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稍微陰鬱的天氣,要下不下雨的早晨,空氣有點悶。我原本只是帶著吃蛋糕的心情,想說,屏芳學姊都是小助手了,應該要躍升了吧!那我也想要來幫她鼓掌,於是我就報名了這次的準排列師躍升慶祝會。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連我自己都躍升了!
使命感貫穿一切
開場世華老師分享了自己當排列師的使命感,勉勵我們要找到自己的使命感,人生才會真正發光發熱,全力以復。便不會花時間和金錢,去做那些不符合使命感的事,這是一種選擇。要怎麼找到使命感呢?那些做起來會自帶電,自帶喜樂的,就是自己的核心價值。
使命感 vs. 拯救者
有夥伴在分享時提到了拯救者,我好擔心,我才剛找到我的使命感,怎麼做才不會掉入拯救者情節?世華老師用她自己努力賺錢,拯救家庭但是失去了自我的故事,來解釋使命感和拯救者的差異。拯救者是犧牲自己,照顧別人。有救人情懷,但是憑著盲目的愛去做,沒有力量。
使命感則是:
- 我知道我有什麼能力。
- 找到我的核心價值。
- 我選擇當助人工作者。
- 愈做愈帶電,愈做愈進步。
- 我知道我有界線。
- 我有知道我尊重對方。
- 兩者最大的區別,是有沒有意識、愛有沒有智慧。
總結:有意識並且有智慧的去做,是使命感。而無意識,只憑著盲目的愛去做,是拯救者,不但沒有力量,還會賠上自己。
摔的用愈重,飛的愈高
接著是另外幾位已經成為排列師的學姊們分享,內容雖然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她們剛接觸世華老師時都是傷痕纍纍、滿身瘡痍。經過了多年來不斷的學習和成長,如今都是能獨當一面的排列師了。讓我想起華棕老師講過的一句話:心理遊戲的漩渦有多深,釋放後的反作用力就會有多大、把你推的多高。只要想到,比自己遭遇悲慘幾十倍的學姊們都躍升能成為照亮別人的光,便感到一種鼓舞的力量,那我也一定可以!
小朱老師說:
- 很清楚自己要做支持者。
- 核心價值是分享。
- 想要組個下鄉服務團,將排列推廣到更多縣市,服務各地的人。
我想跟小朱老師說:+1,開團時請算我一份,我可以幫忙搬行李打雜。
佩珊老師說:
- 即使害怕也向前走。
- 我有呼求,老天就幫忙。
- 曾經自卑感大發作,從家人開始著手,一點點建立自信。
- 對自己期許很高,是自己的眼光的問題,要重新建立對自己的認知。
- 身體很有智慧,有療癒的能力,只是我們忽略它了。
- 我的情緒沒有處理好,怎麼幫助別人。
- 如果只是用來證明,這是負向的,有使命感就會輕鬆,就會做好。
我要像佩珊老師一樣:即使害怕也向前走,只要我願意呼求,老天就會幫忙。
薇苓老師說:
- 曾經愈療癒愈不開心,愈療癒問題愈多,但這只是一個過程。
- 原來還不同的選擇,原來可以很輕鬆的過日子、完成自己的使命。
- 我相信:來到我面前的人,一定會變好。
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和薇苓老師一樣有自信:來到我面前的人,一定會變好!而且這是事實。
面對真實情感,擁抱內在小孩
下午不知道是因為大家剛吃飽很想睡,還是氣氛很合適,世華老師馬上就展開了一場排列。
以前只是在網路上看過,聽老師講過內在小孩、替代性情緒這兩個概念,但其實似懂非懂,而在這場排列中,真真實實的看到了,哦,原來它們長這個樣子啊,讓我印象深刻。以後再提到內在小孩時,腦中就會有清晰的畫面了。這是我重要的學習,感謝參與排列的夥伴們。
也瞭解到,如果因為防衛機轉,從真實情緒逃開,便會產生替代性情緒。雖然也能生活,但是在替代性情緒中活久了,會連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都不認識了。讓我想到世弘老師說過的:人生其實只有一個課題,就是如何待在痛裡不逃走。
當一個人不願意去面對真實的感受,不想經歷那個痛時,就看不到隱藏在痛背後的那份愛。就算像是世華老師這麼會 "轉" 動排列場的人,如果自己不願意面對,別人也沒辦法幫你轉動。
大家都躍升了!
