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神童→瘋癲聖僧:濟公的叛逆修行路

茶葉-avatar-img
發佈於拜拜免煩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濟公本名李修元,南宋浙江天台人,從小就是超級學霸!12歲考上秀才,卻突然「厭世」,覺得科舉無聊,整天泡在寺廟讀佛經。老爸急了,幫他訂婚想拴住他,跑到杭州靈隱寺剃度出家,法號「道濟」——從此開啟他喝酒吃肉、救世渡人的狂僧生涯。

瘋癲外表下的活佛智慧

別人修行走莊嚴路線,濟公偏偏破衣爛衫、手搖破扇,喝得醉醺醺滿街跑,嘴裡還哼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但別被他騙了!他看似瘋癲,實則神通廣大:

  • 治病神蹟:一把蒲扇搧一搧,疑難雜症全消失。
  • 降妖伏魔:傳說他是「降龍羅漢」轉世,專治妖邪。
  • 幽默點化:用瘋話罵醒世人,比如:「你拜佛求發財?不如先修修你的貪心!」

台灣「大家樂瘋潮」讓濟公爆紅?

原本濟公在台灣不算主流神明,但1980年代大家樂賭博盛行,突然傳出濟公會「報明牌」!全台濟公廟、神壇暴增,廟會上乩童扮濟公,醉步搖扇喊號碼,信徒瘋狂跟拜——形成超狂的民俗奇觀。

濟公精神:真正的修行是「自在」

濟公打破形式戒律,用最狂的方式證明:修行不在吃素念經,而在心是否清淨。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他在南宋嘉定年間圓寂,安葬於虎跑塔中。死後不斷顯靈助人,大家便尊稱他為「濟公」,佛教徒則稱他「降龍羅漢」。

傳說濟公手中的蒲扇有神力,每天可使用三次來幫人消災解厄。信徒前往寺廟參拜後,可使用寺方提供的濟公蒲扇輕搧身體,據說能去除晦氣、衰運與窮氣,讓人精神煥發、好運連連。下次去廟裡看到濟公像,別忘了搧搧蒲扇,除穢氣、轉好運——但記得,學他的智慧,別學他的酒量啊。

