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技巧】再次說出『我-語句』

更新於 2024/03/14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剛開始學『我-語句』的時候,用起來十分的彆扭,要說的時候不只嘴巴打結,連腦袋都快打結了。要先偷偷的默念個幾十遍,說出來好像才會比較順口。因為和平常習慣的說話方式實在是差太多了啊~~最後乾脆放棄了,不再折磨自己、決定善待自己 :)(誤)。

而在多年後,上過善意溝通和非暴力溝通的課後,再回過頭來看『我-語句』發現...『我-語句』真的是內力深厚、含義很深啊!簡單三個部分的結構,把善意溝通和非暴力溝通的精髓都囊括了!

在這篇文章中會和大家分享,我所觀察到『我-語句』背後的含義,全部都是溝通中的重點。希望在瞭解了這些內容之後,便能夠理直氣壯信心滿滿的說出『我-語句』,說的順溜溜的,溝通也順溜順溜的。


什麼是『我-語句』

上過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課程的同學,應該都還記得『我-語句』吧?不太記得也沒關係,讓我們來複習一下 :)

『我-語句』是用 "我" 為開頭說的句子,典型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 說出觀察:我看到你...[描述情況行為]
  2. 表達感受:我感到...因為...[表達個人感受和原因]
  3. 提出請求:我希望你可以/可不可以...[鼓勵對方表達感受、嘗試提出處理問題的方法]


例如:

  • 我聞到煙味,覺得很不舒服,可不可以請你不要在家裡抽菸?
  • 我看到你從早上八點躺到現在,我很擔心,是不是身體不舒服,還是發生了什麼事,可以告訴我嗎?


為什麼要用『我-語句』

最大的優點是『我-語句』可以避免讓對方感受到被指責(進而自我防衛、拒絕溝通),避免刺激到對方。


用前面的兩個例子做對比:

  • 你-語句:你可不可以不要在家裡抽菸,臭死了!
  • 我-語句:我聞到煙味,覺得很不舒服,可不可以請你不要在家裡抽菸?


  • 你-語句:你在床上躺一整天了,有沒有這麼懶?
  • 我-語句:我看到你從早上八點躺到現在,我很擔心,是不是身體不舒服,還是發生了什麼事,可以告訴我嗎?


『你-語句』聽了就很想給人一巴掌,對吧?更別說是溝通了,『我-語句』是不是緩和多了?所以在表達負面感受、向對方的行為提出反對時,『我-語句』是非常有效的。

而且如果能將『我-語句』的結構說完整的話,包括了觀察、感受和請求,這是非常清楚的自我表達的方式,便於讓對方明白你的感受和需要,能夠有效的促進溝通。和非暴力溝通也是十分相似的(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是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複習就到這裡,接下來才是本篇的重點。


『我-語句』背後的溝通要點

一、說出觀察,不評論。

和人溝通首先就是要把溝通哪件事說清楚,而且最好是 "客觀" 的說出事情發生的經過,不要加上自己主觀的評論,要像攝影機錄下來的一樣。

為什麼呢?馬歇爾博士在非暴力溝通書上是這麼寫的:

陳述自己觀察到的事實時,如果加上自己的評論,人們很容易會認為我們在批評他們。

當一個人覺得你在批評他,通常都會產生抗拒的心理,比較不可能聽進去你所想傳達的訊息。就算表面順從,也很可能是當成耳邊風。

例如:你怎麼這麼懶,東西都亂丟不收整齊。("這麼懶"、"亂丟" 是評論)
改成『我-語句』會說:我看到襪子在桌上、書本在地上,我感覺有點亂...。

重點提示:
溝通要先讓彼此都清楚要談論什麼事情。
所以『我-語句』一開頭先講:我看到你...[描述情況行為]
描述的時候記得要客觀清楚,避免含糊籠統,更不要加上評論(是非好壞)。

含糊籠統的描述也很容易被對方反駁。


二、我的感受來自我選擇的看法,和他人無關

通常我們會說:「你讓我很難過」、「他惹我生氣」。意指我們的感受(難過和生氣)是他人造成的,真的是這樣嗎?請思考一下。

事實上,我們的感受,源自於我們選擇看待他人語言與行為的方式,以及我們當時的需要與期望。舉個例子,當你受到了別人的指責,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錯,那麼你可能會感到氣憤或委屈,會捍衛自己或反過來指責對方。如果你認爲是自己的錯,那麼你可能會感到抱歉、有愧疚感,並且虛心接受或做出補償。

同樣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同一個人,你覺得他是西施還是東施,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那個人頂多就是 "激發" 你的感受的而已,最終會有什麼感受,還是由自己選擇的看法所決定,和那個人無關。

