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是失望了才說得出口
「他害我不開心啦!」
孩子氣呼呼地說完,把書包丟在一邊,臉一沉,眼神不想看我。那語氣裡有委屈、有怒氣,還有一點快要壓不住的淚意。
我沒有立刻回應,也沒有立刻糾正。
因為我知道,這句話的背後,不是責怪,而是失望。
那是一種:「我很努力靠近對方,結果卻好像更遠了」的感覺。
小小年紀,心裡也有重量,只是他還不太會說明白。

「他害我不開心」的背後,常常是:「我在意他,可是他讓我受傷了」
我們大人也說過類似的話。
- 「他講那句話真的很刺耳。」
- 「她明明知道我很努力,還那樣說。」
- 「我只是想要一點理解,為什麼換來的卻是冷漠?」
這些話,很多時候不是在怪罪,
而是我們在情緒裡找不到出口,只能先把失落的感覺「丟」向對方。
情緒來得快,我們來不及整理——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錯,只代表:那一刻的我們,真的很受傷。
不開心,不是因為事情多嚴重,而是感受沒被理解
我坐在孩子身邊,沒急著問他怎麼了,
只靜靜陪他坐了一會兒,等他主動開口。
他吸了吸鼻子,終於說:「我問他要不要一起玩,他卻說我很煩,還跑去找別人。」
我心裡一震。那不是一件多嚴重的事,但對孩子來說,是重重一擊。
他不是單純在生氣,是心裡的靠近被拒絕了。
這時候,說「你不要怪別人」一點用也沒有。
因為他不是真的想找人怪罪,而是想找人懂他這種被推開的痛快感。
有情緒沒關係,但你可以學著,把「你受傷了」說出來,而不是藏起來
我告訴他:「你可以不開心,這樣的感覺很正常,真的。
但你也可以練習試著說:『我本來很期待和你一起玩,可是你那樣說我,我覺得有點受傷。』」
他皺著眉頭想了一下,說:「這樣說……會不會更糟?」
我回答:「不一定。但你會更清楚你自己在難過什麼。就算對方還是沒懂,你至少照顧了自己。」
情緒最需要的,不是被壓抑,而是被照顧。
而照顧情緒的第一步,就是幫它找到正確的語言。
結語:你可以生氣,但請不要讓生氣掩蓋了你真正想說的話
親愛的你,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說「他害我不開心」時, 不妨讓自己多停留一秒,問問自己:
「我到底是生什麼氣?我是不是其實在意他怎麼看我?」
「我是不是真的只是……覺得被丟下來了?」
當我們不再急著把情緒丟出去,
而是慢慢學會說清楚、說出來、說得誠實, 你會發現:別人不一定會改變,但你開始不一樣了。
你不再只是被情緒推著跑,
你開始有能力,把受傷的自己,慢慢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