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世界?還是慌亂的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在網路上滑過許多資訊,若不靜下心來查證,還真會以為這個世界已經陷入黑暗深淵:壞人當道、陰謀橫行、文明將毀於一旦。

當我試著溫和提醒對方:「這可能是謠言,查證一下吧。」

對方卻冷笑一聲:「你太單純了,這社會就是這麼黑。」

我明白,對於那些堅信人性險惡、敵人無所不在的人來說,理性無用、數據無力、查證無意義。

立場不同,世界就不同;認知不同,溝通就斷裂。

我們終究無法替他人決定,他要用什麼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有人堅信,在世界某個隱密角落,有一群人正密謀毀滅一切——

他們身居高位、操弄經濟、編造災難,等待時機將「善良的人們」一舉摧毀。

這樣的思維模式,正是陰謀論(conspiracy theory)。

在歷史長河裡,它從未缺席:從中世紀的黑死病,到二戰納粹屠殺,都曾有人指控——

那是猶太人的陰謀。

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爆發時,有人翻出蘇維埃中央委員會名單,指著其中猶太裔比例,說:「你看,真相就在眼前,這名單中有超過一半猶太人,果然是他們要顛覆這世界。」

這樣的邏輯簡單、粗暴,卻令人安心,因為它讓混亂有了「源頭」,讓不安有了「代罪羔羊」。

為什麼陰謀論總能大行其道?以下五個層面,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它的吸引力:


一、認知焦慮與不確定性

  • 當疫情蔓延、經濟下滑、社會失序,人們急於尋找解釋。
    若無真相可依,就創造一個。陰謀論填補了空白,讓混亂「看似有因」。
  • 相信陰謀論的人,彷彿掌握了真相。他不再是無助的大眾,而是洞悉真相的「清醒者」。
    那是一種心理補償,也是一種控制的幻覺。

二、社群歸屬與認同感

  • 陰謀論愛好者常在社群中相聚,彼此分享「只有我們才懂」的秘密,彷彿進入一場知識的地下組織。
    「我們vs他們」的框架強化了立場,也築起了心牆。
  •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推波助瀾,讓人活在同溫層裡,不斷接收類似訊息,聽不到反對聲音,看不到事實證據。

三、心理偏誤與大腦捷徑

  • 我們傾向相信符合自己觀點的訊息,忽略相反的證據——這就是確認偏誤。
    一旦陰謀論吻合我們的情緒,它就像毒藥裡裹了糖,更容易吞下,也更難察覺。
  • 人腦天生喜歡找出模式,就算那只是一連串偶然的巧合。
    從疫情、政變、火災到經濟波動,一切都能被串成「他們在搞鬼」的劇本。

四、資訊傳播與媒體生態

  • 在網路時代,誰都能發聲,誰都能散播不實訊息。
    成本低、傳播快,沒有把關,也沒人負責。
  • 為了吸睛,陰謀論內容往往包裝成驚悚故事,標題聳動、畫面駭人,讓人一點就信、一信就轉。

五、制度信任與公民素養

  • 若政府說一套做一套,媒體失去公信力,民眾自然不再相信「主流說法」。
    當制度無法說服人,虛構的說法反而更動人。
  • 我們從小缺乏媒體素養教育,不懂查證、不習慣懷疑、不敢質疑權威。
    於是謠言如風,理性如灰。

你看見黑暗,還是選擇點燈?

