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白話釋義(一)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到佛陀這樣說的:

曾經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薩彌羅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隨侍左右。那時,世尊在吃飯的時候,穿上袈裟,持拿著飯缽,帶領弟子們走進舍衛大城去乞求食物。在此城中,不分貧富不分貴賤,挨家挨戶地托缽,乞得食物後回到原本的地方。吃過飯後,佛陀將衣、缽收拾好,洗淨了雙足,鋪好座位便盤腿靜坐。

這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就從座位上站起來,偏袒露著右肩,以右膝跪地,雙手合掌,虔誠恭敬地向佛陀問:「世間希有的佛陀!佛陀善於愛護顧念諸菩薩,善於教導付囑諸菩薩。佛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已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如何才能降伏妄心?」

佛陀嘉許說:「很好!很好!須菩提!正如你所說,佛陀善於愛護顧念諸菩薩,善於教導付囑諸菩薩。你們現在細心靜聽,我為你們解說,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想心。善男子、善女人,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應該如以下所說這樣來安住菩提心,降伏其妄心。」

「是的,佛陀!我們願意且樂意聽聞。」

佛陀告訴須菩提:「諸位菩薩大士應當如此降伏妄心:對所有一切眾生,不同生命形態的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身、要四色身、有心思想念的、無心思想念的、不是有想也不是無想的眾生等,都要使他們進入無餘涅槃的境界,了斷一切苦報煩惱,渡過生死苦海,到達不生不死之地。如此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而並不見有一個眾生為我所度。這是什麼緣故?須菩提!若菩薩執著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對待分別,以為有個"我"能度化眾生,又見有所謂的"眾生"為我所度,這樣就不能稱為菩薩了。」

再者,菩薩了知一切諸法其性本空,為因緣聚滅會合,所以於世間所有萬事萬物,都應無所執著,以此無住法中,修行布施,利益眾生。也就是六根清淨,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而去行布施。須菩提!菩薩應該像這樣去布施,不執著於外相。這是什麼緣故?若菩薩不執著於外相而行布施,就是無相布施:沒有布施的我,沒有受布施者,沒有所布施的物,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東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到嗎?

不可思量的,佛陀!

須菩提!那麼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到嗎?

不可思量的,佛陀!

