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書是聖經裡談生命的意義的一卷書。我三十幾歲時第一次讀,後來的人生歲月,也會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工作或家庭遇到瓶頸、低潮、困境而思考人生意義時,斷斷續續閱讀某些章節,我的聖經上,還留有很多上課(主日學:舊約概覽)的筆記與自己的閱讀心得筆記。
雖然本書語氣很悲觀,但結論卻是務實,也充滿正面思維與盼望。
《背景簡述》所羅門王年輕時,向神祈求『明辨事理是非的智慧 』(列王紀上3:4-13;代下:7-12),神很喜悅,於是賜給他極大的智慧(列上4:29-34),說了箴言3千句,詩歌1千零5首;神也讓他治理的國強盛富足(列上4:20-28),遠近馳名。可惜中年之後, 飽暖思淫慾,心漸漸偏離神, 娶了許多外邦女子,並隨從他們去拜偶像,以致神向他發怒,定意讓其國(以色列)分裂,於是以色列後來真的分裂為南北兩國 (王上11:1-13)。
所羅門王在享受了世人所羨慕的財富、地位、名譽及尊榮後,在面臨死亡時,深深體悟到這一切的虛空 (無意義),乃以傳道者的身分自居,寫下傳道書,勸勉年輕人應該趁早信靠主 (傳12:1),以免一生只是盲目追求虛空無意義的事物(名、利、物質、享樂、知識),但心中毫無喜樂,甚至空虛。人只有定睛在神,敬畏神,生命一切以神為中心,謹守神的誡命,則日光之下的事物便會帶給人真正的喜樂和滿足。
《所羅門對自然萬物的觀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會永存。一代出現,又過去,人離世後,也不會有太多人記念他。就如曇花,短暫一現世上,然後就永遠消失。只有大自然會不斷循環。
《所羅門探究享樂、勞苦、與智慧》
關於享樂
他獲得也體驗各種享樂,舉凡庭園、奴婢、財富、嬪妃、音樂等,但仍覺得空虛。(2:1-12)
關於智慧
他認為有智慧的人比愚昧的人好,但是,兩種人最後的結局都是死亡,且一樣最後都會被人忘記。(2:12-17)
(註:其實這是不健康的思想,智慧的人生還是比較喜樂 、無謂的愁煩比較少,所羅門寫傳道書時是處在心境灰暗的低潮期,所以才會這樣想。)
關於勞碌
所羅門也曾勞碌,努力創造,結果發現這些辛勞所得最後還是要留給後人。(2:18-23)
《所羅門觀察萬事後之體悟》
1. 人無法知道神的時機 與計畫(3:1-9)。但是 神的計畫必是美好的(3:11)。人無法參透神的作為與邏輯和時間,如此,人才會敬畏神(3:14)。既然無法了解神的作為,不如向神存敬畏之心,安心、愉悅享受自己的勞碌所得吧! (3:22)
2. 世上充斥不公平的事,就是富者欺壓窮者或弱者的事。(4:1-3)
- 各樣的勞碌與工作,都是出於人與人之間的競爭。(4:4)
4. 孤單一人拼命勞碌,卻刻薄自己不去享受有什意義? 兩人勝過一人,因為一起勞碌一起享受勞碌的報酬。跌倒時,也有另一人可以幫忙扶起。(4:7-12)
5. 貪財的最後一無所得,睡不安穩也遭遇禍患、財富盡失。(5:8-17)
- 最美好的人生應是好好享用他/她勞碌所得,這也是神賞賜的。 (5:18-20)
7. 有人蒙神賞賜得了財富與尊榮,心中所願一無所缺,但神卻使其無力享用。有人子孫滿堂且長壽,但內心仍無滿足喜樂的感受。在虛空、消逝如影、短暫的人生裡,沒有人知道什麼才是對人有益處,無人知曉死後的事情。(6:1-12)
8. 神使我們亨通時,我們就喜樂享福;神使我們遭難時,就當省察、思想。神讓兩者並存,為要叫人察覺不出未來的事,如此我們才會敬畏祂,也不會自大,心才會存謙虛。(7:14)
9. 遵守命令的,必不受災禍; 智慧人的心、曉得時機、懂得判斷。(8:5)
10. 各 樣 事 務 的成 就 都 有 時 間 和 定 理。(8:6) 。
11. 人 不 知 道 將 來 的 事 ,沒有人 能 告 訴 他 。(8:7)沒有人 有 權 力 掌 管 生 命 , 將 生 命 留 住 ; 也 無 人 有 權 力 掌 管 死 期 ; 無 人 能 免 死亡。(8:8)
12. 日光之下所發生的事,任憑人費力尋查,都不能查明。(8:17)
13. 死亡是眾人同樣的結局。人無法知道死後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活著才有指望。因此應該在有氣息的年日歡喜享受勞碌所得。(9:2-10)
14. 努力不一定就會成功,跑得快的不一定贏,勇士不一定戰勝,有智慧的不一定獲得糧食,精明的不一定致富,博學的未必得賞識,還要配合時機(機會)。但人並不知道自己的時機。(9:11-12)
《所羅門論智慧與愚昧》
1. 掌 權 者若 向 你 發 怒 , 也不 要 離 開 你 的 本 分 , 因 為 柔 和 能 免 大 過 。(10:4)
2. 害人的最後必害到自己。(10:8)
3. 智 慧 人 的 口 說 出 恩 言 ; 愚 昧 人 的 嘴 會吞 滅 自 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10:12-14)
4. 勿說人短或詛咒人,因為必傳到當事人耳中。(10:29)
《勸勉與結論 》
世事難料,當勤勞、忠心敬畏神。生命美好喜樂之道就是,以神為中心。(11-1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