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人難受的,不是結果,而是「原本以為會不一樣」
那天,孩子回家時悶悶不樂。
我問他:「今天還好嗎?」 他點點頭,又搖搖頭,最後憋出一句話:「我有點不開心……因為我真的很期待,可是……沒有像我想的那樣。」
語氣輕得像風一樣,但我知道,那句話後面卡著太多說不出的東西。
他不是鬧情緒,他是真的失望了。 而那個失望的樣子,我太熟悉了——
那是你心裡默默畫好藍圖,最後卻一筆一筆被擦掉的無力。

真正讓人心煩的,不是事情沒發生,而是它「沒有變成我心裡的樣子」
你不是不能接受事實,你只是還沒習慣那個落差。
- 你本來以為老師會稱讚你,結果連看都沒看一眼;
- 你等了一整天的訊息,結果最後一句話只有「嗯」;
- 你鼓起勇氣約對方出來,卻被一句「下次吧」輕輕帶過。
明明事情看起來都沒什麼,別人也不覺得你遭遇了什麼大事,
但就是會悶,會堵住,會反覆問自己:
「是不是我太在意了?」
「是不是我期望太多了?」
「是不是我本來就不該抱什麼希望?」
「我不開心」,不是因為你太玻璃心,而是你太用心
我輕聲告訴他:「不是你想太多,是你真的在乎。」
那些我們不敢講出口的情緒,其實都在偷偷證明:
你沒有麻痺自己,你還願意相信人、相信可能性、相信關係。
有時候,我們難過的不是對方沒做到什麼,
而是自己那份偷偷抱著的期待,沒被接住。
失望不是錯,而是一種提醒:你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急著叫你「看開」
我不急著勸他振作,也不說「這沒什麼」或「你要放下」這類大人語氣的話,
因為我知道,那些話對當下的他來說,只會更孤單。
有些失望,不是靠「想開一點」就能過去的,
它需要被理解、被陪伴、被允許自然流動, 然後,在安全的空間裡慢慢沉澱。
不是不能走出來,而是需要有人陪著你,不急著拉你往前,只是坐在你旁邊。
結語:你可以失望,但請記得,不開心的你並不等於失敗的你
親愛的你,
如果你也因為某些事沒如願、某些人沒回應、某些努力沒被看見,而悶悶不樂, 請別急著讓自己「成熟一點」、「不要那麼計較」。
「你不開心,不是因為你太弱,
而是你真的很真心地期待過一點什麼。」
你願意失望,也代表你願意相信、願意投入、願意靠近。
這份不快樂,不該讓你感到羞愧,反而應該提醒你——你是有感覺、有溫度的人。
而這世界,正是因為有像你這樣還願意期待的人,才不會那麼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