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升起之後,誰來下載神?從舞蹈劇場《自由大教堂》看見《黑鏡:玩物》的文明斷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基督成了人,為要叫我們成為神。」——教父 Athanasius

2024 年,Van Cleef & Arpels 透過 “Dance Reflections” 計畫再次展現其對舞蹈藝術的承諾,不僅致力於編舞語彙的延續,更積極扶持當代創作、擴大觀眾對舞蹈的感知力。


《自由大教堂》

Van Cleef & Arpels 特別贊助由現代舞先驅 Pina Bausch 所創立的烏帕塔舞蹈劇場,呈現其最新力作《自由大教堂 Liberty Cathedral》,本作由自 2022 年接任藝術總監的法國編舞家 Boris Charmatz 操刀,在大膽、細膩交錯中,解構並重構政治與宗教馴服下的集體身體律動。

首演場地選於德國聖瑪麗大教堂,一座以野獸派建築風格著稱的宗教空間,舞台設置打破了傳統單向觀看的模式,觀眾圍繞著長形的十字中軸,眼見 26 位舞者以身體撞擊歷史,在光與影交錯的穹頂下解構神聖、重塑信仰。

這場表演也於 2024 年 3 月移師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重現,即使場域轉換,宗教張力卻絲毫未減,甚至更迫近心靈。

於我而言,這不只是一場舞蹈演出,更像是一場關於神與人之間疆界驟然消融的寓言,那種不被允許的親近感,讓人不寒而慄。


打破第四面牆

舞者們以驚人的力量撞向彼此,在那一刻,神的虛構性,對無神論者而言,被徹底撕裂。若非這一具一具真實肉體之間的撞擊,文明或許從未萌芽。

無接觸,便無創世。

舞台在癲狂與靜默之間擺盪,每一寸空氣都被無聲與喧囂編織成一條緊繃的敘事線。身為觀眾的我,在那一刻領悟:舞者們正以身體唯一能傳達的意志,演繹著人類社會的誕生、撕裂與延續。而我們這些靜坐在高處、以凝視取代行動的人,則在不自覺中,扮演了「神」的角色。

《自由大教堂》的每一次演出,注定無法複製,這不僅是因為劇場的即興特質,更因為該敘事脈絡背後潛藏著一條規則:唯有觀眾在場,表演才成立。

我彷彿看見,人類從史前時代的無知與野蠻中逐步走來。起初,他們學會駕馭工具,隨著農業革命展開,人類開始定居,馴養動物、種植作物,奠定了文明的基礎。接著,古文明在不同流域陸續萌芽——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印度河流域,以及中國黃河流域,人類社會隨之出現文字、宗教體系、法律,甚至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制度。

歷史向前推進。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封建時代,基督教成為統治中心;東方的中國,則歷經隋、唐、宋等盛世;伊斯蘭世界亦在中亞與北非擴張,形成多元文化交會的局面。

隨後,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地理大發現、啟蒙運動、工業革命、民族國家的興起,直到兩次世界大戰與冷戰,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

而在《自由大教堂》舞台上,舞者們以身體為語言,透過在空間中與他人互動,時而角力、時而溫柔觸碰,展現了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也一步步挑動著觀眾的心跳。

我眼前所見的,彷彿是《聖經》舊約中巴別塔寓言的具象重現,起初,我感到恐懼:這群荒蠻的人類,究竟想要做什麼?

緊接著又感到欣慰,眼前的人們開始互相擁抱,那種親密令人安心。然而,當舞者們開始走上觀眾席,強迫觀眾與他們互動時,我心中第一個念頭竟然是:「How dare you?」

你們怎麼敢攀登神的階梯,一步步搭建自己的巴別塔?你們怎能語言一致、口音相同?難道你們妄想靠著團結,直通天界,闖入神的領域?


Fuck the God Away

在這場表演中,人類追求的和平,竟成為對神意志的挑戰與侵犯,正如《創世紀》中所言:「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說一樣的言語,現在既做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

坐在觀眾席上的我,早已無法自拔、深陷一種原該只有「神」才應有的心理糾結中。

我不禁驚訝於《自由大教堂》的編排設計,不僅舞者各有其角色,連靜默的觀眾也肩負著一份任務,我們雖然安靜坐在椅子上,如同沈默寡言的神,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任由他人侵犯、越界。

至此,這場表演在我心中掀起了難以預料的波瀾——人類看待神明,總覺得祂高傲自大;然而,神看待人類,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類總是多番嘗試挑戰神的恩賜,而神又怎麼可能看不見?事實上,神或許也在心中默數,等待摧毀人類最佳時機的到來。坐在觀眾席上不言不語,不代表心中沒有盤算。

最令人不適的是,觀眾是無法拒絕走上前來的表演者的。這造成了一個極端的悖論:如果我是神,為什麼必須默默坐在這裡,任人隨意侵犯?眼前的人群,又有什麼資格高喊:「Fuck The Pain Away」?

