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沒走完的路,一個還沒完成的自己
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旅行中,選了一條沒什麼人走的路,最後卻只走了一半。
不是因為你走不動,而是因為——你沒時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款紅白機的老遊戲叫《東海道五十三次》?

這遊戲的背景設定在江戶時代,圍繞著著名的「東海道」展開,
不過,所謂的「53次」不是指走53次, 而是指從京都到江戶(現在的東京)之間, 共有53個驛站,也叫「宿場」。
根據 Wiki 的定義:「宿場(しゅくば)是江戶時代設置在五街道與支路上,處理郵政與交通的城鎮。」
某種程度上算是古代的驛站。
從西邊的滋賀縣大津,一路往東經過三重、愛知、靜岡、神奈川,最終抵達東京,這可是一條非常漫長的旅程。
而我這次來到的地方「箱根」,正好就是其中的第十個宿場「箱根宿」。
這裡也是日本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
江戶時代就作為溫泉勝地而開始發展,明治到大正年間則進一步成為國際知名的避暑與度假勝地。
箱根的魅力不只來自溫泉,像是歷史悠久的箱根神社、搭乘海盜船看蘆之湖風光、到大湧谷感受地熱,天氣好時甚至能遠眺富士山……
初訪箱根,照著觀光書走的第一天



我第一次來箱根,也免不了跟著旅遊書與網路推薦的行程走一圈:
享受足湯、吃著溫泉饅頭、坐著海盜船看蘆之湖,
搭纜車前往大湧谷,而且還是人生第一次看到富士山。
雖然人山人海,但畢竟這裡真的是很漂亮的地方,又是第一次來,
內心還是非常開心。 晚上回到民宿,泡了個舒服的私人湯,為這一天畫下句點。
泡完溫泉後,我在房間裡隨手翻了幾本放著的箱根旅遊導覽。
翻著翻著,看到了「箱根古道散步」的介紹。

照片上是石板路、樹林與一條人跡稀少的小徑, 與我白天看到的觀光箱根完全不同。
那一瞬間,我心裡被什麼東西觸動了一下。
但今天已經跑了一整天,身體很疲憊,於是我把那念頭先收起來,去睡了。
「不如去走那條沒人走的路吧。」
隔天早上,我原本打算繼續昨天沒走完的觀光行程。
但站在車站前,看著一班班開往人氣景點的觀光巴士時,
我內心突然冒出一個聲音:
「不如去走走那條沒什麼人會去的古道吧。」
不知道為什麼,這聲音竟然比我想像中還大聲。
我決定順著自己的內心,來走一段真正的東海道。
起點:箱根湯本站 → 目標:箱根關所
我從「箱根湯本站」出發,目標是「箱根關所」。
雖然現在有新建的「箱根新道」供汽車行駛,但江戶時代的舊街道還保留得不錯。
我決定不搭車,自己用雙腳體驗這段古道,感受一下當年旅人的辛勞。
出發後不久,我經過了一間名叫「早雲寺」的古老寺廟。

這間寺建於西元1521年,是北條早雲之子北條氏綱為了紀念父親所建的宗祠。
站在寺門口,雖然沒花太多時間參拜,但那瞬間真的讓我有一種「我正在走進歷史裡」的感覺。
對於熟悉日本戰國史的我來說,這是個很意外、也很有趣的小插曲。
沿途的古道其實不全是山徑,大部分路段都已鋪成柏油路,車子也能行駛。
但仔細看,就會發現有些地方保留著江戶時代的痕跡:
像是上下坡的石階、沿山勢鋪設的彎曲步道,
還有幾座古道的石碑與說明牌靜靜佇立其中。
走到某段路時,我看到「須雲川自然步道」的告示牌。

我幾乎沒猶豫就決定離開公路,轉向那條森林小徑。
步道被濃密的樹林包圍,陽光很難照進來,空氣裡混著土味與苔蘚香。
腳下是石階與泥土路,道路狹窄,幾乎沒有任何人經過。
那感覺像是走進了深山秘境的場景。
雖然有一點點不安,但我也感受到一種「這裡真的是給人走的路」的痕跡。
但整段路真的只有我一個人走著, 安靜到連鳥鳴都變得非常清楚。
手機訊號也不太好,當時我其實真的有些擔心會不會走錯、甚至迷路。
好在這段森林步道最後成功接回古道主線,那瞬間我鬆了一口氣,也對這段歷史道路多了一份尊敬。
遺憾:時間不等人,我還是搭了公車
到了十一點半,我低頭看了地圖……才走完預定路線的 40%。
我高估了自己的腳程,也低估了這段路的真實難度。
再這樣走下去,大概要下午兩、三點才能抵達箱根關所,
雖然體力沒問題,但時間不等人。
我不是走不動,而是我沒那個時間。
我連走完一段自己想走的路的自由,都沒有。
一股不甘心油然而生...
最後,我做了那個現實的選擇:搭公車直奔箱根神社。
箱根神社:一邊是熱鬧人潮,一邊是我腦海的異世界


這是我第一次造訪箱根神社。
它建於奈良時代初期,西元 757 年,由萬卷上人所建。
位於蘆之湖畔的山中,是傳統山岳信仰的聖地。
自鎌倉時代起,源賴朝創立「二所詣」後,
把箱根神社作為重要信仰地點。此後,無論是北條氏、德川家康等武將,還是平民百姓,
都將這裡視為重要的精神寄託之所。
箱根神社成為武將、百姓重要的信仰中心。
那天三月下旬,箱根還帶著寒意。
我剛走了那麼長一段路,我身體是熱的,但一踏入神社境內,空氣裡的涼意讓我精神一振。
這裡與古道完全不同,人聲鼎沸、觀光客絡繹不絕,
紀念品店、餐廳、排隊參拜的遊客,把整個空間塞得滿滿的。
幾個小時前我還在無人的山林裡走著,
現在卻在人山人海中排隊參拜,彷彿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我站在著名的「水上鳥居」下,腳下是一段石橋。
我沒有拍照,只是站著,靜靜感受那氛圍。
「鳥居象徵著神界與人界的分界,穿越鳥居,就進入了神聖的世界。」
我一邊聽著湖水拍岸的聲音,一邊想像:
如果鳥居後面真有一條隱形的道路,會不會通往異世界呢? 就像那些轉生異世界的動漫畫作品一樣。
當然這只是胡思亂想,但閉上眼睛時,我真的能感受到一股說不出的能量流動。
可惜排隊等拍照的人太多了,沒辦法久留。
最後,我還是到了終點
離開箱根神社後,我繼續往前走了一公里左右,
終於抵達這趟旅程的終點:箱根關所。

這裡保存得非常好,重現了當年江戶時代的建築與氛圍。
走進裡頭,就像走進了歷史場景,彷彿能看見當年商人、旅人、郵差的身影。
走到這裡,我也正式完成了「東海道五十三次之旅」的 53 分之一次。
這段「沒完成的旅程」,
雖然有點不甘心,但我還是很慶幸自己走了這一段。
因為我看見了箱根不太為人知的另一面。
沒有觀光客的道路上,也藏著屬於這裡的另一種靜美。
然後這種寧靜的美,我感受到了。
下次,我會再來一次。
哪天如果我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我會再來這裡一次。
到時候不搭公車,不趕時間,
就用自己的步伐,把這段東海道,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