對抗陰謀論,不只靠知識與證據,更靠態度與對話。

願我們保有懷疑的勇氣,也不失尊重的溫柔。 願我們能聽見不同立場的聲音,而非急著劃下界線。

願我們點起理性的燈火,而非助長猜疑的烈焰。

有時,世界真的不完美;但若我們一味相信人性皆惡、萬事皆謀,那我們自己,也正走在製造黑暗的路上。

raw-image

(原文發表於2025.04.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同慶的沙龍
18會員
160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空間,我是黃同慶ching: 走在企業管理、人際觀察與各地文化之間,喜歡用一雙觀察的眼睛、一顆好奇的心,記錄生活與理解世界,這裡是我思想的延伸,也是與你交流的空間。 我相信——生活即體驗,分享即連結,希望這個空間,能陪伴你思考、感受與前行。
黃同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1
在資訊爆炸、聲音喧囂的時代,我試著重新定義宗教、政治、道德與倫理,探索自己對生命規範的理解。這篇分享,是一場靜心對話,也是一個邀請:你用什麼方式,規範自己的生命與生活?讓我們一起思考。
Thumbnail
2025/06/01
在資訊爆炸、聲音喧囂的時代,我試著重新定義宗教、政治、道德與倫理,探索自己對生命規範的理解。這篇分享,是一場靜心對話,也是一個邀請:你用什麼方式,規範自己的生命與生活?讓我們一起思考。
Thumbnail
2025/06/01
本文記錄了作者從體驗式團隊培訓課程轉向企業管理案例討論課程領域的心路歷程,描寫了對舊有教具與過往歲月的告別,藉此反思生命的轉折與延續,帶來深刻的感悟與溫暖。
Thumbnail
2025/06/01
本文記錄了作者從體驗式團隊培訓課程轉向企業管理案例討論課程領域的心路歷程,描寫了對舊有教具與過往歲月的告別,藉此反思生命的轉折與延續,帶來深刻的感悟與溫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充斥著數位科技和資訊爆炸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似乎變得更加脆弱和疏離。我們常常被各種訊息和雜訊所淹沒,忽略了身邊重要的人,也失去了與他們深度交流的機會。然而,真正的親密關係,卻是建立在坦誠的溝通、深度聆聽和相互理解的基礎之上。 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提問和深度聆聽,創造一個安全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充斥著數位科技和資訊爆炸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似乎變得更加脆弱和疏離。我們常常被各種訊息和雜訊所淹沒,忽略了身邊重要的人,也失去了與他們深度交流的機會。然而,真正的親密關係,卻是建立在坦誠的溝通、深度聆聽和相互理解的基礎之上。 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提問和深度聆聽,創造一個安全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Thumbnail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Thumbnail
這本書討論了數據應用中的暗數據,探討了遺漏的資訊或數據對數據分析的影響。書中列舉了很多有趣的例子,但同時也提到暗數據仍具有價值和發現真相的可能。對於對調查研究有興趣的讀者來說很有價值,需要具備一定的統計基礎。作者強調懷疑數據的重要性,以避免暗數據的影響。
Thumbnail
這本書討論了數據應用中的暗數據,探討了遺漏的資訊或數據對數據分析的影響。書中列舉了很多有趣的例子,但同時也提到暗數據仍具有價值和發現真相的可能。對於對調查研究有興趣的讀者來說很有價值,需要具備一定的統計基礎。作者強調懷疑數據的重要性,以避免暗數據的影響。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怎麼檢驗或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當我們沒有經過驗證,便將收到的資訊向外傳播,可能會造成哪些後果?俗話說「三人成虎」,這古老的成語寓意,竟也可能發生在現代社會。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會相信未知的陰謀論 因為人性在自己的人生不能控制時,在情緒壓力跟周遭氛圍影響下,陰謀論的可信度就會上升 美國911恐怖攻擊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台灣319槍擊案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兩者只是規模跟劇本不同,但造成的結果論還有過程相同 能控制陰謀論真相的那
Thumbnail
我們生活中為什麼會相信未知的陰謀論 因為人性在自己的人生不能控制時,在情緒壓力跟周遭氛圍影響下,陰謀論的可信度就會上升 美國911恐怖攻擊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台灣319槍擊案時 生活跟金融市場產生陰謀論 兩者只是規模跟劇本不同,但造成的結果論還有過程相同 能控制陰謀論真相的那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推薦給所有人的一本書,假消息、假新聞可以說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了解假消息對我們的影響才能讓自己不落入假消息的陷阱裡。
Thumbnail
推薦給所有人的一本書,假消息、假新聞可以說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了解假消息對我們的影響才能讓自己不落入假消息的陷阱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