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玩家社群總是吵個沒完?——《誤信》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最近拜讀了丹·艾瑞利的《誤信:為什麼理性的人會相信不理性的事》,這本書對我,一個長期在遊戲行業摸爬滾打、時常與玩家社群打交道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書中精闢闡述的關於人們為何會陷入並堅信各種錯誤信念與陰謀論的理論,幾乎可以完美對應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大陸遊戲相關社群(其中又以米哈游旗下遊戲社群的複雜性尤為突出)中所觀察到的種種現象。我真心覺得這本書非常適合所有在遊戲行業中,無論是從事社群、行銷、營運,還是其他任何有可能需要直接面對玩家社群的同仁們來閱讀。

《誤信》的核心觀點——「錯誤信念的漏斗」理論,以及構成這個漏斗的情緒、認知、性格和社會四大元素的交互作用,為我們理解遊戲社群中謠言的產生、傳播與鞏固提供了強大的分析工具。它提醒我們,玩家的行為和言論,很多時候並非完全基於客觀事實,而是這些複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情緒的驅動、認知偏誤的加持、性格特質的影響,以及社會元素的鞏固,共同將個體推向「誤信」的漩渦。而當我們將視角聚焦到特定的文化和社群環境時,這些普遍的心理機制會呈現出更為複雜和具體的樣貌。這也正是《誤信》中提到的,不同文化背景、網路環境和社會信任度,會如何影響「誤信」的現象。

以我之前關注並深入分析過的塵白禁區「炎上」事件為例,這個案例就非常生動地體現了《誤信》中關於跨文化視角下的「誤信」差異以及社會元素的強大影響力。塵白禁區在經歷了初期的市場低迷後,通過精準地迎合了大陸遊戲社群中一股名為「ML」(Master Love)的玩家需求,成功實現了「浴火重生」。這批玩家的核心訴求在於遊戲內容(特別是文案和劇情)能否滿足他們對玩家角色與其他遊戲人物之間情感連結的期待。這份強烈的情緒需求,成為他們投入遊戲並形成核心社群的基礎。

然而,當遊戲近期更新的主線劇情,其內容和台詞未能滿足這批玩家的期待,甚至出現了被解讀為「嘲諷玩家角色」的內容時,強烈的負面情緒瞬間引爆了社群。這種感覺自己的情感投入被否定、被背叛的體驗,與《誤信》中作者親身經歷被誣陷、朋友選擇相信謠言時所感受到的痛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信任和情感連結一旦受損,帶來的反噬異常猛烈。

在這個過程中,認知偏誤也隨處可見。玩家因失望和憤怒而產生「遊戲內容變質」的假說,隨後會放大劇情中不符合期待的台詞,並將其歸因於外部因素,例如所謂的「小仙女入侵」。這是一種典型的動機性推理替罪羊機制,將複雜的創作和運營問題,簡單化地歸咎於一個具體的、帶有負面標籤的群體。這種現象,其實就是《誤信》中提到的,人們為了維護群體認同,而選擇相信並傳播符合群體立場的錯誤信念。

社會元素在這次事件中扮演了關鍵的加速和鞏固角色。塵白官方過去為了打造「最懂玩家服務」的形象,曾多次在不同遊戲社群的輿論爭議中為特定玩家群體站台。這雖然短期內贏得了部分玩家的認可,但也無意中賦予了這些群體一種「官方支持」的底氣。當他們的需求在遊戲內容中未能得到滿足時,這種「官方支持」的歷史,反而加劇了他們的信任缺失和被背叛感,使得他們更容易相信並傳播針對遊戲公司或其員工的負面謠言。在社群內部,那些持有相似不滿的玩家迅速聚集,形成一個基於共同「敵人」的社群認同。在這種氛圍下,社會認同從眾效應使得負面情緒和謠言迅速蔓延,理性討論的聲音被壓制。玩家為了維護自己在社群中的地位和歸屬感,可能會選擇相信並傳播極端的言論,即使這些言論缺乏事實依據。這種通過共同指責和排外來強化內部凝聚力的行為,正是《誤信》中描述的社群極化現象的體現。

《誤信》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能幫助我們跳出情緒化的怪圈,以更客觀、更理性的視角去分析和看待玩家社群中的各種聲音。它讓我們明白,許多看似不可理喻的言論和行為背後,都潛藏著複雜的心理動機和社會因素。理解了這些,我們在面對社群的負面情緒和錯誤信念時,就能更冷靜地思考如何應對,而不是輕易被社群的極化情緒帶著走,甚至讓自己也陷入同仇敵愾的非理性狀態中。

這本書也深刻地揭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現實:經歷過「誤信」事件的社群,往往難以立即產生「免疫力」,反而可能反覆陷入類似的謠言漩渦。 正如我對米哈游相關遊戲社群的輿情觀察所見,雖然社群陷入誤信漩渦的狀況從來沒有停止過,但社群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落入不同主題但是底層邏輯類似的誤信當中。這背後的原因,在於「誤信」不僅僅是關於事實的錯誤,更是關於情感、身份和社會連結的複雜現象。社群的鞏固機制、個體的認知偏誤以及持續的情緒驅動,共同構建了一個能夠反覆滋生和維護「誤信」的環境。單次闢謠往往效果有限,甚至可能被扭曲,反而加劇「誤信」的傳播。

在這種社群難以立即對「誤信」產生免疫力的情況下,作為官方人員,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要努力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去看待這些言論,並且時刻謹記千萬不可草率地去回應這些內容。畢竟在陷入誤信的社群裡面,任何回應都有可能被解讀成另一種對誤信群體更有利的解釋,從而導致整個輿論狀況更加惡化,陷入《誤信》中描述的惡性循環。

