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會了,但身體還沒真的記得
「不是都學會了嗎?為什麼還要再寫一次?」
孩子一邊翻著作業本,一邊嘟囔著,語氣裡有一點不耐,也有一點委屈。鉛筆握在手裡,卻怎麼樣也提不起勁。 他不是不努力,他只是覺得——這樣的重複,好像在懷疑他的努力沒被看見。
我看著他低著頭、眉頭微皺,突然想起我小時候練鋼琴的模樣。
彈對一次不夠,老師總說:『你要讓它變成你身體的一部分。』
那時我不懂,只覺得煩。現在我明白,那是在為未來累積信心。

練習,不是因為你不會,而是讓你「不用想也能做對」
我緩緩地開口說:「你不是不會,而是還沒穩。」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會了」就是完成了,
但那個「會」,往往只是知道怎麼做,但還不夠熟悉。
就像你學會了一段路怎麼走,但如果太久沒走,還是會猶豫、會走錯。
練習,是在讓你不再需要想,手、眼、心就能自然反應出來。
不是為了你還不夠好,而是讓你未來少一點慌張,多一點從容。
「熟練」,是為了當你累、緊張、分心時,還撐得住
你在安靜的房間裡會做對,但在吵雜的教室裡呢?
你在平常時表現得好,但在考試壓力下呢?
你現在記得的,到了明天、下週、下個月,還能牢牢記住嗎?
我不是要你完美,而是希望你未來某個重要的時刻,
不會因為一點緊張,就忘記你本來就會的事。
就像學游泳,會游是基本,
但能在浪打過來時還不慌,是靠練習練出來的穩定。
我不是對你沒信心,而是希望你可以自在地穩住自己
「會」這件事,不只是做對一次、答對一題,
而是做錯時知道哪裡錯、卡住時知道怎麼調整。
真正的練習,不是對自己的否定,
而是對未來的自己,一份多走一步的照顧。
我對孩子說:「我不是要你變成第一名,
但我想讓你在該出手的時候,能很有把握地說——『這我會,放心交給我。』」
結語:你會了沒錯,但讓它變熟,是給自己多一點安心的力量
親愛的你,
如果你也曾因為「一直被要求練習」而感到懷疑、厭煩、甚至想放棄, 請你記得:
「練習不是重複做給別人看的,
而是慢慢練到——你自己心裡也相信:我真的可以。」
那份穩定,不是誰教你,而是你自己用時間一點一點磨出來的。
未來的你會謝謝現在願意反覆多做幾次的你, 因為那正是你成為自己靠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