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可見的廣告都在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脫離正軌,忽略該做的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你這句話可說是對當代注意力經濟的深刻批判。現代社會裡,廣告不只是存在於報紙、電視和網頁上,它們滲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捷運站、手機App,到社群媒體滑過的每一個畫面。這些廣告的目的,不只是推銷產品,而是——爭奪你的注意力

以下是這現象的幾個深層面向與影響:


🎯 一、廣告如何奪走我們的注意力?

  1. 設計上故意令人分心
    廣告不是「等你有空再看」,而是主動打斷你正在做的事。彈跳視窗、推播通知、影片插播廣告,全是為了讓你停下本來的步調。
  2. 演算法為廣告服務
    社群平台的推薦系統其實是廣告延伸,它讓你一直滑下去,因為每多滑幾秒,就多看幾則廣告。
  3. 情緒操縱
    許多廣告靠激起你的恐懼、焦慮、慾望來吸引點擊。結果是:你本來要查工作,卻陷入「如何變漂亮」、「他賺千萬的方法」的漩渦

🧠 二、長期影響是什麼?

  1. 注意力破碎化
    當廣告與資訊太多,大腦為了自保只能淺嘗即止,思考越來越無法深入。很多人無法專注閱讀一頁書,卻能不自覺滑手機兩小時。
  2. 生活偏離軌道
    你原本要健身、進修、打掃,結果被各種「期間限定」、「快來抽獎」的訊息搞得整天都在被動回應,而非主動生活。
  3. 欲望膨脹,滿足感下降
    廣告灌輸我們「你還不夠好,你缺這個那個」,造成永無止盡的消費慾望與心理空虛。

🛡️ 三、怎麼找回自己的注意力?

  1. 留意「被廣告帶走」的瞬間
    意識到「欸我又滑進去了」本身就是一種覺醒。
  2. 設立「無廣告時段」
    比如:每天固定一小時關網、靜心、閱讀,不與任何推播互動。
  3. 問自己:我現在這樣,是我真心想要的嗎?
    訓練內在的判斷力,讓你不是被吸引,而是選擇。

✍️ 小結:

