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開了一本原本以為會很難啃的書,
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
結果沒想到,我邊看邊拿N次貼貼筆記,整個人精神抖擻到不行!
這本書裡提到,閱讀其實有四種層次,每一層都在訓練我們從「看懂文字」,走向「真正理解知識」。
以下是我目前讀到第30頁所整理的筆記摘要(內容來自作者,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
第一層:基本閱讀
也就是我們從小學會的「識字 → 看得懂句子」的階段。
第二層:檢視閱讀(系統化略讀)
在有限時間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分類與主題方向。
例如:讀完後要知道這是小說?歷史?哲學?這層強調「快速評估一本書」。
第三層:分析閱讀
這層是全盤理解一本書,作者引用法蘭西斯·培根的一句話:「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
→ 分析閱讀就是咀嚼與消化的過程,是真正理解一本書的靈魂所在。
第四層:主題閱讀
這是最高層次的閱讀方式,也叫做「比較閱讀」。
你要讀很多本書,找出共通主題,甚至提出一本書裡沒出現過的新分析架構。這不是輕鬆閱讀,而是深入整理、建立觀點的閱讀能力。
這四個層次目前只是概念的總覽,作者後面還會針對每一層更深入說明具體做法,現在的我只是在「揭開門口」,就已經覺得太有啟發了!
看到這裡我真的感覺自己腦袋被打通,原來閱讀不只是讀完,而是「我怎麼讀、我讀出什麼」,這四層閱讀模型,就像閱讀界的武功心法,我只看到第30頁,就已經開始想要精進自己的輸出能力了。
如果你也在找一本能幫你提升「學習力 × 思考力 × 輸出力」的書,
這本絕對值得入手!
如果你也正在讀《如何閱讀一本書》,或也對閱讀方法有興趣,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心得或筆記,我們可以一起練習「怎麼把一本書真正讀進靈魂裡」。
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
#閱讀筆記 #如何閱讀一本書 #輸出型學習 #讀書心得 #閱讀層次 #成長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