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考 : 在AI 時代中愈顯珍貴的能力

Wang Ying -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生活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AI專家程世嘉在他的書"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說,「批判性思考能力夠強,才能駕馭AI」。他說,AI 目前還不會批判性思考。

你平常怎麼思考事情呢? 現代的網路上資源巨豐富,資訊海量多,你全信嗎? 你如何篩選或分辨可信度? 你有發現同一件事,不同媒體會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場,甚至可能有選擇性報導或誇大其詞的情況嗎?

相信大家都常常聽到批判性思維(思考)這個詞彙。簡單來說, 批判性思考 (Critical Thinking )是一種「理性偵探」式的、有系統的思考方式——不盲目接受資訊,而是學會提問、驗證、分析,最終做出明智的判斷。 

此外,批判性思考 並不是單純地「批評」,而是要透過深度思考辨別事情的真偽、邏輯關聯,以及可能的偏見或謬誤。 舉個生活例子。假設你看到一則新聞標題: 「吃巧克力能減肥!」沒有批判性思考 的人可能會 立刻轉發給朋友,或衝動買一堆巧克力。 有 Critical Thinking習慣 的人會問: 

1. 「這消息來源可靠嗎?」(是科學期刊還是行銷號?) 

2. 「研究樣本夠大嗎?」(是 10 個人還是 1000 人的實驗?) 

3. 「有沒有利益衝突?」(是不是巧克力公司贊助的研究?) 

4. 「其他專家怎麼說?」(是否有反對意見?) 

最後可能發現:這項研究是巧克力廠商贊助的,樣本只有 20 人……結論並不可靠。 

再舉一個例子。

假設你看到一則新聞說「某種保健品能提高記憶力」,批判性思考的人不是直接相信,而是會:

  • 分析:這個消息的來源是什麼?是可信的科學研究,還是商業廣告?
  • 評估:有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這些研究是否經過同行評審?
  • 推理:即使研究顯示有效,是否適用於所有人?有沒有副作用?
  • 反思:這與其他可靠的研究結果是否一致?
  • 獨立思考:在綜合考量後,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斷,而不是盲目跟風。

 所以,批判性思考包含以下幾個核心要素:

  1. 分析—拆解問題,找出關鍵點和相關證據。
  2. 評估—檢驗證據和論點是否可靠,是否有偏見或謬誤。
  3. 推理—根據證據和邏輯推導出合理的結論。
  4. 反思—不輕信,也不固守成見,願意修正自己的觀點。
  5. 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而是自己驗證信息的可信度。

而批判性思考的核心技能則包括: 

1. 質疑的習慣

    不默認「權威說的都對」,而是問:「為什麼?證據在哪?」   例如:老師說「背答案就能考高分」,但你應該這麼想:「這真的能幫我理解知識嗎?」)

 2. 區分事實與觀點 

 事實是可驗證的資訊,如「地球是圓的」、「這張桌子是原木製作的」。   觀點是個人感受與判斷(如「地球是最美的星球」、「這張桌子真好看」)。 

 區分事實與觀點很重要,事實一定正確,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這樣的陳述只是那個人的觀點,所以不用馬上相信。批判性思維乃是基於事實做判斷

 3. 識別邏輯漏洞 

 例如,當看到廣告寫說:「90% 的專家推薦這款牙膏!」   我們應該要問:「這些專家是牙醫嗎?他們怎麼被選中的?」(可能只是隨機調查了 10 個科學家…) 

 4. 多維度思考 

 主動尋找反對自己立場的證據,避免「資訊盲區」。   例如:假設你支持某政策,但刻意去讀反對者的論點,檢驗自己的觀點是否合理與客觀。 

 為什麼批判性思考很 重要?有以下理由。 

1. 避免被忽悠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謠言、行銷話術、偏見無處不在。  舉例:「量子波動速讀」「喝消毒液殺病毒」……等等。缺乏批判思維的人容易受騙上當。 

2. 做出更優的決定

   小至購物(「這款護膚保養品真的值 5000 元嗎?」),大至人生選擇(「該不該聽父母的選這個專業?」),批判性思維幫你減少後悔。 

3. 提升學習和工作效率

  不死記硬背,而是理解本質(如學數學時問:「這公式到底怎麼推導的?」)。 

 在職場中能快速發現問題根源,而非被表面現象誤導或迷惑。沒有發現問題根源所提出的solution 時常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表面解方,無法對證下藥、根除問題。過不久,一樣的問題又再出現了! 