分明是人侵犯了神的界線,人類卻不知好歹想要索取更多、更多、更多。

更多快感、更多救贖、更多被原諒的機會。



救贖已過期

我並不是基督徒,但這卻從未摧毀我對「神」存在的信念。只是在我心中,基督教所描繪的神,形象卻異常鮮明,祂善良、仁慈,但同時也像一個三歲小朋友,喜怒無常、渴求關注。更甚者,一旦事與願違,祂隨時可能摧毀祂親手創造的世界。

至於我們,身處其中的人類,不過是祂的玩物罷了。

究竟《自由大教堂》中的喪鐘是為誰而鳴?從人類的角度來看,或許是為神的殞落;但從神的視角出發,喪鐘卻是為了摧毀這群不聽話的「玩物」。

有一個環節,舞者們耗費近五到十分鐘的時間,強撐著張大的嘴巴、流下淚水,而坐在觀眾席上、作為「神」的我,卻沒有絲毫憐憫的心情,只是冷冷想著:「不過是鱷魚的眼淚。」給了你們這麼優渥的環境與資源,卻被你們親手摧毀至此。別再哭了,巴別塔終將倒塌的。

曾經我在舊金山的一處動物園裡,看見一隻患有白化症的鱷魚,那一刻,我深深被震撼了,牠美得令人屏息,甚至讓我覺得自己愛上了牠。然而,即便如此,我也無法改變牠悲慘的命運。

作為一隻鱷魚,牠既無殺戮的技巧,也無法在同類中立足,最終只能被流放至動物園,供人觀賞,或供人嘲笑。如果世上真有神,這隻白化症鱷魚又怎會存在?看著牠,我心中對神的輕視竟更深了一層。

這隻白化症鱷魚,是被同類驅逐出巴別塔的嗎?還是因為巴別塔早已被神毀滅,牠才以這樣悲哀的姿態存活著?牠的眼神中,藏有比人類更深沈的苦痛,微弱而無聲地哀鳴著。



神也吸毒

或許就像《黑鏡:玩物》(Plaything)那一集所描述的,神的存在從來不是某個具體的個體,而是「玩家」。

人類,不過是遊戲《Thronglets》裡的電子寵物,日復一日、不明所以地唱著聖歌,即便建構出一個快樂的部落,最終仍只能等待男主角 Cameron Walker 貼上一張 LSD,才能短暫地聽見我們的禱告。

甚至當 Cameron Walker 出門工作後,電腦前的操控者隨即換成了另一位玩家:血腥又殘暴的 Lump,牠興高采烈、為所欲為,想怎麼折磨電子寵物就怎麼折磨。

所幸 Cameron Walker 最終在我們眼前親手殺死了 Lump,重新餵養人類、賜予奶與蜜,讓文明得以再次發展,直到有一天,我們終於有了力量,能夠摧毀神。

而在那之後,神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


劇中提到:「為了與神共存,電子寵物必須學習並研究神的思想,不只是心理層面,連身體也要模仿。這樣,無論對神或對電子寵物而言,都是一種進步。」

今年 4 月初,OpenAI 前研究員 Daniel Kokotajlo 主導發表了 AI 報告《AI 2027》,預測到 2027 年,人類將面臨兩種極端命運,不是因 AI 滅亡,就是因 AI 而繁榮昌盛。

有沒有可能,AI 其實正是《黑鏡:玩物》結局中,Cameron Walker 透過二維碼引發的奇點事件?

《自由大教堂》真正可怕之處,不在於舞者是否逼近了神的所在,而在於我們早已習慣,將神視為一個「可以被觀看」的對象。

因此真正的問題已不再是「神是否會毀滅人類」,而是當人類終於擁有摧毀神的力量時,是否也已準備好,去承擔神所必須面對的孤獨與責任?

