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還是不給? 從一隻手機談管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管教,是一份吃力又不討好的工作。我總想著:「孩子,我能給你什麼呢?不過是盼望你有辨別好壞和獨立生存的能力罷了。」


撰文 / 利亞


銜著手機出生的i世代,他們的生活就像月亮繞著地球打轉,孩子的雙眼也依著此迴圈,整日繞著3C產品轉動。當媽媽每次呼喊:「放下手機、關掉電視」,就像引燃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氣氛瞬間充滿焦躁不安的怒氣,兩軍對峙,戰爭一觸即發。


自從認識電腦和手機,兒子學會打遊戲、畫圖、打字,最受歡迎的功能莫過於上網,連上網路的那一瞬間,就像打開哆啦A夢的任意門,隨心所欲,想去哪就能去哪。


還記得第一次進入YouTube首頁,兒子像劉姥姥逛大觀園般驚呼連連,眼鏡後的那雙眼睛瞪得如瞳鈴般大,學會「搜尋」功能後,YouTube成了他的阿拉丁神燈,只要鍵入關鍵字,銀幕的那一端就會迸出五花八門的影片訊息,讓他流連忘返,直到媽媽的怒吼聲響起…


「媽媽,我要交換一次玩手機的時間。」

「好,一次15分鐘,剩下五分鐘時我會提醒你,請遵守遊戲規則喔!」


功課、家事都完成後,兒子可以用平日累積的點數交換遊戲時間,既然無法阻擋孩子走向網路世界,至少,起步時要先建立好自律的好習慣。經過一兩次討論,我們建立了手機使用規範,並由兒子親筆寫在日記本上,白紙黑字,誰都不許耍賴。


「兒子,再5分鐘喔!」我拋出預告的鈴聲,兒子頭也沒抬地打著手機遊戲,連個「知道了」或「嗯」都沒有回應。


「時間到了,手機還我。」沉迷在遊戲中,兒子對我的話充耳不聞,反而稍微側身,並將手機握得更緊。


等待三分鐘後,我走到兒子面前,他像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熱氣不斷向上竄升,大聲地嚷嚷著:「還沒結束,等一下啦!」


「我已經預先提醒你,現在超過約定時間了,我要拿走手機。」我冷靜地預告接下來的行動,隨即抽走手機,兒子氣得發出尖銳的怒吼,緊接著起身用力跺腳,深怕我不理解他的痛苦似,惡狠狠地瞪著我,那眼神就像一把銳利的劍,我雖理解他的憤怒,卻仍躲避不及…


儘管已事先約法三章,每次結束仍舊是煙火彌漫,我知道10歲孩子身心成熟度不足,但屢次爭執實在心煩,更像是母子關係中的一枚地雷。


順勢操作必定容易些,討好、順從孩子總是輕鬆一點,親子關係也少了摩擦、衝突。然而,手機和網路成癮症已是人盡皆知的文明病,身為孩子的媽,我無法坐視不管,即便在這個盡責的過程中,會招來孩子的抱怨和憤怒,我依舊不留情面、踩定界線,不容逾矩。


《管教的勇氣》書中提到:「只要是人,永遠只會嫌自己的利益不夠,好處太少;而只要是孩子,永遠只會嫌樂趣太少,責任太多;嫌自由不夠,限制太多!


管教,就是這樣吃力又不討好的工作。


我總想著:「孩子,我能給你什麼呢?不過是盼望你有辨別好壞和獨立生存的能力罷了。」每次爭執過後,我都得調整眼光,把注意力從孩子的情緒和抗爭中挪開,再次檢視規矩是否合情合理…


教養路上我也是忐忐忑忑,下決定前得先搜尋前人的經驗和看法,踩踏著無數破碎慈母心和眼淚鋪成的道路往前,說「管教」太過嚴厲,只是不願你走偏了路,願能將一個正直、清潔的心放入你生命裡,一日一日地澆灌,直到枝繁葉茂,成為一顆遮風避雨的大樹。


晚飯過後,我想起手機APP的停歇時間設定,也許,少了我的介入,讓手機替我擔任警衛角色,成效更好,急忙將每款遊戲APP都設定單次限時15分鐘,必須輸入密碼才能再取得許可權。


管教的原則不能任意改變,然而,方法卻可以變化,或者柔軟。


找來兩個兒子,告知往後我不再提醒他們,而是由手機自行掌控時間,也再次申明,限制是為了保護他們的眼睛,也是自律的表現,兒子興沖沖地問:「我事情完成後,晚上可以玩15分鐘嗎?」我倒吸了一口氣,這麼快就要挑戰新規則,APP被迫中止後,會是怎樣的局面呢?


果不其然,兒子怒火沖天,烈火之猛有過之而無不及,我急忙搶過手機,以免被他摔到地上,兒子氣呼呼地吼叫:「怎麼可能!15分鐘哪有這麼快?」、「臭手機,我還沒打完耶!」、「一定是手機壞掉了,你再給我5分鐘啦!」


為了玩樂,孩子總會使用各種手段試圖衝破防線,然而,這回面對的是鐵面無私的手機計時器,15分鐘一到,APP就被強制切換成「時間已到,請輸入密碼」的畫面,儘管火大,孩子也奈何不了。


我想起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的經典名言:「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當我口裡對兒子叨叨念念,自己的行為也應該如出一轍,於是,我跟著在自己手機設下定時器。當孩子氣得跳腳時候,我也聳了聳肩說:「唉…我的手機也鎖住了耶!」


一次又一次堅守立場,兩周過後,極具毀滅性的火山不再噴發,先前彌漫的火山灰反成了滋潤關係的養分。兒子學會了接受現實,當手機跳出停止畫面,縱然不甘願,他仍迅速交出手機說:「好吧!下次再玩!」


親子作家彭菊先曾說:「該管就要管,你要幫孩子變得更好。


管教,不是出自為人父母的權利,而是一份職責,如同牧羊犬透過聲響和追逐將羊群趕回籬笆裡,以免遭受野狼攻擊。父母同樣要幫孩子建立辨別的智慧、自律的能力,只要出於愛,放心管教吧!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愛日常
13會員
107內容數
愛無處不在,再平凡的日常,只要重拾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就能找回舒服的人際關係,時時相愛!
拾愛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05/17
一直沒找到對的人,或許是你還沒成為對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5/17
一直沒找到對的人,或許是你還沒成為對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5/17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則用一生治癒童年。」
Thumbnail
2025/05/17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則用一生治癒童年。」
Thumbnail
2025/05/17
沒有放不掉的過去,只有不願面對的現在,願意勇敢回應曾經的失落與傷痛,時間,就會是最好的幫手。
Thumbnail
2025/05/17
沒有放不掉的過去,只有不願面對的現在,願意勇敢回應曾經的失落與傷痛,時間,就會是最好的幫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以上這兩句話,很生活,很常聽到,很正常。 但這兩句話,如果是家長回答孩子的答案,而孩子的提問是: 我……
Thumbnail
以上這兩句話,很生活,很常聽到,很正常。 但這兩句話,如果是家長回答孩子的答案,而孩子的提問是: 我……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選擇伴讀和家教老師的問題,列舉了兩者的優勢和特點,並提供了在哪裡找伴讀和家教老師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選擇伴讀和家教老師的問題,列舉了兩者的優勢和特點,並提供了在哪裡找伴讀和家教老師的建議。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個難解的議題,身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語言來教導孩子?
Thumbnail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個難解的議題,身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語言來教導孩子?
Thumbnail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個難解的議題,身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語言來教導孩子?
Thumbnail
霸凌一直以來都是個難解的議題,身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姿態和語言來教導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