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明明知道應該做什麼,但是下意識地就會不太想去做它。
例如明明知道考試快到了,要好好複習功課,但就是會下意識的不太想去面對,想再多滑一會兒手機,等到回過神來都已經過了一整天。
又或是到了假期的最後一天,明明知道要好好睡覺補眠,以免想隔天工作狀態,但卻下意識地在想再多打一會兒遊戲或是追劇,不想那麼早去睡覺,等到回過神來都已經過了晚上12點、1點了。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要怎麼做,但行為上卻總是相反,難道自律真的那麼難嗎?
這本《冥想改造大腦》或許能解決你的問題!

杏仁核與前額葉皮質:
OK,我知道這些甚麼杏仁核啊前額葉皮質之類的腦科學專有名詞看起來很頭疼,
這邊盡量幫大家簡單說明:
杏仁核:大腦中負責應激處理的部分,通常在人遇到危機時會產生情緒反應,例如恐懼、憤怒、焦慮、緊張等等,幫助我們在面對突發緊急事件時,快速執行「戰或逃」行為反應。
前額葉皮質:大腦中負責冷靜思考、規劃的部分,跟杏仁核作用剛好相反,這個區域活躍的話就會抑制杏仁核作用,反之亦然。
相信大家看完也都了解了,原始的人類在碰到各種危機時,必須很快速地做出應激反應,因此絕大多數人的杏仁核都是比前額葉皮質要活躍的。
畢竟獅子都跑到面前了,總不可能還慢吞吞的思考為什麼獅子會出現、要怎麼跟獅子談判吧?在那種情況下慢一秒開始跑搞不好都已經被獅子吃到肚子裡了!
但在現代社會就不是如此了,我們遇到的各種危機通常都是短期內不致命,但需要長期思考規劃才能解決的難題,
例如:讀書、考試、處理工作遇到的專案難題等等。
但人類的大腦還是遵循著原始人類的設定:杏仁核優先開始活躍,這就麻煩了!
這表示我們面對考試快到了、明天要工作、有一大堆工作代辦事項要處理的時候,大腦都會本能地開始執行「戰或逃」行為反應,
但我們不可能選擇跟考試、工作戰鬥嘛,你要怎麼戰鬥?那都是些無形的東西,
我們的大腦本能的不知道要怎麼處理這個東西,所以下意識地就會選擇「逃」
嘿嘿,雖然可恥但很有用,反正又不像面對獅子一樣,一個失誤就人生GG了,
回去繼續歌照唱舞照跳,該滑手機就滑手機,這就導致我們經常不自律的表象,但實際上這都只是你的大腦有在正常工作的結果。
那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讓自己更加自律,不要每次都拖延症發作、幹不了正事呢?
這就牽涉到了本書的核心論點:心理肌力。
心理肌力:
這個名詞聽起來慢奇特的,心理肌力,聽起來跟心肌梗塞是不是有點關聯?
其實說白了就是能有意識地抑制自己的杏仁核、活躍自己的前額葉皮質的能力。
在外界的表現就是自制力、自我情緒調節、自我肌力等等心理方面的功能充足,在這本書裡統稱為這些方面的能力為心理肌力。
之所以會這樣統稱,是因為本書的作者認為這種能力和人體的肌力一樣,是可以透過鍛鍊提升的,
只不過人體肌力是透過重訓提升的(如果是對重訓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考筆者其他有關重訓的文章),
而心理肌力則是要透過冥想來提升。
這也是本書書名:《冥想改造大腦》的由來。
冥想:
那為什麼冥想就能增加心理肌力呢?
這個要解釋清楚就又要費一番長篇大論了(這本書超厚,裡面都是在講相關的內容),
筆者這邊暫且長話短說:「戰或逃」等行為反應都是大腦在應激時的反應,反過來說,冷靜思考、規劃在原始人身上都是在休息、很悠閒的時候才有辦法做到的,
而現代人因為工作繁忙、手機網路等各種資訊刺激過於頻繁,反而連「休息」這件事都要刻意去練習了,所以才需要冥想。
聽起來似乎有點可笑,但事實就是如此,不然為什麼大家在假期最後一天的晚上都會熬夜、久久無法入睡呢?
反過來說,現代需要強調重訓不也是因為人體在現代社會已經缺乏運動刺激,所以才需要去刻意的練習,不也是一樣的道理嗎?
這麼說來,把這稱之為心理肌力,倒是越來越相符了。
Anyway,那麼我們要如何開始冥想呢?
其實網路上有很多冥想相關的導引文章或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網搜尋詳細資訊,我這邊就個人經驗來做一些分享:
簡單來說,就是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呼吸:
吸氣的時候緩慢、深長的吸氣
吐氣的時候緩慢、深長的吐氣
就這麼簡單,
剩餘的反而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添加,例如有的人要盤腿坐好、有的人要跪坐、有的人喜歡站著、有的人喜歡走路
其實都可以,行走坐臥,無一不是修行,只要能控制好呼吸、讓自己的雜念澄清,那就是一個成功的冥想。
不過話又說回來,太過隨便的方法其實到了後面就很容易被人們所遺忘,至少在筆者身上就是如此,
講的好像境界很高深,其實都是複述別人的話,自己久了也是忘記要做,
因此我個人的建議還是每天撥五至十分鐘、設個鬧鐘計時,好好的靜坐冥想一下,把它當成個有點儀式感的修行任務來做。
不過若是真的沒有時間,就去散散步、騎個腳踏車、或是搭捷運通勤時把這個任務完成,對我們來說其實效果是一樣的。
總結:
筆者個人認為冥想這件事情真的是看似簡單,但卻很容易就會被人們所忽略,即使我自己在很久之前就了解到了相關資訊,但卻是在近期,因為碰到了各方面的不順利,才開始有動力研究相關的主題和練習,
就我目前的個人實測而言,至少體會到了以下三點功效:
一、睡眠品質提升,以前往往都要滑手機到晚上11、12點才睡得找,現在如果是晚上10點開始冥想,大概10點半前就能入睡了,早上起床時也能明顯地感覺到精神更好。
二、紀律性提升,以往煩心的工作或是專業進修,能夠更靜得下心去研究並解決問題,也不會一直分心想要滑手機,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
三、面對危機時更加冷靜,以往在進行拳擊對打訓練時,往往會被教練批評過於激動、急於進攻、動作太大容易有破綻,近期在對練的時候卻意外收穫了教練的稱讚,認為我有進步、至少有抓到對手的破綻再反擊,而不是像以往老是急著進攻,只是動作還是太大需要再加強。
以上都是我自己規律冥想10天之後的體悟,在這邊也是非常推薦大家自己嘗試看看,如果覺得沒有動力,也可以像我一樣去購買這本冥想改造大腦,或是上網搜尋相關的論述,相信對於跟我一樣自制力不足、容易拖延的人會有不小的幫助。
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或是對於冥想練習有任何的感想,歡迎在本篇文章下方留言分享你自己的看法,那麼我們在下篇文章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