 4. 幫助理性與有效溝通

  減少無意義與建設性的文字遊戲或「抬槓」或情緒化爭論,學會用證據和邏輯有效說服他人。 

5.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獨立思考的人不會人云亦云,父子騎驢(沒有主見),或瞎子摸象(見樹不見林),會做一個成為「帶大腦」的知識人與成熟人,這特質在 AI 時代尤其珍貴。 

 

總結 

批判性思考不是「抬槓」或只是批評或為反對而辯論,而是用理性思維守護自己的大腦,讓你在複雜世界中看清真相,活得更清醒、更自由。 

 

看到這裡的你,想問你一個問題。

如果有人對你說:「大家都這麼說,肯定是對的!」——你會如何用批判性思維回應?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的筆記間
4會員
43內容數
生命科學背景的理科女,X世代,來自生技製藥產業。喜歡觀察、喜歡思考、習慣用理性分析問題,也會感性地用文字梳理感受、整理各種心得與經驗。努力把生活過得充實,人生過得精采、有意義,把自己的價值不斷最大化。 我在這裡分享個人工作經驗、生活心得、人生觀點或科普知識筆記。
W的筆記間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這篇文章探討小熊維尼及其朋友們如何象徵我們內在的不同面向,並藉由維尼的經典語錄,引導讀者反思現代社會的「努力」迷思,提倡自我接納、慢活哲學,以及在人際關係中「事緩則圓」的處事態度。
Thumbnail
2025/06/04
這篇文章探討小熊維尼及其朋友們如何象徵我們內在的不同面向,並藉由維尼的經典語錄,引導讀者反思現代社會的「努力」迷思,提倡自我接納、慢活哲學,以及在人際關係中「事緩則圓」的處事態度。
Thumbnail
2025/06/03
斯多葛哲學,源自古希臘的哲學學派,強調理性、自制和順應自然,幫助人們在困境中保持內心平靜。核心概念包含理性與自制、與自然和諧共存、美德是唯一的善、冷靜面對情緒、活在當下,並影響現代心理學、領導力等領域。本文探討斯多葛哲學的源起、現代應用及價值,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其智慧。
Thumbnail
2025/06/03
斯多葛哲學,源自古希臘的哲學學派,強調理性、自制和順應自然,幫助人們在困境中保持內心平靜。核心概念包含理性與自制、與自然和諧共存、美德是唯一的善、冷靜面對情緒、活在當下,並影響現代心理學、領導力等領域。本文探討斯多葛哲學的源起、現代應用及價值,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實踐其智慧。
Thumbnail
2025/06/01
你怎麼與情緒相處呢? 你有沒有遇過難以說清楚的情緒時刻? 這篇文章要帶你認識一個超實用的心理概念:情緒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和它和平共處。
Thumbnail
2025/06/01
你怎麼與情緒相處呢? 你有沒有遇過難以說清楚的情緒時刻? 這篇文章要帶你認識一個超實用的心理概念:情緒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和它和平共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遇到問題總會去追查探究事物的根本,在事情微有徵兆而未發生之時便能事先觀察,而了解契機所在。這樣心思細膩、觀察入微,凡事追根究底又能洞察先機的特質。把它用在研究或學習上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如果將它放在日常與人相處或思考自己的問題時,就會被視為思慮過重、鑽牛角尖 ,打破砂鍋、執著及糾結。 找到一件感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逆思維並不是真的做反向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同一個情況。書裡看到很多的內容,是關於如何用理性但不咄咄逼人的角度,去處理事情、去處理跟人之間的互動相處。作者提到人們總是會有幾項緊握不放的工具「假設、直覺、習慣」通常讓自己困住的,是不是主要為這三個東西?如果是的話,那麼不妨開始慢慢的去捨棄掉它們吧。
Thumbnail
★以批判性思考原則,衡量各種奇異現象, 鍛鍊釐清論述、評估證據、分辨說法、自行尋找答案的能力。
Thumbnail
★以批判性思考原則,衡量各種奇異現象, 鍛鍊釐清論述、評估證據、分辨說法、自行尋找答案的能力。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Thumbnail
從佈道,保護並宣揚我們理想的傳教模式、在別人的論據看到瑕疵,我們列舉理由來證明別人是錯的,并且打贏這個案子的檢察官模式、爭取游説選民的認同,尋求贏得觀衆支持的政治人物模式,轉換到擁有科學思維的科學家。
Thumbnail
從佈道,保護並宣揚我們理想的傳教模式、在別人的論據看到瑕疵,我們列舉理由來證明別人是錯的,并且打贏這個案子的檢察官模式、爭取游説選民的認同,尋求贏得觀衆支持的政治人物模式,轉換到擁有科學思維的科學家。
Thumbnail
反向思考(Contrarian Thinking)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尤其是在資訊濾泡(Filter Bubble)盛行的時代。透過反向思考,個人可以避免陷入僵化的思維模式,並培養批判性思考、獨立思考和創造力。有助於挑戰既有的觀點和假設,並鼓勵人們尋求更全面的資訊,擁有獨到觀點。
Thumbnail
反向思考(Contrarian Thinking)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尤其是在資訊濾泡(Filter Bubble)盛行的時代。透過反向思考,個人可以避免陷入僵化的思維模式,並培養批判性思考、獨立思考和創造力。有助於挑戰既有的觀點和假設,並鼓勵人們尋求更全面的資訊,擁有獨到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