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我正在連載的新系列《不推銷,不操弄,也能被看見》的第 0 章。
這個系列寫給那些:
想為他人帶來改變,卻不想靠話術成交的人
曾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是不是太理想」的人
正在打造助人事業、教練服務,卻不想犧牲真誠與良知的人
我會用一篇篇文字記錄我走在這條路上的觀察與選擇,也希望陪你一起找回信任與清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聲音,也許,這本「連載中的書」就是為你而寫的。
一封寫給還在路上的你,也寫給還在懷疑的我
有一段時間,我總是覺得自己是不是走得太慢了。
身邊很多人,透過明快的行銷術語、放大的成果見證、限時限量的銷售話術,迅速推進著他們的事業。 而我,卻總是花很多時間,陪對方釐清: 你真的需要這個嗎?你現在真的準備好了嗎?這個方法,適合你嗎?
說真的,我不是不懂行銷。
我也不是不能做得更強勢、更誘人、更會下標。
但每當我想這麼做的時候,心裡總有一個聲音說:
「這真的是你想做的方式嗎?」
🔹 不是反對行銷,而是想留下更真實的對話空間
我想得越多,越發現自己並不是在反對「行銷」,
而是在尋找一種行銷裡面還保有人味、人心、人性的方式。
我不是不能說「名額有限」,但如果實際上沒有名額限制,還寫了這句話——
那我知道,我會在心裡留下某種不安。
我不是不能分享成果故事,但如果忽略了那些沒那麼順利的歷程,
或者讓讀者誤以為「這方法對每個人都有效」——
那我會開始擔心:我是不是讓某些人,在期待與現實之間更懷疑了自己?
我不想用焦慮促成成交,
我想用信任,打開一段真正對生命有意義的合作。
🔹 如果這個方法不適合我,請別讓我在失敗後懷疑自己
我聽過太多真誠又努力的助人者,分享他們的挫敗故事。
他們報名了一門課,買了一個方案,
看到別人成功,卻沒有獲得想像中的成果。
於是他們反問自己:
「是不是我不夠努力?」
「是不是我不適合這條路?」
「是不是我根本沒有價值?」
但有時候,問題根本不在他們身上,
只是這門課不適合他們的階段,只是這個方法不適合他們的節奏。
我相信,帶領課程、設計服務的人,應該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這一點。
所以,如果我們能坦白地說清楚「誰適合、誰可能還不適合」,
那就不只是誠實,而是一種保護。
這樣的說明,或許會減少報名人數,
但會留下更有信任基礎的合作關係。
這樣的工作,我想做。
🔹 如果對方沒有判斷力,那我們想怎麼做?
我常常問自己這個問題:
「如果我明知道某個潛在客戶目前不適合這堂課,
但他也沒有能力看清這件事,我想怎麼做?」
我想說出真話。
不是為了阻止他,而是讓他有更多資訊做出更清晰的選擇。
因為我相信,沉默也是一種欺騙。
而我不想靠沉默獲得信任,也不想用沉默換來收入。
🔹我相信的事,撐起了我選擇這條比較慢的路
我知道這條路走得比較慢。
但我也更確定:我走得比較踏實。
我相信:
- 💡 定位不是起點,而是嘗試後長出來的結果
- 💡 教練事業的核心不是內容,而是一次次高品質的對談經驗
- 💡 經營的速度沒有標準答案,但深度能帶來複利
- 💡 定價是為了支持自己生活的誠實選擇,也是邀請對方投入的一種方式
- 💡 與 GPT 協作,反而能讓我們更像人,讓我們更靠近真正想表達的自己
- 💡 說真話,也是一種服務
- 💡 創造邀請,比推銷來得更長遠而深刻
如果你心裡也有過類似的困惑,
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在意、太敏感、太理想」,
那我想讓你知道:你不是唯一。
💬 我希望你讀完這篇序章,會浮現一句話:
「原來,我不是想太多。原來,我也可以這樣走這條路。」
這篇文章,是我想對這個市場說的一句真話,
但更是寫給我那些善良、有能力、正在懷疑自己的人,還有我自己。
這本書不是關於「教你如何成功」——
而是邀請你 用一種更像你自己的方式,陪伴他人、打造事業、活得更有力量。
如果你準備好了,我們就從這裡出發。
這是第 0 章,接下來的旅程,從下一個對話開始。
如果這篇文字有陪你釐清什麼,或讓你想起你相信的那條路,
歡迎你留言告訴我,或轉發給你身邊那個真誠又努力的助人者朋友 👀
🌱 如果你此刻正卡在某個位置、想走出一條自己的助人路,但還不太確定該怎麼開始,
而你也願意行動、願意改變——那我很樂意陪你聊聊。
📩 歡迎來我的 IG 私訊我(@growthlab.drj),跟我分享你現在的狀況,
我會看看我這邊有沒有什麼方式,能真實地協助到你。
接下來我會每一兩週更新這個房間,讓每一章都成為我們共同走過的足跡。
我們下一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