人們之所以苦惱,
並非因為事件本身,
而是他們對事件的看法。
- 古羅馬哲學家 Epictetus

既然我的感受是來自於我選擇的看法,那麼用 "我" 開頭來說話,「我看到你做這件事,我感到擔憂...」這是再合理不過了,因為是我看到你做這件事,我有了什麼看法,而這個看法讓我有了擔憂的感受

以往習慣的講法是:「你做這件事讓我擔憂」,擔憂的原因就變成「你」或「這件事」了,把自己擔憂的歸咎於他人或事情,其實是種推卸責任的講法,而且還有試圖用罪惡感去控制他人的可能性(意指我的擔憂都是你一手造成的,讓你有罪惡感而不再做這件事)。

重點提示:
他人或事情只是刺激,我的感受來自我選擇的看法。
所以『我-語句』說:我看到你...[做什麼事],我感到...[我的感受],因為...[我的看法是...]。


三、先聊感受,再談方法

下面這張圖是大腦發育的順序

raw-image

大腦發育的順序是由下而上的,從 1.腦幹>2.邊緣系統>3.大腦皮質,所以要有效的溝通,最好也是依照這個順序:

  1. 安撫情緒:讓情緒穩定、產生安全感(腦幹,圖中紅色)。
  2. 瞭解心情:說出對方的感受,或說說自己的感受(邊緣系統,黃色)。
  3. 說道理:最後才是說道理、訂規則的部分(大腦皮質,綠色)。

在還沒有安撫好情緒、分享感受之前,說道理的成效是很低的,而我們通常的習慣卻是先說道理,完全反過來。想想看,有多少道理是左耳進、右耳出了呢?

重點提示:
依據大腦發育的順序,先安撫情緒>瞭解心情(感受)>最後訂規則,才是有效的溝通順序。
所以『我-語句』在說我看到你...[做什麼事] 之後,第二個部分就接著說:我感到...[我的感受],最後才是請求對方怎麼做(方法規則),是符合大腦發育順序的。


四、身心容納之窗

眼尖的你可能會發現,溝通順序不是要先安撫情緒嗎?『我-語句』怎麼跳過了第一個步驟?是的,『我-語句』裡面確實沒有安撫情緒,安撫情緒應該要在說出『我-語句』之前,也就是開始溝通之前就要先做好的事前準備,而且不只要安撫對方的情緒,更要安撫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有安全感也是很重要的。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做「身心容納之窗」。

raw-image

在圖片的中間有個窗戶,在這個窗戶裡面是很舒適、心情平穩的,是適合溝通的狀態。

若情緒非常高漲,跑到窗戶的上方,稱為「過高激發」,可能會憤怒的攻擊對方,或是轉移話題、不回應的避開逃跑。

若情緒太低落,跑到窗戶的下方,稱為「過低激發」,可能會呆住無法反應(稱為 "僵直"),或是順從討好、你好我就好。

過高激發(戰或逃)和過低激發(僵直或討好)都是不利於溝通的狀態,在這些狀態下溝通往往都沒有效果。只有當雙方都在身心之窗裡面的時候,溝通才有效果。特別注意是 "雙方" 哦!不只有對方,你自己也需要心情平穩。

  • 過高激發(戰或逃)的狀態時:需要安撫情緒,讓情緒緩和下來,回到窗中。
  • 過低激發(僵直或討好)的狀態時:則是需要想辦法激起情緒,先變成過高激發,然後再安撫,回到窗中。
重點提示:
開始溝通之前,需要調節自己和對方的情緒,讓雙方都能心情平穩,保持在身心之窗裡面。然後再開始說『我-語句』。


五、用正向的語言提出請求

馬歇爾博士在書中舉了個例子,一位太太跟她的先生說,請他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上,三週之後,先生告訴太太,他報名了一場高爾夫球錦標賽!結果那位太太非常挫折,因為她其實是想要先生多陪陪她和孩子。

書上提到:

首先,我們要請求別人去做什麼,而非不要做什麼

在提出負面的請求時經常會遇到的兩個問題:第一,人們往往會搞不清楚我們到底要請求他們做什麼。第二,負面的請求很可能會使人產生抗拒的心理。

除了使用正面的語言,我們所提出的請求也必須是他人有能力做到的,而且必須具體明確,避免使用模糊、抽象、模稜兩可的用語。

有個四格漫畫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個孩子正在家裡打電動,媽媽看到,對他喊:不要老是待在屋裡,去外面呼吸點新鮮空氣(get some fresh air),孩子猶疑了一下,最後把電動搬到院子裡繼續玩。

