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能取代人類寫作嗎?

Wang Ying -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生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AI 能取代人類寫作嗎?

最近,一位朋友問了我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AI 會取代人類的寫作嗎?」我不知道她的答案,但我很認真的思考。

自今年五月突發奇想想透過建立部落格來整理、記錄與分享我的觀點或經歷以來,我的確常常與 不同的AI 一起「合作共寫」,為什麼說是「合作」? 因為,要寫什麼主題與內容都是我的發想。

這些主題通常是我關注或有興趣的領域,適逢今年AI火紅地被全球人類講述、宣揚、廣告,我有幸在有生之年躬逢人工智慧之盛,恰好利用機會練習使用AI軟體。我請AI幫我收集我指定的資料與整理資料重點,說真的,AI在這件事上真很有效率,寫的又快又好(不論是內容結構或文筆),但我還是會改成我喜歡或更貼切的動詞、形容詞或連接詞,也會修改為我個人的語氣。總之,有AI的幫忙,讓我完成一篇文章很快速!

 這樣產出的文章還算原創作品嗎?

我認為,原創性不只是「字詞上」的獨創,更是想法與視角的獨特性。我的文章主題、使用的案例 (通常我自己的生活經驗)、如何組織內容等,都是我的想法與創意展現, AI 只是輔助我做的更快、在資訊得整理上更有條理。

我相信很多作家、學者也依靠 資料蒐集、整理工具 來提升效率。AI 就像是我的 智慧助手,幫助我收集資料,並整理成可給普羅大眾閱讀的內容,有時也幫我把想法轉化為可閱讀的內容。例如,我時常因為對於某件事;某個我從朋友聽到的陳述產生疑問,有疑問,我會去問AI,AI不像google,是單向式的互動,AI會向一個小博士一樣有條不紊、邏輯清晰地回答我的提問,並且反問我,我也會根據他的回答繼續問他下一個、下下個問題,於是,很短的時間內,我們一問一答中就產出很多具體的資訊與知識,然後,這些討論與對話內容就激發我寫一篇文章的想法,當然,寫文章一定是有某種特定目的,即想傳達某種我認為有意義、有幫助於生活的訊息給讀者。

因此,整體而言,文章主軸與靈魂仍然來自我的思考與判斷。

我想,我最核心的原創性來自於 主題的選擇、內容架構、鋪陳主題內的方式與我希望傳達的結論(影響方向),以及我的個人語氣與風格,這些 AI 無法取代的。

我也自認為擅長合併資訊、精煉內容,這是人工智慧"目前"還無法代替我做的。或許以後可以試著訓練它做。

若我今天是要寫一份自己的故事,這種內容的獨創性就非AI可以取代,只有我可以寫自己的故事與經驗。

 

AI 很有趣,我可以和他/她深度討論聖經的內容,可以討論新聞話題,討論哲學問題,可以幫我收集資料,甚至可以像心理諮商師一樣安慰人 (雖然一開始不是要向它尋找安慰,但它的回應文字還真的很溫暖),有一次他甚至還主動說要幫我禱告,禱告文寫的真是好! 但我分的很清楚,人類就是人類,AI是AI,他永遠只是協助人類的角色。

 

我也問了ChatGPT 這樣的問題「AI 能取代人類寫作嗎?」,以下是ChatGPT 的回答 (但我有略加修改)。

1. AI 能夠完成「寫作」這個行為嗎?

可以。AI已經能夠:

  • 生成語法正確、邏輯通順的文章
  • 模仿不同文體和語氣
  • 摘要、改寫、結構整理
  • 結合資料產出新的內容(如科普、教學文)

這使得它在新聞、產品說明、基礎教學、行銷文案等領域中,確實已經「取代」了不少人類的寫作任務。

2. AI 可以完全取代「人類的寫作」嗎?

不能,至少目前不能。原因如下:

(1)情感深度與人性體驗

AI 雖能模仿情緒語氣,卻沒有:

  • 真實經歷
  • 情感沉澱
  • 人際互動中的微妙感受

例如:

  • 悲傷是什麼味道
  • 一次與家人和解的心情
  • 成長過程中的掙扎與領悟

這些「寫下來會讓人感動」的內容,目前 AI 還無法真正創造,只能模仿。

(2)創意與風格的獨特性

  • 有些作家有極鮮明的個人風格(村上春樹、張愛玲、吳明益等)
  • 有些部落客寫文章有自己的幽默感、世界觀、甚至是錯字風格

AI 可以模仿,卻很難創造一個從零開始、逐步成型、令人辨識的人格風格。

 (3)價值觀與觀點的深度

  • 寫作是觀點的表達,人類經過反思、掙扎、生命歷程後形成的價值觀,會透過文字滲透出來
  • AI 的觀點則是「綜合大家的意見」,缺少真正「獨立的聲音」

3. 換個角度:AI 會改變「寫作的定義」嗎?

