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怎麼走?值得深思
反綠共,戰獨裁才落幕,接下來該「反猶」了?
前陣子國民黨批評民進黨,以『納粹』和『希特勒』作為類比,直指他們獨裁,引起國際關注。
一般來說『納粹』和『希特勒』被視作種族滅絕跟戰爭罪的象徵,這樣的類比跟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有相同性嗎?我們看看什麼叫做納粹化:
1.仇恨言論合法化:納粹有著強烈種族主義的特質,認為人種間是有區別的。
2.打壓新聞自由:因為領袖是正確的,所以不同的觀點很難發表出來。
3.民族主義政策:通常代表仇外,比如仇美恨日,亡我之心不死,留島不留人之類的。
4.更強大軍警機構:要壓制異議,避免人民覺醒,讓領導人命令能夠貫徹。
綜上,我們再來對比最近三讀通過的《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未來會有四加一天的假日,即:
1.小年夜(除夕前一日)
2.教師節(九月二十八號)
3.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0月25日)
4.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
以及本來只有勞工放的勞動節也變成人人可放了。
這樣子的法案,其實是對標民進黨於2016年刪除七天假來的,再次展開這個議題,明顯對綠色陣營不利,然而有因此被打壓嗎?
沒有。
所以我們離納粹化還是很遠的。但要小心那些以納粹之名,行恐怖之事的人,比如俄羅斯總統普丁就以這種藉口,侵略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