重點提示:
『我-語句』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後一個部分:我希望你可以/可不可以...[鼓勵對方表達感受、嘗試提出處理問題的方法] 的時候,要使用正面的行動語言,請求對方去做什麼,而非不要做什麼。並且要具體明確,避免模稜兩可。


自己沒有的給不出去

在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嘉年華活動裡面,好幾位老師都強調:自己沒有的給不出去。

如果你心中沒有喜悅,是沒有辦法把喜悅傳達出去的。同樣的,如果你心中充滿了憤怒、不屑,就算是用『我-語句』或非暴力溝通,對方能接受到的還是只有憤怒和不屑,就算語氣再委婉,對方也不會接收到關心,因為自己沒有的給不出去。

所以在開始溝通之前,在說出『我-語句』之前,調整自己的情緒,讓自己保持在身心容納之窗裡面,心情平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還沒準備好,還是滿懷怨懟和氣憤,那寧可先不要說,等自己準備好了再開口。

同樣的,如果你的心中充滿了愛,那麼不用哪種語句,傳達出來的都是愛。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參考了書中以及之前上課的筆記,為了讓內容保持簡短易讀,只抓了重點,沒有做太多的說明。如果你有興趣想要更深入的了解某個部分,下面列出了相關的筆記連結,可以直接閱讀,以及書籍的章節供參考。


可以線上閱讀的:


無法線上閱讀的:





