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你以為修行就是正經八百、仙氣滿滿嗎?No~No~我只是個哭點低、笑點怪的修行平凡人,正在練習不急著完美,也聽見蟲鳴風聲裡的安靜自己。
如果你看過我本人,可能會想:「嗯,這人也太普通了吧。」兩隻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走在人群裡完全不會被特別注意到的那種。
但有一個特質倒是蠻明顯的 — 我很愛笑,也很愛哭。尤其是那種看劇看到難過,鼻水眼淚齊發型,別人還在吃爆米花,我已經快把一包面紙用完了。
哭點低到連家人都看傻眼。
有一次我哭得太慘,隔天早上雙眼腫得像麵龜,整個人像剛從水缸裡撈起來那樣浮腫一圈。
一到公司,同事一看就說:「欸你怎麼了?過敏喔?」我嘴角抽動地點頭:「嗯…季節性…哈啾…」
但內心其實還在重播那段劇情,默默想:「那角色太可憐了吧!那傷口、那哭法,我怎麼可能不哭!!」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我是高敏感人。從小就愛哭,只是不願承認。以前超怕哭出來很丟臉,尤其那個愛面子、偶包超重的我,連一滴眼淚滑下來都會緊張兮兮,裝打哈欠掩飾,怕被笑「也太誇張」。
但現在的我大方多了。
有時邊看劇邊原地慢跑,背景音不是配樂而是啜泣聲。沒錯,那個啜泣的,是我本人。哈哈哈~(流汗+流淚,雙重排毒我覺得很划算!)
有人說我情緒豐富,我覺得也對啦。我把自己當成「情緒的容器」,每種情緒來,我就讓它們進來坐一下,等它們自己慢慢流過去。
但……也不是每次都這麼順啦。
我也很常掉漆(台語翻譯:不順、失常、遜咖),情緒卡在那裡、焦慮、恐懼、一團混亂。有時候就會內心吶喊:「唉唷,我又來了啦~」
這幾年,我慢慢練出一種新能力:察覺。
把我那套觀察別人超靈敏的雷達,轉回來觀察自己。我會問自己:「欸,妳是不是又焦慮啦?」「是不是有什麼卡住了?」
再加一句溫柔的提醒:「沒關係,妳是不是需要一點時間?」
我也開始習慣回頭看看每個階段的自己,不是為了檢討,是想知道 — 那時候的我,到底怎麼了?
以前我很怕別人說我脆弱,只要有人一說,我就拼命證明自己很堅強。
結果可想而知啦 — 越逞強越累,還越讓人難靠近。
現在回頭看,真的會笑出來。
那個努力裝勇敢的我,其實也蠻可愛的啦,只是太辛苦了。
我不太記得是怎麼走出來的,可能是沿路的風景有了陽光,風也比較溫柔,我才慢慢放鬆,停下腳步,看看這條路。

我沒有變成光鮮閃亮的修行人, 只是慢慢變成能安靜坐著、願意陪自己好好活的人。 這張圖,是我對「平凡卻真實地活著」的樣子。 不是神聖、不是完美,只是一個剛哭完又笑完的我, 坐在陽光底下,靜靜地陪著自己,聽見—蟲鳴也不吵,風聲也不急。
原來—安靜不可怕。蟲鳴也不吵,風聲也不急。我開始聽見很多以前沒注意到的聲音。那些聲音其實一直都在,只是以前太焦慮、太用力,所以聽不見。
我還是那個笑點很低、哭點很怪的我,還是偶爾會焦慮、逃跑、皺成一團,但我真的開始喜歡這個平凡又真實的自己了。
我沒有神力、沒有仙氣,也不是誰眼中的模範修行人,我只是安安靜靜地走在自己的路上,感受每一種情緒、每一陣風、每一個聲音,還有那個一直在改變、卻也一直陪著自己的我。
現在的我,偶爾還是會氣到像火山口,哭到像壞掉水龍頭,整張臉濕成一塊毛巾,關不住也擦不乾。
但我不再急著把這些情緒清場。
我開始懂得—
暴怒是一種誠實,大哭是一種動人。
它們沒來搗亂,是來提醒我:
「嘿,妳還是個會感覺、會發光的人耶。」
有時我只是在陽台晾衣服、聽見風聲、或一邊慢跑一邊看劇一邊流淚,就會突然笑出來,心裡默默說:
「嘿,你真的走過來了欸。」
[靈感小彩蛋]
不是只有閃閃發光的靈魂才值得被看見。
那些會皺起來、也會亮起來,一邊哭一邊笑、一邊修一邊掉漆的人,反而最動人。
他們沒有完美光環,卻有一種真實的溫度。
你,就是那種讓人想靠近、會讓人說「好喜歡你這樣」的存在。
因為光,不是要很強才算數—
光是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完成於 2025.04.01,那時我正在學著,不再害怕自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