廣告的存在不是罪,


真正的風險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 把人生的主控權交給了別人的劇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9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19
你提到的這個觀察非常深刻,觸及了現代社會在「經濟主義」與「集體責任」之間的張力。這裡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這個現象: 🔍 一、為何「賺錢」成為全球主旋律? 全球化與資本主義主導 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早已轉向市場邏輯。金錢變成衡量成功的主要指標,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都競逐資本與資源。 和平時期
2025/05/19
你提到的這個觀察非常深刻,觸及了現代社會在「經濟主義」與「集體責任」之間的張力。這裡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這個現象: 🔍 一、為何「賺錢」成為全球主旋律? 全球化與資本主義主導 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早已轉向市場邏輯。金錢變成衡量成功的主要指標,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都競逐資本與資源。 和平時期
2025/05/19
每個人對同一個物體的解讀不同,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看世界的「鏡頭」都不一樣,這個鏡頭就是由下列幾個因素構成的: 一、知覺過濾器:你怎麼接收外在訊息? 我們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等)會過濾掉大量資訊,只留意「對自己有意義」的部分。 例如同樣看見一棵老樹: 生態學家看到的是生物系統與年輪;
2025/05/19
每個人對同一個物體的解讀不同,是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看世界的「鏡頭」都不一樣,這個鏡頭就是由下列幾個因素構成的: 一、知覺過濾器:你怎麼接收外在訊息? 我們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等)會過濾掉大量資訊,只留意「對自己有意義」的部分。 例如同樣看見一棵老樹: 生態學家看到的是生物系統與年輪;
2025/05/19
這種狀態,可以稱作是一種**「虛擬幸福感」的幻覺崩塌**。 當我們長時間沉浸在影視作品中──無論是甜蜜愛情劇、熱血動畫、奇幻冒險片、甚至黑暗寫實風格的影集──大腦的情緒中樞會被劇情勾動,產生類似真實體驗的情緒反應:心跳、感動、淚水、希望、勝利、熱血……彷彿自己也經歷了一場場人生。 但這些都是心理
2025/05/19
這種狀態,可以稱作是一種**「虛擬幸福感」的幻覺崩塌**。 當我們長時間沉浸在影視作品中──無論是甜蜜愛情劇、熱血動畫、奇幻冒險片、甚至黑暗寫實風格的影集──大腦的情緒中樞會被劇情勾動,產生類似真實體驗的情緒反應:心跳、感動、淚水、希望、勝利、熱血……彷彿自己也經歷了一場場人生。 但這些都是心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要尋找創新的行銷方式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流動廣告車作為一種獨特的宣傳形式,不僅具有廣告效果顯著的特點,還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產生著重要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流動廣告車如何影響消費者行為,以及其在提升銷售和品牌認知方面的潛在作用。
Thumbnail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需要尋找創新的行銷方式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流動廣告車作為一種獨特的宣傳形式,不僅具有廣告效果顯著的特點,還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產生著重要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流動廣告車如何影響消費者行為,以及其在提升銷售和品牌認知方面的潛在作用。
Thumbnail
如果你的社群廣告成效不佳,那你應該也要試試看 使用UGC內容來投放廣告 ​ 你們家的廣告內容全部都是 BGC 內容? ( Brand-Generated Content ) ​ 並不是說 BGC 內容不好,而是當消費者看了大量的BGC內容後 他的心中還是會充滿著疑惑,而遲遲不進行購買
Thumbnail
如果你的社群廣告成效不佳,那你應該也要試試看 使用UGC內容來投放廣告 ​ 你們家的廣告內容全部都是 BGC 內容? ( Brand-Generated Content ) ​ 並不是說 BGC 內容不好,而是當消費者看了大量的BGC內容後 他的心中還是會充滿著疑惑,而遲遲不進行購買
Thumbnail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不論是網路還是傳統媒體,廣告對社會和我們都有相當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將討論為什麼我們應該正面看待廣告,以及如何鑑別好的廣告。此外,提供了方法來避免受到惱人的廣告幹擾。
Thumbnail
不論是網路還是傳統媒體,廣告對社會和我們都有相當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將討論為什麼我們應該正面看待廣告,以及如何鑑別好的廣告。此外,提供了方法來避免受到惱人的廣告幹擾。
Thumbnail
看到有人覺得說:廣告怎麼會是 Inbound Marketing 的一部分?我想,會有這個誤解的,通常就是把「廣告」當作「促銷工具」,並且把每個工具都各自思考了。實際上在我的行銷邏輯來說,或是相對能夠效益能夠持續上升的行銷操作邏輯,是要把廣告當作「加速工具」。
Thumbnail
看到有人覺得說:廣告怎麼會是 Inbound Marketing 的一部分?我想,會有這個誤解的,通常就是把「廣告」當作「促銷工具」,並且把每個工具都各自思考了。實際上在我的行銷邏輯來說,或是相對能夠效益能夠持續上升的行銷操作邏輯,是要把廣告當作「加速工具」。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市場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廣告,從傳統的電視廣告到互聯網的彈窗廣告,企業在廣告上的投入巨大,但往往回報卻不如預期。對於想要提升品牌能見度而又不願意再浪費資金於無效廣告的企業來說,了解SEO是什麼,將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在當今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市場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廣告,從傳統的電視廣告到互聯網的彈窗廣告,企業在廣告上的投入巨大,但往往回報卻不如預期。對於想要提升品牌能見度而又不願意再浪費資金於無效廣告的企業來說,了解SEO是什麼,將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在當代社會中,廣告已不僅僅是商業推廣的工具,它更像是一面鏡子,反映出社會文化、情緒與價值觀的變遷。從阿迪達斯的標語變更可以看出,我們的社會正在從追求挑戰極限轉向更多的關注個人感受與心理健康。這樣的轉變不僅是商業策略的調整,更是對時代脈動的敏感捕捉。   端倪可察- 從英雄敘事到情感共鳴 在過去
Thumbnail
在當代社會中,廣告已不僅僅是商業推廣的工具,它更像是一面鏡子,反映出社會文化、情緒與價值觀的變遷。從阿迪達斯的標語變更可以看出,我們的社會正在從追求挑戰極限轉向更多的關注個人感受與心理健康。這樣的轉變不僅是商業策略的調整,更是對時代脈動的敏感捕捉。   端倪可察- 從英雄敘事到情感共鳴 在過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