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奔三了,卻還是會因為工作受到委屈而落淚,讓我不自覺地想,我是不是還不算是個大人?
求學時期讀到一句話,也是當時想要成為的樣子: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我認為的「不變」,不是麻木,而是以穩重踏實的步調去應對,不隨便任由外界干擾自己的身心。
但過了好幾年的現在,仍然無法達成。
前方怪物拎著槍揹著刀向我走來,我只會畏縮地退了幾步、再幾步,然後逃跑。
遇到糟人糟事,第一反應總是憤怒、大哭、向他人抱怨,在想這他媽的世界到底可以多糟,但卻僅止於此,我脆弱、我不堪,我逃避衝突。關於情緒,慶幸身旁有清醒的友人跟我說:「沒有人有義務承接你的負面情緒。」於是我開始了諮商的旅程,認知到了自己偏大的情緒強度、於是我學會找尋抒發情緒的出口和解法。
但情緒的處理是後談,事情發生的當下、承受的委屈,要怎麼應對才適當,這也是我現在迫切想要學習的事物。
「內心有想法可以主動反應」,如果反應真的那麼簡單就好了,當整件事發生地如此荒唐,基層人員的想法想必也足無輕重。
但我仍想努力學習,成為一個為自己負責任的大人,什麼事情,盡力就夠了。
但重點是,盡力。
留下的每滴淚都在訴說著世界的殘忍,但如果我就這麼屈服,就枉費來到人間這一遭了。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在無情的世界,我仍然選擇善良。但所謂善良,不是任由他人無底線地對待自己。
這次讓我自私一點吧,我只是把被奪走的自我討回來而已。
下班回家,滿腹的委屈和不滿,聽著這首,哭了。
長大後我們都離家出走
茫茫人海裡游
抬起頭才發現
流眼淚的星星正在看著我
他說加油 讓我為你感到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