avatar-img
17會員
12內容數
為了能和妹妹好好說話,我開始學習非暴力溝通,結果收穫最大的是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ex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氣的時候,別忙著分析評判他人了!想想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是對方的感受和需要。避免用罪惡感控制別人...
非暴力溝通不是在溝通的技巧上給指引 而是在沒被滿足的需求而產生的負面情緒上給指引 這才是非暴力溝通的魅力所在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在氣什麼。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只能從自己改起。
1.觀察但不評論,了解是誰的需求。 2.分享感受,回應需求。 3.邀請探索,用好奇心展開對話。 4.同理回應,設身處地表達建議。
因為大腦的發展,【情理法】才是正確的溝通順序。孩子不說話怎麼溝通?瞭解妄想如何形成,便可以透過溝通對話、調節情緒,避免發生妄想。
生氣的時候,別忙著分析評判他人了!想想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或是對方的感受和需要。避免用罪惡感控制別人...
非暴力溝通不是在溝通的技巧上給指引 而是在沒被滿足的需求而產生的負面情緒上給指引 這才是非暴力溝通的魅力所在
這堂課是前面教過的綜合練習和深入討論。包括更多關於設界線、溝通的重點摘要、辨識情緒和源頭、愛+焦慮=控制、問題行為和非暴力溝通:區分『觀察』和『評論』。
生氣並沒有不好,但你要知道在氣什麼。情緒講的愈準,對方愈知道你要幹什麼。溝通是互動來的,但是只能從自己改起。
1.觀察但不評論,了解是誰的需求。 2.分享感受,回應需求。 3.邀請探索,用好奇心展開對話。 4.同理回應,設身處地表達建議。
因為大腦的發展,【情理法】才是正確的溝通順序。孩子不說話怎麼溝通?瞭解妄想如何形成,便可以透過溝通對話、調節情緒,避免發生妄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職場上,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技巧。好的提問可以幫助你獲得所需的資訊,解決問題,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學會如何問好問題,是每個職場工作者都應該具備的技能。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在職場中提問的5個步驟:明確問題的目的、具體化問題、避免情緒化、做好功課和適當使用開放式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上,與主管的溝通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是工作進度、問題狀況,或是其他事項,都需要與主管保持良好的溝通。如果溝通不清楚,就可能造成誤解,影響工作效率甚至是職涯發展。因此,如果你能與主管有效溝通,就能讓主管更了解你、更信任你,也更容易獲得主管的支持。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遠程工作的興起,通訊方式正在經歷劇變。然而,這也讓許多人對於傳統的電話禮儀感到困惑。美國禮儀專家Lizzie Post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六大電話禮儀建議,幫助我們在新的通訊環境下保持專業和禮貌。
Thumbnail
不要再用「三明治溝通技巧」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做對還是做錯 !
Thumbnail
前兩天我朋友跟我說,她和一個男生出去,本來是對方很勤的追求,直到把她約出去了,結果她覺得對方滿會聊天的,可以再見面接觸看看,但對方堅決的說不適合再繼續了。 她很受傷,問我:「為什麼明明是他先追我,結果被甩的是我?」 這一聽就知道是講話出問題了,肯定是在交流的過程女方說了什麼踩到對方的地雷
寫完在新舊鄰居之間我裡外不是人那篇,我突然覺得,那一次的交屋過程及後續的漏水責任,會處理得這麼辛苦,又讓雙方累積很多的不滿,癥結點或許真的就是因為我的溝通能力太差。 當他們有了前一段的不愉快之後,我一廂情願的以為,不能在傷口上繼續撒鹽,任何一個對方的抱怨,都會刺激他們反擊,所以,在轉達問題點的時候,
Thumbnail
溝通,是為了某種良善關係,而去做的互動。 談判,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去做的溝通。 一個談判專家必須是一個好的溝通者;但一個好的溝通者不一定是個厲害的談判專家。除非,"維持良善關係"是他的談判目的,這時候"溝通"才等於"談判"。 我們再從亞里斯多德溝通三大素來看這些原則:
Thumbnail
有效的對話幫助我們在這個世界的各種複雜中成功地完成任務, 例如到早餐店買份開啟一天的早餐,對話簡單優雅也很效率: 店員:「早安,今天要吃什麼?」 客人:「一個鮪魚蛋吐司、一個中杯溫豆漿,謝謝。」 店員:「這樣總共65元。」 看起來簡單不費力,但你問問這個店員平常在家怎麼點早餐的,跟工作時一樣單純嗎?
Thumbnail
肢體語言是人際溝通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研究顯示,非言語的表達,例如態度、姿態動作,比單純的口語更具影響力。這也驗證溝通專家說的「說話的方式」比「說話的內容」更為重要。現在就讓哈利熊告訴你,到底該如何透過肢體語言的溝通技巧來提升你表達力!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職場上,提問是一種重要的溝通技巧。好的提問可以幫助你獲得所需的資訊,解決問題,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學會如何問好問題,是每個職場工作者都應該具備的技能。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在職場中提問的5個步驟:明確問題的目的、具體化問題、避免情緒化、做好功課和適當使用開放式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上,與主管的溝通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無論是工作進度、問題狀況,或是其他事項,都需要與主管保持良好的溝通。如果溝通不清楚,就可能造成誤解,影響工作效率甚至是職涯發展。因此,如果你能與主管有效溝通,就能讓主管更了解你、更信任你,也更容易獲得主管的支持。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遠程工作的興起,通訊方式正在經歷劇變。然而,這也讓許多人對於傳統的電話禮儀感到困惑。美國禮儀專家Lizzie Post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六大電話禮儀建議,幫助我們在新的通訊環境下保持專業和禮貌。
Thumbnail
不要再用「三明治溝通技巧」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做對還是做錯 !
Thumbnail
前兩天我朋友跟我說,她和一個男生出去,本來是對方很勤的追求,直到把她約出去了,結果她覺得對方滿會聊天的,可以再見面接觸看看,但對方堅決的說不適合再繼續了。 她很受傷,問我:「為什麼明明是他先追我,結果被甩的是我?」 這一聽就知道是講話出問題了,肯定是在交流的過程女方說了什麼踩到對方的地雷
寫完在新舊鄰居之間我裡外不是人那篇,我突然覺得,那一次的交屋過程及後續的漏水責任,會處理得這麼辛苦,又讓雙方累積很多的不滿,癥結點或許真的就是因為我的溝通能力太差。 當他們有了前一段的不愉快之後,我一廂情願的以為,不能在傷口上繼續撒鹽,任何一個對方的抱怨,都會刺激他們反擊,所以,在轉達問題點的時候,
Thumbnail
溝通,是為了某種良善關係,而去做的互動。 談判,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去做的溝通。 一個談判專家必須是一個好的溝通者;但一個好的溝通者不一定是個厲害的談判專家。除非,"維持良善關係"是他的談判目的,這時候"溝通"才等於"談判"。 我們再從亞里斯多德溝通三大素來看這些原則:
Thumbnail
有效的對話幫助我們在這個世界的各種複雜中成功地完成任務, 例如到早餐店買份開啟一天的早餐,對話簡單優雅也很效率: 店員:「早安,今天要吃什麼?」 客人:「一個鮪魚蛋吐司、一個中杯溫豆漿,謝謝。」 店員:「這樣總共65元。」 看起來簡單不費力,但你問問這個店員平常在家怎麼點早餐的,跟工作時一樣單純嗎?
Thumbnail
肢體語言是人際溝通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研究顯示,非言語的表達,例如態度、姿態動作,比單純的口語更具影響力。這也驗證溝通專家說的「說話的方式」比「說話的內容」更為重要。現在就讓哈利熊告訴你,到底該如何透過肢體語言的溝通技巧來提升你表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