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業務與產業地位
半導體濕製程設備龍頭
弘塑專注於半導體濕製程設備(如清洗、蝕刻、鍍膜)及化學品供應,並切入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供應鏈,為主要設備供應商之一。
透過併購擴展業務版圖(如添鴻科技、佳霖科技),整合化學配品、量測設備代理等服務,強化「濕製程解決方案提供者」角色,提升客戶黏著度。
先進封裝需求驅動成長
受惠AI與HPC(高效能運算)需求,台積電CoWoS產能從2023年1.8萬片/月擴增至2025年5萬片/月,弘塑設備出貨量同步攀升,2025年機台出貨預估增長50%。
切入HBM(高頻寬記憶體)市場,獲美系記憶體大廠訂單,並與韓系、義大利廠商合作,擴大國際布局。
二、財務表現與成長動能
營收與獲利創新高
2024年營收40.73億元(年增14.94%),EPS 28.95元;2025年Q1營收37.06億元(年增23.48%),法人預估全年EPS可達42.52元,2026年上看55元。
毛利率維持40-45%,高毛利化學品占比提升(如添鴻科技貢獻),營益率約22-23%。
訂單能見度與現金流
合約負債對股本比率達672.9%(2024Q4),反映在手訂單充沛,能見度至2025Q3,2025年營收估突破60億元。
營運現金流占稅後盈餘164.1%,自由現金流穩定,支持擴產與研發投入。
擴產計畫
南科路竹廠與湖口新廠陸續投產,2025年產能估增50-60%,支援CoWoS與第三代半導體需求。
三、市場機會與競爭優勢
AI與先進封裝趨勢
台積電2025年資本支出達400億美元(年增34%),7成用於先進製程,弘塑為CoWoS設備核心供應商,直接受惠。
CoPoS技術短期難取代CoWoS,弘塑技術領先且無直接競爭對手,市占率穩固。
分散應用與國際化
跨足車用電子、第三代半導體(如SiC),降低對單一產業依賴;海外訂單占比提升(美、韓、歐洲客戶)。
四、風險與挑戰
估值偏高與技術面壓力
當前本益比約34.66倍(2025年預估),高於同業均值;股價自高點2,140元修正至約1,010元(2025/5/14),短線面臨季線壓力。
外資期貨淨空單3.7萬口,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需觀察外資動向。
產業波動與庫存壓力
半導體設備業受景氣循環影響大,若客戶資本支出放緩或CoWoS需求不如預期,可能衝擊訂單。
存貨周轉天數307天(2024Q4),庫存管理與訂單履行能力需持續關注。
人才與擴產挑戰
新廠投產需大量技術人才,弘塑雖提高待遇吸引人力,但業界競爭加劇可能影響擴產進度。
五、投資建議
長期投資者
優勢:受惠AI趨勢、台積電擴產、高訂單能見度,2025-2026年營收與獲利成長明確。
策略:逢回檔布局,目標價參考法人預估1,187-1,312元區間,關注CoWoS產能進度與新廠投產效益。
短線操作者
技術面:若股價帶量突破季線(約1,036元)且成交量放大,可短多;跌破月線(約995元)則需停損。
事件驅動:密切追蹤CoWoS產能上修、美國晶片關稅政策,及外資買賣超數據。
風險管理
單一標的倉位不超過15%,停損設於技術支撐位(如月線)下方5%。
結論
弘塑憑藉技術領先與台積電供應鏈地位,長期成長動能明確,但需留意估值修正與產業波動風險。投資人應結合技術面、訂單能見度與國際擴張進度,採取波段操作或逢低長期布局策略。
按讚+追蹤=獲取優質股數據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