須菩提!菩薩不執著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虛空一樣,是不可思量的。須菩提!菩薩只要依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於清淨的菩提本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lin Tsai的佛法、醫者與育兒生活分享
25會員
110內容數
匯集了島內和島外的各種旅行心得,分享各地值得一遊一探的事物,帶給大家輕鬆悠閒的愉悅!
2025/02/15
各位朋友們好:我們在做一件事前,必然要先有計畫。正如中庸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豫就是預備計畫的意思。這計畫,不是用筆寫,不是用嘴說,是先在腦中思考形成。因此,自古至今的思想家們發明了不同的思考方法。例如:愛德華.德博諾為補強垂直思考法而發明的「水平思考法」、托尼.博贊為促進動態處理訊息而發明
2025/02/15
各位朋友們好:我們在做一件事前,必然要先有計畫。正如中庸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豫就是預備計畫的意思。這計畫,不是用筆寫,不是用嘴說,是先在腦中思考形成。因此,自古至今的思想家們發明了不同的思考方法。例如:愛德華.德博諾為補強垂直思考法而發明的「水平思考法」、托尼.博贊為促進動態處理訊息而發明
2025/0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發趣品第二十:若菩薩摩訶薩具足六波羅蜜、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具足滿,斷一切煩惱及習,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十地中當知如佛。菩薩摩訶薩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羅蜜,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
Thumbnail
2025/01/1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發趣品第二十:若菩薩摩訶薩具足六波羅蜜、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分、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具足滿,斷一切煩惱及習,是為菩薩摩訶薩住十地中當知如佛。菩薩摩訶薩住是十地中,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羅蜜,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
Thumbnail
2025/01/12
第九地的菩薩應具足十二法: 一、受無邊世界所度之分:十方無量世界中眾生,如諸佛法所應度者而度脫之。 二、得如所願:因為六波羅蜜具足。 三、知諸天、龍、夜叉、犍闥婆語:因為具有辭辯力。 四、胎生成就:菩薩的「胎生」,亦即從母胎中出生,只是看起來的現象。實際上菩薩是化生。 五、家成就:常在大戶
Thumbnail
2025/01/12
第九地的菩薩應具足十二法: 一、受無邊世界所度之分:十方無量世界中眾生,如諸佛法所應度者而度脫之。 二、得如所願:因為六波羅蜜具足。 三、知諸天、龍、夜叉、犍闥婆語:因為具有辭辯力。 四、胎生成就:菩薩的「胎生」,亦即從母胎中出生,只是看起來的現象。實際上菩薩是化生。 五、家成就:常在大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世尊於此品中分別為四位聲聞大弟子授記成佛,首先是對摩訶迦葉授記,他將於未來世佛號光明如來,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以及其他種種描述;待摩訶迦葉受記之後,其他三位弟子,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栴延,一起以偈誦請求世尊也為他們授記,將自己譬喻為飢渴已久的民眾得遇法王請膳
Thumbnail
       世尊於此品中分別為四位聲聞大弟子授記成佛,首先是對摩訶迦葉授記,他將於未來世佛號光明如來,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以及其他種種描述;待摩訶迦葉受記之後,其他三位弟子,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栴延,一起以偈誦請求世尊也為他們授記,將自己譬喻為飢渴已久的民眾得遇法王請膳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淨飯王要五比丘去陪 釋迦牟尼佛,隨侍在側伺候祂、保護祂,五個人後來都跑到鹿野苑去。後面三個人,當釋迦牟尼佛修苦行接受牧羊女供養,正常的飲食、洗澡(在河水裡洗澡),說:「哎!我跟你苦行,你竟然接受牧羊女的乳糜(羊奶稀飯)」也離棄祂。是不是很沒道理?所以,「修行」要行不苦不樂中道
Thumbnail
「觀音山 全球供千僧道糧」福德功德力很大。供養有急迫性需要的比較小的寺廟,或在閉關的精舍。大的寺廟很有名的,資財比較具足一點,很多人都來供養護持,或有大的喇嘛、大的修行人在那裡,十方擁護不虞匱乏。有的寺廟就是沒有,或他們的住持、上師仁波切已經圓寂,其他的修行人都還投入修行
Thumbnail
「觀音山 全球供千僧道糧」福德功德力很大。供養有急迫性需要的比較小的寺廟,或在閉關的精舍。大的寺廟很有名的,資財比較具足一點,很多人都來供養護持,或有大的喇嘛、大的修行人在那裡,十方擁護不虞匱乏。有的寺廟就是沒有,或他們的住持、上師仁波切已經圓寂,其他的修行人都還投入修行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在佛教經典ㄑ雜阿含經〉(卷五十)中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是我阿難聽聞的事(如是我聞): 在那個時間,佛陀正住在舍衞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說法度人。   鄰國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前來請問佛法。波斯匿王有著臃腫肥胖的身體,經過了旅途勞頓,揮汗如雨,來到佛陀的座前,已經氣喘不已~
Thumbnail
在佛教經典ㄑ雜阿含經〉(卷五十)中記錄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這是我阿難聽聞的事(如是我聞): 在那個時間,佛陀正住在舍衞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說法度人。   鄰國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前來請問佛法。波斯匿王有著臃腫肥胖的身體,經過了旅途勞頓,揮汗如雨,來到佛陀的座前,已經氣喘不已~
Thumbnail
在整個毗荼期間出現許多聖境,有人看到金色的佛像在微笑,有人看到王教授的腹部現出一尊金身羅漢,還披著僧人的衣服,有的看到佛光,有的則看到日月同輝,還有不學佛的人也看到文字排列的咒語..當時在場的人還突然聽到從遠方傳來的雲高大師唱六字大明咒的聲音,與念佛聲融為一體。毗荼典禮結束後共拾得225顆堅固子。
Thumbnail
在整個毗荼期間出現許多聖境,有人看到金色的佛像在微笑,有人看到王教授的腹部現出一尊金身羅漢,還披著僧人的衣服,有的看到佛光,有的則看到日月同輝,還有不學佛的人也看到文字排列的咒語..當時在場的人還突然聽到從遠方傳來的雲高大師唱六字大明咒的聲音,與念佛聲融為一體。毗荼典禮結束後共拾得225顆堅固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