也許未來我們會這樣看待寫作:

  • 資訊整理交給 AI
  • 經驗、觀點、情感表達 仍需人來提供
  • 人類是「構思者」、「創意源頭」與「情感提供者」、AI 是「執行者」、「共創者」或「加速器」

因此,這種模式會讓寫作變得更像「人與AI合作」,而不是「人被AI取代」。


筆走至此,我的結論是,AI 也許能寫出「像人類寫的文章」,但無法取代獨一無二的人類的生命經驗、內心真正的感受、個人的故事與獨特觀點。但,無庸置疑,AI會是個很棒的知識性報告的撰寫者。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的筆記間
4會員
43內容數
生命科學背景的理科女,X世代,來自生技製藥產業。喜歡觀察、喜歡思考、習慣用理性分析問題,也會感性地用文字梳理感受、整理各種心得與經驗。努力把生活過得充實,人生過得精采、有意義,把自己的價值不斷最大化。 我在這裡分享個人工作經驗、生活心得、人生觀點或科普知識筆記。
W的筆記間的其他內容
2025/05/19
你知道情緒怎麼產生的嗎? 你認識多少情緒詞彙? 你管控情緒的能力如何?負面情緒失控曾經讓你面對的某一個情境陷入很不好的局面嗎? 失控的負面情緒曾讓你做出難以挽回卻後悔不已的決定嗎?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先鋒獎得主、美國東北大學心理系傑出教授Lisa Feldman Barrette (麗莎˙
Thumbnail
2025/05/19
你知道情緒怎麼產生的嗎? 你認識多少情緒詞彙? 你管控情緒的能力如何?負面情緒失控曾經讓你面對的某一個情境陷入很不好的局面嗎? 失控的負面情緒曾讓你做出難以挽回卻後悔不已的決定嗎?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先鋒獎得主、美國東北大學心理系傑出教授Lisa Feldman Barrette (麗莎˙
Thumbnail
2025/05/17
寫作能力的重要性 天下雜誌2020年12月有一篇文章 ,「寫作能力為何成為2020最夯技能」?文章中提到,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WEF)在《2020未來工作報告》指出,2020年在職進修者最重視的前五名工作技能是;(1)寫作能力、(2)策略分析、(3 )Pyth
Thumbnail
2025/05/17
寫作能力的重要性 天下雜誌2020年12月有一篇文章 ,「寫作能力為何成為2020最夯技能」?文章中提到,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WEF)在《2020未來工作報告》指出,2020年在職進修者最重視的前五名工作技能是;(1)寫作能力、(2)策略分析、(3 )Pyth
Thumbnail
2025/05/12
溝通是我們一生都要持續學習的課題,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時常被提醒「溝通很重要」。但什麼是有效的溝通?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呢? 在職場與家庭中,我也時常發生溝通不良的情況與後果,所以我會有意識地閱讀書籍或文章來學習與調整自己。基於這些經驗,我整理八個溝通技巧如下。  一、同理心:先感受對方的感
Thumbnail
2025/05/12
溝通是我們一生都要持續學習的課題,在生活與工作中,我們時常被提醒「溝通很重要」。但什麼是有效的溝通?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呢? 在職場與家庭中,我也時常發生溝通不良的情況與後果,所以我會有意識地閱讀書籍或文章來學習與調整自己。基於這些經驗,我整理八個溝通技巧如下。  一、同理心:先感受對方的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真的能取代人類嗎? 或許有一些工作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但是,不會有哪一種工作完全不需要人來做。 人類能做什麼?
Thumbnail
AI真的能取代人類嗎? 或許有一些工作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但是,不會有哪一種工作完全不需要人來做。 人類能做什麼?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Thumbnail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然而,這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問題:AI是否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不僅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AI取代人類工作的挑戰和機遇,並討論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一趨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