我们的背后传舌。但多少时候我们在别人的背后传舌?多少麻烦是因着传舌造成的?我们不但自己不要作传舌的人,连这等人我们都要避开,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他会把我们不愿传出去的到处传开;他也会把我们不必听见或不该听见的告诉我们,以致使我们自己极易落入传舌的试探中。所以主的话说,“大张嘴的,不可与他结交”。

【箴二十20】「咒骂父母的,他的灯必灭,变为漆黑的黑暗。」

在亚兰文里,儿子或后嗣常被称为灯:“然而耶和华他的 神,因大卫的缘故,仍使他在耶路撒冷有灯光,叫他儿子接续他作王”(王上十五4)。在旧约或古近东表达个人和家庭灾难的意象,或甚至国家民族的灾难以灯灭来表示:“当日跟随大卫的人向大卫起誓,说,以后你不可再与我们一同出战;恐怕熄灭以色列的灯”(撒下廿一17)。神不喜悦狂妄的眼,骄傲的心以及恶人的后裔。当主拒绝了邪恶的君王,他们的后裔王孙也要断绝。那些咒骂父母的,被列在恶人当中,他们的后裔也要被灭绝。这是古以色列社会最严重的刑罚之一。思高圣经学会译为:“凡是辱骂自己父母的人,他的灯必在幽暗中熄灭”。除非这种怨恨得以消除,否则必导致今世的暗昧和永远的灭亡。

【箴二十21】「起初速得的产业,终久却不为福。」

   本节与谚语“来得容易去得快”是同出一辙的。发横财不同于通过艰辛的劳动和诚实的努力而逐步积累的财富。不劳而获的财产,不会使人养成勤劳审慎的习惯,不会从而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福气。起初与终久对照,“要知道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民卅二23)。许多一夜致富的暴发户,终久不能守成。因此,不管是突然继承的产业,或投机成功的财富,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最后得不到祝福。

【箴二十22】「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祂必拯救你。」

      我们断不应以行恶作报复,因为审判不在我们,而是神作为审判者。出21:23-25记载了所谓“冤冤相报法”(申19:21)。此法则不能千篇一律地应用在一切事上。因为那时神是要维护以色列全体百姓的秩序和纯洁。若有一个社会,其所有个体与团契,都固守冤冤相报的法则,这个社会或许会很有秩序,但必充满恐怖与束缚。当然,神是全然公义的,但公义总以仁爱为前提。圣徒尤其没有权利以任何形式报复他人,因为所有人都亏欠神(罗8:12)。顺服“以善胜恶”的原则,是人所应有的态度(罗12:21)。不要向仇人报复。报应在乎耶

和华;祂必报应。你要等候耶和华。他必拯救你,为你伸冤。

【箴二十23】「两样的法码,为耶和华所憎恶,诡诈的天平也为不善。」

      因为「两样的法码为耶和华所憎恶;诡诈的天平也为不善」,神必会报应行诡诈的人。因此,真智慧在职场和商场上遇到欺诈时,「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罗十二19),免得我们的肉体被惹动、以恶制恶。贾拉克曾为一个卖丝绸的商人工作。这商人吩咐他在量丝绸给顾客时,要把丝绸拉长。贾拉克回答说:“你的丝绸可以拉长,但我的良心却不能扭曲。”神嘉奖贾拉克这种态度,多年以后,神使用他写成一本广受欢迎的圣经注释。

【箴二十24】「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

     人连下一秒钟的生命都不能把握,只有愚妄人才会以为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四14)。本节的问题相信是每一个人都会思索过的;我们会后悔说:「早知如此,悔不当初。」但这里所指明的,乃是人在有限的知识当中,难以完全明了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带领,我们当说的是愿神的旨意成就,也要以信心、行动作出回应,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多经历神在我们生命中的带领。

【箴二十25】「人冒失说,这是圣物,许愿之后才查问,就是自陷网罗。」

      本节是指人冒失地许愿,把人或财物分别为圣献给神(利二十七1-33),结果却因做不到而陷入罪中(申二十三21-22)。我们若轻率地在神面前「献身、献心」,结果却不了了之,「耶和华——你的神必定向你追讨,你不偿还就有罪」(申二十三21)。真智慧在职场和商场上做计划时,不要对自己太有把握,也不可倚赖自己的计划,而应当寻求神的引导、顺服神的呼召:「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雅四15)。

