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洗冷水澡是個蠻經典的話題,經常被跟自律、修行這些話題連結在一起,
想像在一個隆冬臘月的時節,你可能連離開被窩、脫下衣服都覺得懶,更遑論直接在浴室扭開水龍頭、完全不等熱水熱好就往身上衝…
這完全不像正常人會幹的事情對吧?
應該說會這麼幹的人除了在深山修行的高僧,就只有某些以自虐為樂的自律狂人才會做了吧?
不過我個人兩者都不是,
老實說,一開始我完全不是為了修行、強身、增強意志力之類的高尚理由去洗冷水澡的。真正的原因很簡單——熱水器突然壞掉了。
剛開始真的很痛苦,尤其是在天氣有點涼的時候,一打開水龍頭,冷水直接灌下來的感覺就像全身被電到一樣,讓我在浴室裡邊洗邊活蹦亂跳。
但意外的是,洗完冷水澡後的感覺出奇的好,不僅感覺到很放鬆,心情也十分平靜,身體還有點微微的發熱。
這讓我開始好奇:莫非洗冷水澡對人真的這麼有幫助嗎?
於是我開始上網查一些資料,發現其實「冷水澡」在國外早就是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像是冰桶浴(ice bath)、冷水療法(cold therapy)等等。
各種研究文獻也提到它有很多好處:提升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專注力、甚至減少憂鬱症狀。
那時我心想:反正熱水器也沒修好,不如就把它當成一種實驗,來看看連續洗冷水澡30天,到底對我有什麼實質的改變。
個人體會:
說真的,前幾天洗冷水澡的時候,真的是有點難繃。
當冷水一沖下來,整個人像是被電到,腦袋瞬間清醒,整個人忍不住亂跳亂叫。
那一刻,我真的很懷念有熱水澡可以洗的時候:舒服、放鬆,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但因為熱水器還沒修好,所以只能辦強迫自己繼續洗了,要是有修好說不定我早就放棄了(笑
我給自己設定一個簡單的目標:撐過前一分鐘就好。
我會先用水沖腳、再沖手臂、胸口,最後才沖頭,慢慢適應水溫,並且搭配呼吸法讓自己多產生一些熱量來對抗寒氣。
雖然知道了一些對抗寒冷的方法,但並不意味著往後洗冷水造就變成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你已經知道冷水有多刺激,所以腦袋會一直說服你「今天休息一下也沒關係」。但我知道只要停一次,就可能回不去了。
所以我用了最老套但有效的方式——數到三,閉眼,開水龍頭直接衝下去。
大概洗了超過一周之後,我開始發現一些不太容易忽視的變化。
首先是精神變得更清醒了,早上原本是我最懶散、最難起床的時間,但洗冷水澡這個習慣,像是瞬間按下「啟動鍵」,洗完後整個人都醒了,甚至不太需要喝咖啡就可以馬上去工作。
在工作時我也覺得自己的情緒變得比較穩定,這點我自己也很意外,以前遇到麻煩事的時候,總是會下意識地拖延、不想面對,但持續洗冷水澡後,我發現情緒不太會「卡」住。
可能是因為每天都面對一個小小的不適吧,反而讓我在其他事情上比較有韌性。
另外從我洗冷水澡迄今,身邊的有流行甚麼感冒之類的,我從來沒有中過,這或許也是另一項額外好處。
當然,我也不是每一天都能這麼雲淡風輕地去洗冷水。有時候天氣太冷,還是會猶豫要不要洗。但我發現,只要先不要想太多,進去打開水龍頭就對了。習慣建立之後,反而會有點期待冷水澡給自己帶來的那些好處。
科學理論:
OK,雖然我的第一手體驗是真實無需的,但我還是想確認一下:為什麼就只是用冷水洗澡就能這麼有效改變自己,它的科學原理到底是甚麼?
查了一些資料後,我發現的確有不少研究支持它的潛在好處,以下是幾個比較可靠的根據:
1. 提升免疫力
根據一項發表在《PLOS One》的荷蘭研究顯示,連續30天沖冷水的人,請病假的天數比一般人少了29%。
研究者推測,冷水可能會激活人體的應激反映,讓交感神經系統開始活躍,進而提高白血球數量與免疫反應。
2. 改善情緒與抗憂鬱
冷水接觸會刺激交感神經與釋放去鉀腎上腺素、血清素等激素,這些都與情緒穩定有關。一篇刊登在《Medical Hypotheses》的論文指出,冷水刺激可能有抗憂鬱的潛力,
3. 促進血液循環與加速恢復
這個在運動員圈子其實早就不是新鮮事了,許多運動員諸如勒布朗.詹姆斯、烏西克等都會在訓練後進行「冰浴」,以幫助肌肉恢復,減少發炎反應。
冷水能讓血管收縮、沖澡後再擴張,促進血液流動與代謝循環,對大量訓練後的身體恢復確實有幫助。
4. 增強意志力與心理韌性
這點雖然比較主觀,但很多心理學家認為,每天有意識地做一件「不舒服但有益的事」,能鍛鍊大腦對壓力的承受力。
像維持冷水澡這種跨出日常舒適圈的習慣,本身就是一種意志力訓練。
結語:
總結來說,從研究與個人經驗來看,洗冷水澡的確有不少潛在好處,而且重點是扣除掉水費外它幾乎零成本。
如今我早已每天堅持洗冷水澡超過100天(大概從去年冬天開始洗的),今後大概也會繼續堅持下去。

說到底,洗冷水澡並不是什麼萬靈丹,也不用把它神化得多偉大。它不是什麼一試成仙的修行法門,更不保證能讓你立刻變成那種每天5點起床、日理萬機的鋼鐵人。
但如果你願意給自己一點點挑戰、忍耐那幾十秒的刺骨不適,它會回報你一種很純粹、很直接的清醒與掌控感。
所以如果你問我「到底值不值得試試?」我會說——試一次看看,讓身體自己告訴你答案,最糟的情況,不過就是喊兩聲、跳個兩下;但你可能會意外發現,自己的韌性,比想像中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