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財經皓角-25.05.20
**AI行情與輝達的Computex布局:從生成式AI轉向物理性AI。
*Computex未如預期引爆AI行情,但黃仁勳透露新發展重點為物理性AI應用。*生成式AI普及已近飽和,物理性AI(如自駕車、機器人)對硬體需求更大,為台廠帶來新機會。
*輝達新GB300平台將連接72顆Blackwell GPU,效能比GB200高1.5倍。
*AI雲端供應商從原本幾家大廠快速擴展至上百家,台灣有超過55家企業列入輝達合作名單。
*台灣自身也終於建立AI基礎建設(如高雄亞灣),長年扮演AI供應鏈角色後終於有本地應用落地。
**台積電優勢與供應鏈結構。
*台積電依舊是輝達核心供應商,先進製程領先Intel達10年。
*儘管美國推動在地製造,預估2035年台積電台灣廠仍掌握近8成產能。
*具備5至10年技術護城河的企業(如輝達、台積電)股價支撐強。
*電子五哥早已分散產能,布局全球各地,有利應對關稅與地緣風險。
**AI與房市資產行情連動:亞灣與北市科成亮點。
*輝達AI運算中心設於高雄亞灣,有助推升高軟周邊房市行情。
*北市科與高雄亞灣成為新科技資本拉抬重心,吸引資金與就業。
*房價上漲原因包括:產業資金流入、公共建設預算翻倍、科技新貴族群崛起。
**科技新貴崛起與財富重分配。
*台灣正在形成一整代科技新貴,大量工程師高薪進帳並創造稅收。
*台灣百萬美元富翁人數將從2023年78.9萬人增至2028年120萬人,增幅達47%,全球第一。
*財富增長主因:科技業與金融業的資產大幅成長。
*AI金融應用也可能帶動金融業重新評價,出現本益比提升。
**全球債市動盪與日本通膨困境。
*全球債券殖利率齊升,包括美、德、法、日等國,主因為通膨預期與資金緊縮。
*美國國債持有者名次變化:英國超越中國成第二大持有國,反映中國拋售、美國吸納能力下滑。
*日本30年債殖利率創高,陷入高通膨卻低成長的兩難局。
*日本企業漲價面臨客戶流失風險,導致風俗業、飲食業等轉向無店面經營以降低成本。
**短期股市未顯著反應520行情,但AI與資產行情仍帶動區域經濟。
*新政府520評價偏中性,企業界仍保有支持,但內政與分配問題存在極化挑戰。
*關鍵挑戰:供電穩定性、AI基礎建設、公共資源分配、貧富差距擴大等,為未來執政者的待解課題。
**日本與台灣公共建設與AI投資導致的能源挑戰。
*日本吸引大量外商投資AI資料中心,包括Amazon、Microsoft、Google與Oracle等企業。
*AI中心高耗電導致東京與台灣同樣面臨「吃電」危機。
*東電統計每座AI中心用電量已接近三倍,總負載相當於九座核電廠。
*日本在郊區大量建設光電設施因應綠電需求,但引發景觀爭議。
*台灣核三二號機停機進入非核家園,未來綠電需求暴增,電力缺口由燃氣補足。
**台灣電力與空污、能源轉型的結構問題。
*中午太陽能發電曾達25%,但夜間仍倚賴燃煤與燃氣。
*環境部表示台灣空品10年持續改善,空污主因為機車而非發電。
*肺部疾病好發地為澎湖、雲林、嘉義等地,中火地區並非唯一污染源。
*綠電發展遇到原住民土地法規限制,造成擴張困難。
**短期因應建議與產業轉型策略。
*建議調漲工業用電,讓高耗能低產值產業自然出走。
*民生用電佔比低,不應調漲。
*產業升級將有助AI產業發展,讓高附加價值產業留台。
**520總統週年施政與民調變化。
*聯合報民調:53%不滿意,37%滿意。
*TVBS民調:55%不滿意,32%滿意。
*美麗島民調:信任度從56.7%降至48.6%。
*財訊針對企業界:滿意53%,不滿意47%。
*民進黨內部民調:賴清德滿意度57.3%、卓榮泰45.3%。
**各界對政策的肯定與批評。
*企業界支持項目:研發中心、資產管理中心、親美政策。
*企業界不滿政策:勞工政策未放寬移工、兩岸政策欠佳。
**治理與智囊規劃建議:三天組、三年組、三十年組。
*短期處理突發事件如交通事故;中期規劃連任政績;長期規劃2050國家發展。
*不同任務分開討論避免衝突,總統需取捨優先順序。
**台灣經濟數據亮眼但社會高度分化。
*百貨業績創高,小攤販倒閉,貧富差距擴大。
*房價與房貸負擔率上升,台北市達71%。
*出口產業結構偏重資通訊與電子,傳統產業如化工、扣件萎縮。
*低薪族群多集中在住宿餐飲、服務與藝術產業。
**觀光、交通、教育等結構問題顯著。
*出國人次高,但來台觀光不振。
*台灣交通事故死亡率13.3人,遠高於日韓。
*公車死傷人數高達1704人,交通安全嚴重落後。
*兒童死亡率攀升,偏鄉兒科醫療資源不足。
**民眾關注重點與政策建議。
*核心課題包含能源、交通安全、低薪族群、教育與住房。
*政府應針對這幾個結構問題集中改善,獲取更多社會肯定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