raw-image
raw-image
  • 祭拜時間:農曆二月初二 濟公活佛誕辰
  • 祭拜地點:供奉濟公活佛的廟宇或自宅 (有供奉者)
raw-image
  1. 上供
  2. 點燭(廟方有供則省略)
  3. 神前獻茶、酒(廟方有供則省略)
  4. 焚香迎神(每一香爐一或三柱香)並祈求平安 (至廟宇拜拜,要先至廟前的天公爐焚香朝天祭拜)
    【祈願文參考】
    「恭請濟公活佛,今逢濟公活佛佛辰,信士/信女 OOO,家住_________(現居地址),出生於_____年,國曆/農曆_____月_____日,特備豬、羊肉供品和金紙為活佛祝壽,祈求活佛保佑閤家平安健康、事業順利」(祈求事項因人而異)
  5. 擲筊以問活佛之降臨
  6. 活佛既降,有祈禱於濟公活佛者,擲筊以請示(一邊擲筊一邊唸欲祈求的事,並許下答謝的報酬)
    ◎ 祭拜時記得向濟公活佛稟明自己的姓名、生日、居住地址、心之所求、祈望目標與願景等細節,比如希望哪一筆訂單成交、現職與欲升官的職位為何、期望加薪多少等,講得越清楚越有助於濟公活佛保佑財運亨通和平安順遂。
  7.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擲筊,問濟公活佛是否餐畢
  8. 如餐畢,雙手捧持金紙拜供濟公活佛
  9. 燒四色金(大壽金、壽金、刈金、福金)
  10. 奠酒,將酒灑於紙灰上 (未供酒者則省略)
  11. 撤供
    ◎到廟裡參拜,如果你所拜的神明非廟裡主神,祭拜程序為先拜天公→再拜主神→再拜您要供奉的神明→接著再拜其他神明。
raw-image
raw-image
  1. 上供
  2. 點燭(廟方有供則省略)
  3. 神前獻茶(廟方有供則省略)
  4. 焚香迎神(每一香爐一或三柱香)並祈求平安 (至廟宇拜拜,要先至廟前的天公爐焚香朝天祭拜)
    【祈願文參考】
    「恭請濟公活佛,信士/信女 OOO,家住_________(現居地址),出生於_____年,國曆/農曆_____月_____日,今日特備供品和金紙祭拜恭請活佛,祈求活佛保佑閤家平安健康、事業順利...(祈求事項因人而異)
  5.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紙拜供濟公活佛
  6. 燒四色金(大壽金、壽金、刈金、福金)
  7. 撤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拜拜免煩惱
2會員
115內容數
信徒藉由拜拜來與神明交際,是一種與神契合的神秘感受與神聖體驗,幫助人們在這種情緒體驗中達到身、心、靈的淨化目的與和協,進而鼓起應付生活的信心與勇氣。
拜拜免煩惱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民間所信奉的神明,其前身不一定是人,也可能只是一隻動物,在台灣北海岸的石門鄉,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十八王公廟」,這裡供奉的不只是人,還有一隻「忠犬」!傳說牠不離不棄守護主人,最終殉葬,成了人人祭拜的「義犬公」,甚至還會「託夢抗議」,讓台電不得不低頭。 忠犬傳奇:寧願殉葬也不獨活
Thumbnail
2025/05/21
民間所信奉的神明,其前身不一定是人,也可能只是一隻動物,在台灣北海岸的石門鄉,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十八王公廟」,這裡供奉的不只是人,還有一隻「忠犬」!傳說牠不離不棄守護主人,最終殉葬,成了人人祭拜的「義犬公」,甚至還會「託夢抗議」,讓台電不得不低頭。 忠犬傳奇:寧願殉葬也不獨活
Thumbnail
2025/05/21
從王子到佛系青年 在印度南方,有個超狂的王子叫菩提多羅,放著王位不坐,整天思考人生。有一天,他遇到一位神祕老和尚般若多羅,老和尚看他骨骼清奇,直接幫他改名菩提達摩,意思是「開悟專家」。 達摩學成後,心想:「印度這邊佛法已經玩得差不多了,該去東方開拓新市場!」於是,他瀟
Thumbnail
2025/05/21
從王子到佛系青年 在印度南方,有個超狂的王子叫菩提多羅,放著王位不坐,整天思考人生。有一天,他遇到一位神祕老和尚般若多羅,老和尚看他骨骼清奇,直接幫他改名菩提達摩,意思是「開悟專家」。 達摩學成後,心想:「印度這邊佛法已經玩得差不多了,該去東方開拓新市場!」於是,他瀟
Thumbnail
2025/05/18
在臺灣的王爺信仰中,范府千歲(范王爺)絕對是最「反差萌」的神明之一!祂既是威風凜凜的武將,又是妙手回春的神醫;有人說祂是黑面嚴肅的大叔,也有人說祂是戴著青面獠牙面具的帥哥——就像神界的「蘭陵王」! 范王爺的履歷表:從唐朝將軍到玉帝欽差 范府千歲可不是普通的神明,祂的「人生經歷」簡直
Thumbnail
2025/05/18
在臺灣的王爺信仰中,范府千歲(范王爺)絕對是最「反差萌」的神明之一!祂既是威風凜凜的武將,又是妙手回春的神醫;有人說祂是黑面嚴肅的大叔,也有人說祂是戴著青面獠牙面具的帥哥——就像神界的「蘭陵王」! 范王爺的履歷表:從唐朝將軍到玉帝欽差 范府千歲可不是普通的神明,祂的「人生經歷」簡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開著車來到師父家,詢問在捷運制伏那男子的種種異相,不料師父說..
Thumbnail
我開著車來到師父家,詢問在捷運制伏那男子的種種異相,不料師父說..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我佛這位家教十分慈悲,我想祂的時候就來,我翹課祂就離開。
Thumbnail
五斗米教祖師爺張道陵的成仙記錄。
Thumbnail
五斗米教祖師爺張道陵的成仙記錄。
Thumbnail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象山慶24.5.27)     現代禪雖然在2003年底隨著李老師的往生而解散了,但諸多弟子在李老師勸請下,直接轉入念佛法門,託付於慧淨法師的照顧與帶領,於2004年成立了善導流「淨土宗」。這個由(捨)禪轉(歸)淨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是阿彌陀佛悲願的預記[1],也是中國佛教
Thumbnail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象山慶24.5.27)     現代禪雖然在2003年底隨著李老師的往生而解散了,但諸多弟子在李老師勸請下,直接轉入念佛法門,託付於慧淨法師的照顧與帶領,於2004年成立了善導流「淨土宗」。這個由(捨)禪轉(歸)淨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是阿彌陀佛悲願的預記[1],也是中國佛教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借花獻佛 話說天竺有一少年,名喚雲童,自幼聰慧穎悟,篤信佛法。他生得眉清目秀,氣質脫俗,是蓮花城中有名的才子。 雲童自幼拜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婆羅門長老門下修習佛法,潛心修行,精進不怠。他每日誦經念佛,參悟佛法,一心向善。 一日,雲童聽聞燃燈佛將蒞臨蓮花城傳法,心中歡喜不已。他決心親自前往
Thumbnail
借花獻佛 話說天竺有一少年,名喚雲童,自幼聰慧穎悟,篤信佛法。他生得眉清目秀,氣質脫俗,是蓮花城中有名的才子。 雲童自幼拜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婆羅門長老門下修習佛法,潛心修行,精進不怠。他每日誦經念佛,參悟佛法,一心向善。 一日,雲童聽聞燃燈佛將蒞臨蓮花城傳法,心中歡喜不已。他決心親自前往
Thumbnail
第1段:在過去久遠劫,迦葉佛的時代,有一對兄弟同時出家修道,哥哥一心持戒、誦經、坐禪,而弟弟則不愛讀經也不愛打坐,但是喜歡扶弱濟貧,廣結善緣。 第2段: 經過多次的輪迴轉世,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勤修智慧禪修的哥哥,出生為人,而且隨著釋迦牟尼佛出家,很快便證得阿羅漢果。 #阿羅漢果(指完全
Thumbnail
第1段:在過去久遠劫,迦葉佛的時代,有一對兄弟同時出家修道,哥哥一心持戒、誦經、坐禪,而弟弟則不愛讀經也不愛打坐,但是喜歡扶弱濟貧,廣結善緣。 第2段: 經過多次的輪迴轉世,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勤修智慧禪修的哥哥,出生為人,而且隨著釋迦牟尼佛出家,很快便證得阿羅漢果。 #阿羅漢果(指完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