在那座正崩塌的教堂裡,神並沒有離開,只是靜靜地注視著,看我們是否會自己摧毀那偷來的火。

《黑鏡:玩物》的世界或許早已非虛構,我們正朝那個多重操作者的地獄狂奔。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immer Disneyland
37會員
37內容數
以時尚為切角,深度解讀電影、文學、政治。
Zimmer Disneyland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我只能說,從周星馳到 Mark Zuckerberg,喜劇之王的身分早已移交...
Thumbnail
2025/04/09
我只能說,從周星馳到 Mark Zuckerberg,喜劇之王的身分早已移交...
Thumbnail
2025/03/05
一但我們不再談論、不再爭執,痛苦或將真正成為一灘死水...
Thumbnail
2025/03/05
一但我們不再談論、不再爭執,痛苦或將真正成為一灘死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 具天啟、末劫思想的人認為世界歷史的分段及未來新世界 的產生早已預定, 🛡️ 天啟異象者認為異象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人的個體意願所能得知, 🧘 他們又合理化認定邪惡必須存在,因為沒有邪惡就無法成全神整個計劃的經綸。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祂的心裡有藍圖
Thumbnail
🏵️ 具天啟、末劫思想的人認為世界歷史的分段及未來新世界 的產生早已預定, 🛡️ 天啟異象者認為異象完全是神的作為,不是人的個體意願所能得知, 🧘 他們又合理化認定邪惡必須存在,因為沒有邪惡就無法成全神整個計劃的經綸。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路 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 祂的心裡有藍圖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恆常」的誤解,以為深信哪尊神明就可以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做了多少善事,就可以長生不老、萬壽無疆。如果沒有照那個人心中所想呈現,就是神明無靈感,做善事全是白搭。 宇宙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現象,宇宙尚無法抵禦緣起緣滅,何況凡夫俗子的我們。信仰是幫助我們釐清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有「恆常」的誤解,以為深信哪尊神明就可以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做了多少善事,就可以長生不老、萬壽無疆。如果沒有照那個人心中所想呈現,就是神明無靈感,做善事全是白搭。 宇宙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的現象,宇宙尚無法抵禦緣起緣滅,何況凡夫俗子的我們。信仰是幫助我們釐清
Thumbnail
摘自賽斯資料(賽斯書)《靈魂永生》 “神明”的歷史代表人意識之旅程 外在的宗教劇是不斷在開展的內在精神性實相之不完美的代表。 這些各種不同的人格,在宗教歷史裡的神明與先知----他們吸收了居住在某一段時間的人們所拋出的集體的“內心投射”。這種宗教劇貫注並指揮內在實相中必須以物質來代表的那些面,
Thumbnail
摘自賽斯資料(賽斯書)《靈魂永生》 “神明”的歷史代表人意識之旅程 外在的宗教劇是不斷在開展的內在精神性實相之不完美的代表。 這些各種不同的人格,在宗教歷史裡的神明與先知----他們吸收了居住在某一段時間的人們所拋出的集體的“內心投射”。這種宗教劇貫注並指揮內在實相中必須以物質來代表的那些面,
Thumbnail
宗教可以是一個很美好的事物。他使人有力量、獲得寬慰。  不知為什麼,有一些些人卻會誤用裡面的論點, 無論是有意無心,用了裡面的故事來審判別人。
Thumbnail
宗教可以是一個很美好的事物。他使人有力量、獲得寬慰。  不知為什麼,有一些些人卻會誤用裡面的論點, 無論是有意無心,用了裡面的故事來審判別人。
Thumbnail
很難!真的很難!旨意常被人的意識曲解扭曲,打著上帝之名行自我意識實現,造成分別對立分裂。
Thumbnail
很難!真的很難!旨意常被人的意識曲解扭曲,打著上帝之名行自我意識實現,造成分別對立分裂。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Thumbnail
深愛主的誠懇之心,找到無窮幫助;耶穌再臨揭示共產世界真理,呈現神國深處奇蹟。與神同行,非追求神蹟,而是走入神國深處,近神認識祂的道與秘,將天國之道助人過有秩序的生活。人作弄世界,將遭報應,數百年後人口減少,為貪慾的報應。在基督信仰中,成為真認識基督的基督徒,不僅信仰更學習,成為神永生冊上的得恩者。
Thumbnail
求得神的國就能認識神,認識神的道,認識神國的奧祕,我們要用正確的人生觀,過聖潔的生活,用智慧的生命,認識天上人間。
Thumbnail
求得神的國就能認識神,認識神的道,認識神國的奧祕,我們要用正確的人生觀,過聖潔的生活,用智慧的生命,認識天上人間。
Thumbnail
如果世界上有神,神應該怎麼樣子? 神全能,神有優點、有缺點,神有故事,神彼此之間有一個群體,神會互相合作、溝通。 你會發現,不論是東方西方,也不論是哪個教派,跟神相關的形象,一直都離不開人的影子...
Thumbnail
如果世界上有神,神應該怎麼樣子? 神全能,神有優點、有缺點,神有故事,神彼此之間有一個群體,神會互相合作、溝通。 你會發現,不論是東方西方,也不論是哪個教派,跟神相關的形象,一直都離不開人的影子...
Thumbnail
夢境是神明的产物 人类是上帝塑造的蹇羝 潋滟洄洸的圣水 似我的心脏, 一洫足以泧漷起漪沦 姴醪依然濃淈 氯氧将内脏肗滥 你一抹淡然的笑容 我记忆中的范特西,巴别塔 那是我追求的怕拉图 我们在乌有乡缱绻 遥远的昧旦 寒靜的霜飔 你的眼眸流眄 我的思绪媕婀 你是我的
Thumbnail
夢境是神明的产物 人类是上帝塑造的蹇羝 潋滟洄洸的圣水 似我的心脏, 一洫足以泧漷起漪沦 姴醪依然濃淈 氯氧将内脏肗滥 你一抹淡然的笑容 我记忆中的范特西,巴别塔 那是我追求的怕拉图 我们在乌有乡缱绻 遥远的昧旦 寒靜的霜飔 你的眼眸流眄 我的思绪媕婀 你是我的
Thumbnail
當宗教崩毀時,我們何去何從? 上帝是否真的已死?
Thumbnail
當宗教崩毀時,我們何去何從? 上帝是否真的已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