【箴二十26】「智慧的王簸散恶人,用碌碡滚轧他们。」

    「簸散」的意思是“区分”谷粒与糠秕。王治国时若不赏罚分明,就会引发冤情与不满。因此,在古代的君主体制之下,君王是否按公义作出判断,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末后的日子,作为审判的君王,耶稣必会区分属光明的人和属黑暗的人(太3:12)。「碌碡」:用木头制作,每个轮子都嵌有锯子。这种打麦用的车轮,有时也用来作刑具(撒下12:31)。在本节,碌碡也是审判恶人的工具,严厉地惩治他。

【箴二十27】「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鉴察人的心腹。」

      人的灵在本节大致上指良心。那是耶和华所赐的,功能象灯一样,启发我们的思想、动机、情感和行动,核准或责备我们内心的思想和生活的意图(罗二14-15)。

【箴二十28】「王因仁慈和诚实得以保全他的国位,也因仁慈立稳。」

    「仁慈」原文的意思是「良善、慈爱、忠诚」,表示忠诚、信实。君王之所以有从神而来的智慧(26节),是因为忠实信守与神所立的圣约,所以神自己会负责让他作出正确的判断,使他的国位坚固(撒下七12~16),「慈爱」与「忠实可靠」是统治稳固的基础。

【箴二十29】「强壮乃少年人的荣耀;白发为老年人的尊荣。」

     青年人藉着纯洁的生活和努力的工作而保持的旺盛活力,是老年人所无法为之夸耀的。但那些从漫长有用的一生中学到了公义之道的白发老人,也有自己的美丽和荣耀。老年人与少年人可能会向对方采取嫉妒、不耐烦与轻蔑的态度,这则箴言要提升读者超越这种毫无益处的态度。每个年龄段都有它既定的优点,要适时予以尊重并享受(十六31)。

【箴二十30】「鞭伤除净人的罪恶;责打能入人的心腹。」

     体罚或可挽救恶人,并洁净他的内心。「鞭伤」:直译是“条条伤痕”,或“有伤痕的击打”。造成伤痕的责打不是安抚的膏油,而是治疗罪恶的方法。打得越重,效果就越好(箴19:29)见伤的鞭打能清除邪恶,杖击能触及肺腑的深处。

raw-image

图1:以色列出土的第一圣殿时期的砝码石(Weight stones),上面刻有重量。从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比加(beka,半舍客勒;出三十八26)、并(pim,三分之二舍客勒;撒上十三21)、2舍客勒(shekel,11.4克)和Nezeph(六分之五舍客勒)。

raw-image

图2:19世纪末,巴勒斯坦的农夫在打谷场上打麦子,他们用牲畜拖着碌碡碾压麦子,把麦粒和糠秕脱离。






avatar-img
常希连的沙龍
0會員
21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常希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箴19:【「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十)】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29)  圣经教导我们温柔的人所要蒙受的祝福。 【箴十九1】「行为纯正的贫穷人,胜过乖谬愚妄的富足人。」       神的话非常清楚:宁可行为
箴18:【善恶互论垂为箴言(九)】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24) 本章主要谈论了与他人交往时的友情、平易近人等在社会生活中所当具备的德性,特别警告了分派结党、利己主义、滥交朋友、劝勉人当依靠耶和华成就和睦。 【箴十八
箴17:【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八)】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28)       本章圣经教导我们不可作愚顽之人。 【箴十七1】「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直译是「争吵祭」,对应于
箴19:【「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十)】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29)  圣经教导我们温柔的人所要蒙受的祝福。 【箴十九1】「行为纯正的贫穷人,胜过乖谬愚妄的富足人。」       神的话非常清楚:宁可行为
箴18:【善恶互论垂为箴言(九)】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24) 本章主要谈论了与他人交往时的友情、平易近人等在社会生活中所当具备的德性,特别警告了分派结党、利己主义、滥交朋友、劝勉人当依靠耶和华成就和睦。 【箴十八
箴17:【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八)】                      一、善恶对比之教训(1-28)       本章圣经教导我们不可作愚顽之人。 【箴十七1】「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块干饼,大家相安。」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直译是「争吵祭」,对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