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股癌 EP559》的重點筆記整理×懶人包×投資觀點,涵蓋【NVIDIA策略佈局】、【AI 技術生態趨勢】、【市場情緒與估值變化】等內容。
核心重點:
- 【NVIDIA 擴大全市場佈局】:NVIDIA(輝達)進軍 ASIC 領域、擴展 NV Link 技術授權,推升整體 TAM(總可觸及市場)潛力。
- 【NVIDIA總部地點成炒股焦點】:NVIDIA影片暗示設於台北南港,引發房地產與地產股波動。
- 【AI 市場仍火熱】:儘管技術無突破,ComputeX 展示續吸引新資金與投資熱情。
🌎 世界經濟與股票投資:
【1. NVIDIA Keynote 實地觀察與氛圍轉變】
- 主持人受邀參加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的 GTC Keynote(GPU 技術大會) 現場演講,觀察與去年相比,現場氣氛明顯冷靜。
- 分析原因:
- 去年 NVIDIA 股價強勢(Year-To-Date 漲幅大),市場熱情高。
- 今年經歷 4 月股市大跌後反彈,但整體股價仍在「零軸」附近,因此投資人情緒收斂。
【2. 台股地產股炒作:NVIDIA 總部地點引爆短期交易熱潮】
- 黃仁勳發表影片宣布在台灣設立總部,名為「NVIDIA Constellation」,但疑似指向落點為台北南港地標(可見 101、南山大樓、賣帥橋),引發市場瘋狂猜測與炒作。
- 在公布 NVIDIA 總部設於「北市科(南港)」之前,市場預期落腳於南港、士林、林口,引發投資人押注地產概念股:
- 南港:帶動南港輪胎等地主概念股異動。
- 士林:士林電機與相關開發商一度漲停。
- 實際公布地點為「北市科(北市科技園區)」,導致南港股價從高點回跌 4–5%,士林概念股續強。
- 主持人戲稱這次 GTC 投資人不是賭科技股,而是賭房地產,充分展現市場情緒與投機行為。
【3. 黃仁勳 產品線全包策略與 ASIC(特定應用積體電路)野心】
- 黃仁勳 在 Keynote 中重申策略,強調 NVIDIA 將「全都要」。
- 涵蓋領域包括:
- CPU / GPU / Interconnect
- Enterprise / Consumer / Hyperscaler
- Hyperscaler(超大規模雲端服務商) 使用產品如 HGX(HGX 高效能伺服器平台)、enterprise(企業級用戶) 使用 RTX Pro(RTX 專業顯示卡)、consumer(消費者市場) 使用 GPU supercomputer(GPU 超級電腦),呈現全產品線覆蓋策略。
- 宣布進軍 ASIC(應用特定積體電路)。
【4. NVLink(晶片互聯技術)核心優勢與市場潛力分析】
- NVLink 是NVIDIA重要的晶片互聯技術,能整合大量 GPU 的互聯,形成單一運算單元,提升 AI 效能:
- 例如 GB200能實現將 72 顆 GPU 打造成「單一虛擬 GPU」,大幅提升 AI 模型訓練效率。
- NVLink 傳輸速率可達 1.2–1.8TB/s。
- 後續 roadmap 預告支援至 576 顆晶片。
- 新推「NV Fusion」計畫,授權 NVLink 給 ASIC 設計夥伴(如 MediaTek 聯發科、Marvell、美滿電子、Lchip、Qualcomm 高通),讓他們開發自家專屬晶片也能用上 NVIDIA 的互聯技術。
【5. NV Fusion潛在客戶與採用機會評估】
- 潛在使用者為大型 CSP(雲端服務商)如 Google、Amazon、Microsoft:
- Google 擁有強大的 TPU 與 ICI(Inter-Chip Interconnect)技術,理論效能甚至超越 NVIDIA,採用 NV Fusion 的誘因偏低。
- Amazon 現有的 interconnect 效能有限(如 NeuronLink V3),使用 NV Fusion 可望節省研發成本與提升效率。
- Microsoft(目前未見強互連技術):可能有合作空間。
- 分析:
- 但 Hyperscaler 具備「降低對單一供應商依賴」的戰略思維,可能不願進一步深綁 NVIDIA,偏好自行研發 ASIC 降低依賴。
- 未來採用 NVLink Fusion 的動機取決於性能提升與開發成本權衡。
- 此授權戰略擴大 NVIDIA 的 TAM(Total Addressable Market,可觸及市場),也可能推升 Earnings guidance(財測指引)。
【6. NV Fusion 計畫對軟硬體營收潛在貢獻】
- 除了販售 GPU 外,NVIDIA 可透過 NVLink 授權賺取:
- Interconnect(晶片間連結)
- Switch(交換器)
- Optical Components(光通訊元件,如 CPO)
- 透過軟體與硬體的深度整合,也有機會推廣 CUDA 平台與軟體生態圈滲透。
- 若 CSP 願意採用 Fusion,即可進一步綁定 NVIDIA 平台,加深客戶黏著度。
【7. 主持人評論與市場觀點延伸】
- 市場已反映樂觀情緒,部分投行上修 NVIDIA 目標價(Target Price)。
- Fusion 計畫目前仍屬「想像題材」,是否成真須觀察實際採用案例。
- 若美中科技戰下,美國封鎖中國,NVIDIA H20、H200 後繼晶片無法進入中國市場,可能衝擊需求。
- NV Fusion 提供了新的 TAM 敘事,可能抵消 H20 禁售中國導致的營收下修預期。
📘 延伸小辭典|EP559 關鍵詞精選
- TAM(Total Addressable Market)總可觸及市場。
- 代表某一產品或服務,在理想條件下的最大潛在市場規模。對於科技股如 NVIDIA,TAM 是決定未來營收與估值的重要敘事工具。
- 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應用特定積體電路。
- 針對特定功能而設計的晶片,效能與效率高於通用型 GPU。NVIDIA 進軍 ASIC,顯示其正正面迎戰 Google TPU、Amazon Trainium 等競品。
- NVLink / NVLink FusionNVIDIA 的晶片互聯技術。
- 可將數十顆 GPU 串接成單一邏輯運算單元,適用於大型 AI 模型訓練。Fusion 計畫為其技術授權延伸版本,目標是讓非 NVIDIA 晶片也能用上 NVLink。
- CSP(Cloud Service Provider)雲端服務提供商。
- 包含 Amazon AWS、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 等,這些公司是 AI GPU 的主要買家,同時也發展自家晶片以降低對 NVIDIA 依賴。
-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NVIDIA 的平行運算平台與程式開發環境。
- 軟硬整合的核心平台,是讓 NVIDIA 在 AI 領域保持技術主導地位的關鍵。
- Interconnect(晶片間互聯)。
- 指多個處理器(如 GPU)或晶片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道。效能越強,AI 模型訓練速度越快。TPU ICI、NeuronLink、NVLink 都屬此類。
🛡️ 免責聲明
本篇內容為個人聆聽《股癌 Podcast》(主持人:謝孟恭)後所做之重點整理,主要透過 AI 協助摘要與彙整,並由本人進行資訊校正與補充整理,以方便自己與讀者快速回顧節目內容。
投資涉及風險,任何操作請務必自行判斷與審慎評估,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保證獲利之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