然而,這並非意味著無計可施。原神社群一路以來的發展,或許提供了一個在「誤信」難以根除的環境下,通過聚焦核心產品來培養社群「免疫力」的成功案例。原神團隊採取了一種不同於直接「闢謠」的策略,而是持續投入資源,做出更好的遊戲內容。他們通過持續輸出的高質量內容,本身就是對「遊戲公司不關心玩家」、「遊戲內容變質」等「誤信」框架最有力的反證。這些正面的、可體驗的事實,會不斷地與負面謠言提供的「證據」相衝突,並為社群提供新的、積極的討論焦點。這種通過可靠的行動來建立的信任,比單純的語言承諾更為堅固。這可能就是**「打鐵還須自身硬」**的最佳解釋了吧——在面對外部的「誤信」挑戰時,最核心的應對策略是提升自身的「硬實力」——即遊戲本身的質量和開發團隊的執行力。通過持續提供優秀的內容,遊戲團隊不僅在產品層面取得了成功,也在無形中培養了社群的「免疫力」,讓玩家在經歷「誤信」漩渦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遊戲帶來的正面價值,從而對那些負面敘事產生抵抗力。

總而言之,《誤信》是一本能夠幫助遊戲從業者,特別是社群、行銷、營運等崗位的同仁,更深刻理解玩家行為,更冷靜應對社群挑戰的佳作。它提供的理論框架和案例分析,對於我們在紛繁複雜的網路輿論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專業的判斷。強烈推薦給每一位致力於構建健康、積極遊戲社群的同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land Zhong的沙龍
2會員
23內容數
藉過往將近 10 年遊走於兩岸,並先後任職於各間上海知名遊戲公司的經驗,分享一系列行銷文章,也將不定時撰寫一些業界觀察、八卦雜談、產業趣聞等內容,歡迎關注我的文章,若有問題想諮詢也歡迎私訊,我將不吝解答
Roland Zh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1
這週週報沒想到收錄下來,最多的是法律爭議相關的內容,不過目前這些爭議後續會怎麼發展對於遊戲業界的影響都非常之大,所以都很值得業界人士好好關注瞭解一下。
Thumbnail
2025/05/11
這週週報沒想到收錄下來,最多的是法律爭議相關的內容,不過目前這些爭議後續會怎麼發展對於遊戲業界的影響都非常之大,所以都很值得業界人士好好關注瞭解一下。
Thumbnail
2025/04/04
我想從上週以來,各位讀者的社群都被 ChatGPT 最新的生圖模型洗版了吧,那鋪天蓋地的吉卜力風格圖片,是否也讓你躍躍欲試?
Thumbnail
2025/04/04
我想從上週以來,各位讀者的社群都被 ChatGPT 最新的生圖模型洗版了吧,那鋪天蓋地的吉卜力風格圖片,是否也讓你躍躍欲試?
Thumbnail
2025/03/30
這週在飛鳥涼的百億遊戲營運/行銷課程群中聊天,聊到了當前Steam遊戲的社區與評論區經營,接著就又聊到了怎麼有效提升玩家把遊戲加入願望清單的數字,而這就讓我想到了上個月看到的《人中之龍8》與「三商巧福」進行的異業合作。 把《人中之龍8》加入願望清單就得燙青菜 這個內容算是我覺得這檔合作的主要亮點
Thumbnail
2025/03/30
這週在飛鳥涼的百億遊戲營運/行銷課程群中聊天,聊到了當前Steam遊戲的社區與評論區經營,接著就又聊到了怎麼有效提升玩家把遊戲加入願望清單的數字,而這就讓我想到了上個月看到的《人中之龍8》與「三商巧福」進行的異業合作。 把《人中之龍8》加入願望清單就得燙青菜 這個內容算是我覺得這檔合作的主要亮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趣的事件發生了, 有趣嗎? 還是不有趣? 請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有趣的事件發生了, 有趣嗎? 還是不有趣? 請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遊戲中結識新朋友的故事,充滿了友情和曖昧的情感。兩個人透過遊戲中的互動,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漸漸地產生愛恨情仇的故事發展。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遊戲中結識新朋友的故事,充滿了友情和曖昧的情感。兩個人透過遊戲中的互動,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情感,漸漸地產生愛恨情仇的故事發展。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遊戲中結識新朋友的故事,充滿了友情和曖昧的情感。兩個人透過遊戲中的互動,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遊戲中結識新朋友的故事,充滿了友情和曖昧的情感。兩個人透過遊戲中的互動,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遊戲中結識新朋友的故事,充滿了友情和曖昧的情感。兩個人透過遊戲中的互動,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遊戲中結識新朋友的故事,充滿了友情和曖昧的情感。兩個人透過遊戲中的互動,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遊戲中結識新朋友的故事,充滿了友情和曖昧的情感。兩個人透過遊戲中的互動,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遊戲中結識新朋友的故事,充滿了友情和曖昧的情感。兩個人透過遊戲中的互動,逐漸建立起深厚的情感。
Thumbnail
一、了解思維 二、大量體驗 三、拆解架構 四、找出樂趣
Thumbnail
一、了解思維 二、大量體驗 三、拆解架構 四、找出樂趣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Thumbnail
2024_B5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首次看到書封與簡介真的吸引了我的眼球,直接告訴你遊戲對人的「掌控」。書中介紹了許多案例,並舉出相關研究結果佐證,愈讀愈讓我對「遊戲」一詞不寒而慄,特別是在教育現場。 |你真的在玩遊戲嗎? 因應玩家的喜好,遊戲的種類也愈來愈多元。從小時候就喜歡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