活動的最後是每個人自己的小排列,進入自己的能量場,把這一路上,要感謝的人、曾經的卡點、已經克服的困難、自己的核心價值,還有已經找到的使命,一個一個寫在便利貼上,然後拼貼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旅程。

我的個人旅程小排列
在寫感謝的人的時候,我不時的落淚,當時我並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那不是傷心難過。事後靜下心來回想,才發覺那是份感動:在我都還不知道要愛自己時,這些人就已經在愛我了。當我在人生谷底的時候,他們像接力賽一樣,一個接一個的,輪流把我接住,讓我不會再繼續往下掉。當我努力往上爬時,他們像是在為我遞水和食物,提供我所需的支持和力量。當我停下來休息時,他們默默陪伴,沒有責備。這些都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寫到這裡,我忽然意識到,那些看似日常的生活,那些瑣碎的、再平常不過的事情,都有愛在流動著,愛一直都在,從未離開。我又再次感動落淚了。
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寫不完,我決定前往下一個階段,寫卡關的部分。
卡關的只有少少幾個,我好驚訝!不是常常都會覺得人生好難好痛苦嗎?怎麼卡關的點這麼少?難不成都卡在相同的地方!!!
再來是已經突破的部分,更少了。這是可以理解的,卡關的本來就不多,能突破的當然會更少一點,還有一些還沒突破的。但我沒有特別想要去記哪些突破了,哪些還沒突破,我認為,機緣成熟,該突破的時候,它自然會浮現出來,讓我去學著突破。
再接著是我的核心價值,因為才剛上完世華老師的高層次同理心的課,所以核心價值對我來說是很容易辨認的。寫著寫著,哇!寫了好多。這時我突然發覺一件事:卡關很少、突破的更少,但是核心價值很多,所以其實我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糟嘛!
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發現,因為我常常自責,覺得自己做不好,很容易沒自信,超級在意別人對我的評價,總之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然後拼命想要學習成長。但是這個小排列的結果,讓我認知到自己並不是那麼糟,相反的,其實還挺不錯的,完全翻轉了我對自己的看法。
從我不夠好,到我沒那麼糟,再到我其實挺不錯的!這個大翻轉、重新認識自己,就是我今天的大躍升!開始能夠肯定自己了。而且不是只有我,聽到其他人也說自己躍升了,他們一定也從各自的排列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和蛻變。
另外,我在個人排列的過程中,還發現:
- 卡點問題沒解決也是可以繼續前進的:像我的卡點,還是有一些還沒克服啊,但我還是可以找到很多自己的核心價值、找到我的使命。佩珊老師說:即使害怕也向前走。邊走邊解決。
- 把眼睛張開看得更清楚:在排列的過程中,當我閉著眼睛的時候,感受到的是一部分,當我把眼睛張開,看到光和窗外的景色,更感受到了光明美好的那部分,看到的更多更廣了。而且我想,不只是頭上的眼睛要張開,內心也要敞開。
- 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使命:雖然是今天才真正瞭解什麼是使命感,但回想二三十歲時在做的事,那種自帶電發光發熱的感覺,的確也很符合使命感,和現在做的事不同,現在又發現了新的使命。而且不只有幫助別人,幫助自己以及和家人修復關係,也是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重要的使命。
- 我很清楚自己的目標:在回顧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我一直都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且都有朝我要的方向去做,就算在人生低潮的時候也知道自己要往上坡爬。只是曾經好像迷路了、睡著了,有人幫忙、有了指引,現在又醒過來了。
後記
我要再次強調,我是來吃蛋糕和幫忙鼓掌的,但沒想到學習到了這麼多,最重要的是重新認識了自己,我不是獨自升級!嘔耶!感謝愛轉心奇蹟學院楊世華院長舉辦了這次的活動,不僅學到了許多,還對自己有了新的認知,滿足了學習成長和自我肯定的需要,非常開心。感謝學姊們和每一位參與的夥伴,我們共創了這美好的,有笑有淚,療癒的一天。還有感謝因著愛吃蛋糕來參加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