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個地下室,住了些不太熟的「家人」。他們像一群未經邀請的房客,帶著各自的行李,時不時闖進我的生活,掀起一陣風浪。我曾天真地以為,只要把門鎖緊,就能把他們隔絕在幽暗的角落,換來片刻安寧。可這鎖頭,顯然比我家的Wi-Fi訊號還不可靠,他們總能找到縫隙,溜上來搗亂,讓我措手不及外,還讓我扛著「情緒不穩定」的污名。
最近鬧得最兇的,是那位愛面子的「閃亮大公主」。母親節那天,本想在家安靜地吃頓飯,享受家人團聚的溫暖。誰知,滑開臉書,朋友圈裡滿是鮮花、禮物和五星級餐廳的打卡貼文。大公主瞬間炸毛,內心小劇場瘋狂上演:「別人家的母親節都這麼高級,我的呢?」結果,一桌精心準備的飯菜嚐起來像白開水,索然無味。心情低落的我,連帶對收拾桌子的兒子發了一頓莫名其妙的脾氣,搞得母子關係至今像繃緊的琴弦,隨時可能斷裂。這一刻,我才意識到,每次閃亮大公主的出場,源於我內心對「完美」的執念,還有那點不願承認的比較心。
還有位「不耐煩小姐」,總愛在我跟朋友聊天時冒出來,像個急性子的導演,在旁邊揮舞手臂喊:「快!講重點!」有一次,我竟對朋友脫口而出:「給你一分鐘,速戰速決!」事後懊悔得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內心OS哀嚎:「小姐,你又讓我變成壞人了!」她的急躁,彷彿在提醒我,時間永遠不夠用,可這份焦慮,卻讓我忽略了與人相處的溫度。
更別提那位「霸道總裁」,凡事追求極致效率。簡報明明有五天準備時間,他硬要我兩天搞定,還振振有詞:「這才叫實力!」每次我累到頭昏眼花,他還在一旁喊:「再撐一下,馬上就好!」害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台永遠沒電的機器。這位總裁的背後,或許是我對自我價值的苛求,害怕慢下來就等於失敗。
最近,還發現地下室多了位「金魚大哥」的室友,對資訊的胃口大得驚人。YouTube得開兩倍速,手機滑到手指抽筋,連睡覺都要塞著Podcast入耳。結果呢?乾眼症找上門,搭捷運過站好幾回,甚至有次開車滑手機,差點釀成大禍。前不久,大家聊到美國最新的關稅政策,金魚大哥意識到資訊有點落後,這下不得了了,吃不飽的金魚,在網路上爬了一個晚上的資料,半夜三點才放我去睡覺。他的貪婪,映射出我對「錯過資訊」的恐懼,彷彿停下來一秒,就會被世界甩在後頭。
這些地下室的家人,像一群被我驅逐到下水道的忍者神龜,躲在暗處,卻從未真正離開。我以為把他們藏起來,就能假裝一切無事,可他們卻以各種方式回來敲門——有時是小地雷,有時是大核彈,炸得我生活一團亂。那些控制不住的脾氣、莫名其妙的拖延,甚至錯失的機會,原來都是他們在暗中作祟。我忍不住自問:「為什麼我會這樣?」而旁人看著失控的我,恐怕也一頭霧水。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些「房客」其實是我們內在情緒的化身,攜帶著未被處理的創傷、自卑或焦慮。當我們試圖壓抑它們,說服自己「別情緒化」,往往只會讓這些情緒像壓縮的彈簧,反彈得更猛烈。比起徒勞地與情緒對抗,認識它們的「觸發開關」才是更有效的策略。這些開關,可能是某句話、某個場景,甚至是某種熟悉的無力感。一旦察覺自己的開關,就能提前拉下「內心閘門」,用忽視、轉移注意力等方式,讓情緒的衝擊悄然消散。
既然趕不走這些房客,或許該試著與他們和平共處。他們不是敵人,而是內心深處的家人,帶著未被傾聽的需求,等著我正視。我開始輕聲問自己:不耐煩小姐,是否只是想幫我節省時間?霸道總裁,是否只是怕我錯過機會?金魚大哥,是否只是渴望被認可?閃亮大公主,是否只是想讓我感受到被重視的溫暖?
認識這些家人,是讓內心地雷安靜的第一步。當我學會傾聽他們的悄悄話,那些曾讓我失控的情緒,彷彿也變得溫柔了些。就像一場與自己的和解,我開始明白,他們不是來搗亂,而是來提醒我:好好愛自己,也愛那些不完美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