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上善行要如何抉擇?〉/小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俗諺有一句話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在聖經上也有對應的一句「純潔像鴿子,靈巧像蛇」, 兩句說話, 一個是直白的,另一個是用比喻手法,但都是指面對善行需判斷時的同一個原則,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現在有很多打著為公益慈善募款, 實際上卻裝入自己口袋的事情,假行善真詐騙。 某某團體舉辦義賣,先前有預訂商品很正常,但是把義賣的錢現場收入自己口袋就不太合情合理,遇到這樣的事就要「靈巧像蛇」的拒絕那樣的訛詐. 同樣地, 之前的me too事件也是依樣需要「靈巧像蛇」的技巧;純潔「善念」去行善,不害人就如「純潔像鴿子」,比如說:要檢舉某人,但他是惡勢力,如果檢舉還會害到其他的人,這種情況就需要「純潔像鴿子」的信念不害人,但求助他人協助「靈巧像蛇」的技巧來化解危機。


當我有遇到行善的事情時,我想起了聖經箴言三章十六節「如果沒記錯出處」這樣的一句話:「你手若握有行善的能力,就應當像那英德的人施行,不可推遲」因著這句話讓我像基本的人情世故形象,也是激勵我持續前進的動力,但要小心落於「陷阱」,一定要「純潔像鴿子,靈巧像蛇」的面對行善與否的選擇,於是箴言的那段話很影響著我在箴言的原則下配上「比喻」的動物形象,一定就能避開許多危機。

avatar-img
231會員
1.1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藉由曾經閱讀過某影評介紹的「消除氣」以及對星際的想像寫下的唯美詩文
製作葉子書籤的美好回憶
這是對一個紙雕藝術的生命旅程的新詩寫作,紀錄剪紙的學問與生命的故事。
雖然詩文很短,不過卻是用心寫下精美的千層派與我的基督信仰結合。
欣賞連續劇時得知有關「黃色皮卡丘的按摩槍」, 從而得感寫的一首新詩
來來來, 看你在馬家素菜館找到什麼!
藉由曾經閱讀過某影評介紹的「消除氣」以及對星際的想像寫下的唯美詩文
製作葉子書籤的美好回憶
這是對一個紙雕藝術的生命旅程的新詩寫作,紀錄剪紙的學問與生命的故事。
雖然詩文很短,不過卻是用心寫下精美的千層派與我的基督信仰結合。
欣賞連續劇時得知有關「黃色皮卡丘的按摩槍」, 從而得感寫的一首新詩
來來來, 看你在馬家素菜館找到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心與太陽一樣,都是需要小心對待的存在。這篇文章談論瞭如何在這個充滿善惡的世界中保護自己,並對人性的邪惡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一句輕輕震動心靈的話。 善、惡如何分別?我想可以簡單的以「目中有無人」區分吧。要當壞人容易嗎?只要目中無人就不難啊﹗看到一些詐騙事件,主謀往往得了便宜還賣乖,藏在層層的帷幕之後,只要沒被逮到就故計重施,害人匪淺。 與惡的距離其實也不遠,可以說是幸運,所以不必去看黑暗中的發生。即便是在戲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從外在行為來看。 善者,會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令他人受惠,並感到快樂。就算自己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消耗,也心甘情願。 惡者,會做一些令自己受惠的事,或是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而不顧及別人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損失。 從認知上來看。 善與惡,這是被定義出來的。像是幫助別人,就是善。攻擊、傷害別人,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要善良待人,但也要保護自己,避免被人利用。不要對每個人都完全敞開心扉,要適當保留自己。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需要懂得保護自己。
Thumbnail
善良是需要深度的,並非只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善良需要同理心、韌性、勇氣和寬恕,這些特質能夠幫助我們更容易地採取善良的行為。此外,書中也談到了善良行為的多面向以及克服每個人內心想法的重要性。最終,書籍鼓勵人們願意去付出,即使只是做出一點微小的行動也是很棒的善意。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人言可畏的可怕,只有經歷過才知啊,以訛傳訛造成對當事者的毀謗和傷害,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特別是在轉述事情時,絕對要謹言,保持善意和真實,除了提醒自己別成為不實消息的傳播者,更要能夠明辨是非,學會理性思考。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心與太陽一樣,都是需要小心對待的存在。這篇文章談論瞭如何在這個充滿善惡的世界中保護自己,並對人性的邪惡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一句輕輕震動心靈的話。 善、惡如何分別?我想可以簡單的以「目中有無人」區分吧。要當壞人容易嗎?只要目中無人就不難啊﹗看到一些詐騙事件,主謀往往得了便宜還賣乖,藏在層層的帷幕之後,只要沒被逮到就故計重施,害人匪淺。 與惡的距離其實也不遠,可以說是幸運,所以不必去看黑暗中的發生。即便是在戲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從外在行為來看。 善者,會做一些幫助別人的事,令他人受惠,並感到快樂。就算自己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消耗,也心甘情願。 惡者,會做一些令自己受惠的事,或是令自己心情愉快的事,而不顧及別人可能因此受傷或財物損失。 從認知上來看。 善與惡,這是被定義出來的。像是幫助別人,就是善。攻擊、傷害別人,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我們要善良待人,但也要保護自己,避免被人利用。不要對每個人都完全敞開心扉,要適當保留自己。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需要懂得保護自己。
Thumbnail
善良是需要深度的,並非只在口頭上說說而已。善良需要同理心、韌性、勇氣和寬恕,這些特質能夠幫助我們更容易地採取善良的行為。此外,書中也談到了善良行為的多面向以及克服每個人內心想法的重要性。最終,書籍鼓勵人們願意去付出,即使只是做出一點微小的行動也是很棒的善意。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人言可畏的可怕,只有經歷過才知啊,以訛傳訛造成對當事者的毀謗和傷害,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特別是在轉述事情時,絕對要謹言,保持善意和真實,除了提醒自己別成為不實消息的傳播者,更要能夠明辨是非,學會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