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RPAI 數位優化器始終相信:「從簡單開始,成就不簡單。」,自動化不該只是 IT 部門的專屬技能,而是人人都能掌握的數位工具。
這次,RPAI 特別與 EMILY.RPA 團隊進行深度對談,分享他們在產品設計與 AI 佈局上的第一手實踐經驗,以下整理出幾點他們在 AI 布局上的重點:
想找RPAI聊聊?歡迎填寫表單:RPAI聯繫表單
EMILY.RPA 的智慧自動化布局
EMILY.RPA 的創辦人 Jerry 和我們分享,大多數公司使用 RPA 都是進行無人值守,也就是完全交由機器人進行,對於可能會有幻覺的生成式 AI,使用上就要極為小心,因此 EMILY.RPA 對於 AI 的布局,體現在以下幾點:ASK EMILY:用聊天的方式開發流程
EMILY.RPA 推出了一個名為「ASK EMILY」的內建聊天機器人,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問答系統,更是開發者的智慧助理。
過往大家使用 RPA 工具時,最大的難點就是不曉得這個需求該用甚麼功能處理,官方的說明文件可能複雜又不好閱讀;然而現在,用戶可以直接向 ASK EMILY 詢問某個特定自動化場景,就可以得到應該使用哪些 RPA 功能模組的回覆。

甚至可以更進一步,直接向 ASK EMILY 提出需求,請它協助撰寫特定的程式碼片段,例如直接開啟你想抓取的網頁,直接說:「幫我寫一段選取下拉式選單的程式碼」,就可以產出程式碼,並在流程中測試運行是否成功。

開發變得像聊天一樣簡單,即便你沒有程式背景,也能靠對話一步步完成流程,對企業來說,這代表更多非技術部門也能參與開發,真正落實「全員自動化」。
非結構化資料辨識:支援各種 AI 模型串接
處理非結構化資料,如:發票、訂單、證明文件等,一直是自動化的難點!
EMILY.RPA 在這方面展現了強大的開放性與彈性,平台可以快速串接各類外部 AI 模型以進行非結構化資料的辨識與資訊擷取,包含:Open AI、Gemini、Grok,以及 LLaMA 等,因此無論企業內部使用哪家供應商的 AI 模型,基本上都能透過填入 API Key 的方式輕鬆整合。

以 RPAI 的經驗來說,這對需要文件辨識、分類、比對的企業尤為重要,過往在處理這類掃描單據的時候,大多僅能仰賴 OCR 功能;然而辨識效果與穩定度始終讓人擔憂,透過AI模型的串接,能解放自動化的侷限,達到更快的效益。
產業實戰經驗與彈性部署考量
EMILY.RPA 目前已經在多個行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包括需求嚴謹的金融業、流程多樣的旅宿業,以及環境複雜的製造業等。
因此 EMILY.RPA 也能夠針對客戶的實際環境進行彈性部署,無論是傳統的 IT 環境,還是涉及物聯網設備的 OT 環境,而這對於企業欲導入AI是相當重要的,誠如 4/13 RPAI 數位優化器的<RPAI實體聚>的分享,進行AI導入前,需要針對企業的環境、技術、人員進行評估,才可以提供較為完善的導入建議。
另一方面,特別是考量到許多企業對資安日益嚴格的高度要求,EMILY.RPA 也強調他們能夠提供落地的部署版本,實現在與外部網路斷開的封閉環境中運行,這對於需要確保數據絕對安全的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RPAI 數位優化器的觀點
從 RPAI 數位優化器長期研究自動化與 AI 導入的經驗來看,我們在與 EMILY.RPA 的互動中,也印證了幾個我們認為在數位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觀點:
資訊安全是數位化的基石
隨著 AI 與自動化應用的展開,企業內將有越來越多的自動化流程被開發和執行;然而享有效益的同時,也大大增加潛在的資安風險,這也是為何 RPAI 分享時,會不斷提及到資安與挑選合適自動化場景的重要性。
因此,一個成熟的自動化方案必須將資訊安全視為重中之重,EMILY.RPA 在這方面展現的考慮,特別是提供預防以及究責機制等,都是我們極為認可的做法,像是:
- 網段封閉
- 落地部署
- 完整的稽核後台
- 自動生成 Log 記錄
一個能夠追蹤所有操作行為、確保數據安全不外洩的平台,才能讓企業安心地擴大自動化應用,因此用戶在評估自動化工具的時候,不妨也多多考慮這個工具本身提供了哪些資安功能,讓我們進行自動化同時,也能享有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找到第一個成功的應用場景
EMILY.RPA 的 Jerry 也與我們分享,許多企業在考慮導入新的數位工具時,往往會面臨不知從何開始的困境,尤其員工往往起初都會有許多反抗心態,對於是否真的需要這樣的自動化工具,產生極大的質疑。
這點 RPAI 也相當認同,同樣地在這個月的<RPAI實體聚>也有聊到,關鍵是要「找到第一個應用場景」,先提供給部門同仁甜頭,讓他們體驗看看流程自動化後帶來的幫助與效益,一個具備明確痛點、範圍可控且預期效益高的初期專案,能夠作為標竿案例,讓企業內部看到自動化帶來的實際價值,從而建立信心。

然而 RPAI 也清楚,怎麼找到第一個成功的應用場景並不簡單,需要你對於工作流程以及RPA工具有一定程度地理解,也因此這也是為何 RPAI 即將推出「RPAI 諮詢陪跑」服務,透過完整的實作練習以及無間斷的顧問諮詢,協助大家手把手完成你的個人自動化專案。
對於諮詢活動有興趣,歡迎填寫表單:RPAI聯繫表單
結語
在這次與 EMILY.RPA 的交流中,我們特別開心能看到在競爭激烈的 RPA 市場中,台灣有像 EMILY.RPA 這樣具備競爭力的在地產品,憑藉其深度整合 AI 的能力、對非結構化資料處理的支援,無疑都市場上極為需要的數位優化解決方案。
我們深信,數位轉型是一個持續學習與交流的過程,尤其在 AI 與自動化這條長期賽道上,RPAI 數位優化器也很期待未來能與各個不同產業、不同規模的公司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運用 RPA 與 AI 技術,推動企業邁向更高效、更智慧的未來。
想了解更多,詳情請見 EMILY.RPA 官網:EMILY.RPA | 自動化每一天的工作
這些功能雖然簡單,卻是我們創造自動化流程的基石,
讓我們一起由簡單開始,成就不簡單!
如果你/妳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點愛心或留言,讓我們相互交流和成長!
這次的分享到此告一段落,想了解更多 RPA + AI 與數位轉型的最新趨勢與觀點、RPA 軟體功能介紹及實務應用案例,也歡迎追蹤 RPAI 數位優化器的社群和我們交流互動,我們下次見!
🚀 想找RPAI聊聊?歡迎填寫表單:RPAI聯繫表單
🚀 Instagram:RPAI 數位優化器
🚀 臉書粉絲專頁:RPAI 數位優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