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界線
含有「情緒界線」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心靈新視界
2025/04/28
「你這樣讓我很失望」:5步驟識破溫柔版情緒勒索,保護自己的情緒
溫柔話語下,藏著難以察覺的勒索 「我真的很失望。」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充滿理性與克制,沒有大吼大叫,也沒有惡意中傷。 但如果你在聽到這樣的話之後,感到莫名內疚、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錯了什麼,那麼,很可能你正遭遇一種隱性卻強大的心理操控——溫柔版情緒勒索。 這種以「失望」為包裝的情緒操控,比
#
情緒勒索
#
失望
#
情緒操控
2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4/17
希望你知道,為自己的感受負責,是一輩子的修練
不把情緒推給別人,是一種安靜卻深刻的成熟—— 有時候不是別人讓你不開心,而是你心裡早就有傷沒說出來。為自己的感覺負責,是勇敢看見自己、陪伴自己,不再把情緒推給他人。你可以有情緒,但你也有力量好好走過它。這不是簡單的事,但值得一輩子練習。
#
情緒管理
#
自我覺察
#
情緒成熟
3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4/15
我不想,但我又無法「說不」!
明明心裡在抗拒,卻還是答應了,是不是我太軟弱?—— 有時候你心裡明明不願意,嘴巴卻還是答應了。不是你沒主見,是你太懂得顧及他人感受。這篇文章寫給那些「說不出口」的你:你不是不夠勇敢,而是還沒學會溫柔地守住自己。說不,不是壞人,是一種正在學習的界線感。
#
拒絕練習
#
情緒界線
#
自我表達
5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2/16
從誤解到內耗:觀點邊界不明的五大挑戰
有時候,我們太在意別人的想法,結果活得越來越累,連自己的觀點都模糊了。其實,你不需要認同所有人的看法,也不用對別人的情緒負責。當我們能分清楚「這是我的想法,那是你的觀點」,就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動搖,也能更自在地討論與交流。培養界限感,不是讓我們變得冷漠,而是讓我們更有力量,活得更清晰、更自在。
#
觀點邊界
#
人際關係
#
心理內耗
1
留言
心球引力
2024/11/12
分清楚責任,將力量拿回手中
這次想透過接連三篇貼文談談我的人際依附類型。最近,我心血來潮重測自己的依附類型(*註1),結果顯示我在人際與伴侶關係都是安全型。不過我知道,我在人際關係中會比較沒有安全感,而當中又分男性與女性的差異。這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以下是我的個人經驗,不適用每個人情況。)
#
自我成長
#
自我覺察
#
心理學
1
留言
人類量測事務所
2024/05/01
人際關係的良藥|觀點小品 Ep.53
不合則散它的道理,等於不自尋煩惱。
#
人際關係
#
情緒勒索
#
情緒界線
2
留言
ENTP女😈Vivi的沙龍
2024/02/20
情緒界線
唯有能正視自己與對方的情緒界限,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能自己擔起情緒的責任,擁有珍費的關係,而不是彼此勒索、彼此威脅,痛苦地留在關係裡彼此埋怨,卻總是無法離開。 情緒界線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互動或面對特定情境時,所能夠容忍和表現的情緒範圍。這種界線可以因人而異,取決於個體的性格、經歷、價值觀等因素。
#
情緒界線
#
情緒
#
情緒勒索
5
留言
啃心理學的沙龍
2023/06/25
說沒事 就是有事
「怎麼了?感覺你不太開心」 「我沒事啊」 「…」 「???」 你也遇過以上情況嗎? 明明感覺得出來對方在生悶氣 對方又說沒事 或你自己在生氣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嗎?
#
心理學
#
沒事
#
生氣
2
留言
米蘇 赫爾蒙的沙龍
2021/09/27
米蘇日常 EP.04-Be a giver?
除了鄧惠文不想說時間以外,最近迷上劉軒How to學院,內容大多與心理學相關,聽著軒哥用沉穩的嗓音剖析許多議題,感覺還不錯療育也長知識。昨日恰好聽到一集有關給予者的內容,提到很多成功者,都以利他為出發點。不過,有些利他者,不一定會成功,軒哥進一步解釋,利他其實還分"有效率利他"和"無效率利他"兩種。
#
利他
#
給予者
#
劉軒
4
4
商科PM
2021/10/02
喜歡
很不錯唷! 加上卡片問題有分難度 我可以拿簡易的題目跟年紀小的孩兒聊天
喜歡
米蘇 赫爾蒙
發文者
2021/10/03
喜歡
哈 來手刀買一組 學學怎麼和小孩兒溝通
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