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剛開始學『我-語句』的時候,用起來十分的彆扭,要說的時候不只嘴巴打結,連腦袋都快打結了。要先偷偷的默念個幾十遍,說出來好像才會比較順口。因為和平常習慣的說話方式實在是差太多了啊~~最後乾脆放棄了,不再折磨自己、決定善待自己 :)(誤)。
而在多年後,上過善意溝通和非暴力溝通的課後,再回過頭來看『我-語句』發現...『我-語句』真的是內力深厚、含義很深啊!簡單三個部分的結構,把善意溝通和非暴力溝通的精髓都囊括了!
在這篇文章中會和大家分享,我所觀察到『我-語句』背後的含義,全部都是溝通中的重點。希望在瞭解了這些內容之後,便能夠理直氣壯信心滿滿的說出『我-語句』,說的順溜溜的,溝通也順溜順溜的。
上過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課程的同學,應該都還記得『我-語句』吧?不太記得也沒關係,讓我們來複習一下 :)
『我-語句』是用 "我" 為開頭說的句子,典型結構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例如:
最大的優點是『我-語句』可以避免讓對方感受到被指責(進而自我防衛、拒絕溝通),避免刺激到對方。
用前面的兩個例子做對比:
『你-語句』聽了就很想給人一巴掌,對吧?更別說是溝通了,『我-語句』是不是緩和多了?所以在表達負面感受、向對方的行為提出反對時,『我-語句』是非常有效的。
而且如果能將『我-語句』的結構說完整的話,包括了觀察、感受和請求,這是非常清楚的自我表達的方式,便於讓對方明白你的感受和需要,能夠有效的促進溝通。和非暴力溝通也是十分相似的(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是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複習就到這裡,接下來才是本篇的重點。
和人溝通首先就是要把溝通哪件事說清楚,而且最好是 "客觀" 的說出事情發生的經過,不要加上自己主觀的評論,要像攝影機錄下來的一樣。
為什麼呢?馬歇爾博士在非暴力溝通書上是這麼寫的:
陳述自己觀察到的事實時,如果加上自己的評論,人們很容易會認為我們在批評他們。
當一個人覺得你在批評他,通常都會產生抗拒的心理,比較不可能聽進去你所想傳達的訊息。就算表面順從,也很可能是當成耳邊風。
例如:你怎麼這麼懶,東西都亂丟不收整齊。("這麼懶"、"亂丟" 是評論)
改成『我-語句』會說:我看到襪子在桌上、書本在地上,我感覺有點亂...。
重點提示:
溝通要先讓彼此都清楚要談論什麼事情。
所以『我-語句』一開頭先講:我看到你...[描述情況行為]
描述的時候記得要客觀清楚,避免含糊籠統,更不要加上評論(是非好壞)。
含糊籠統的描述也很容易被對方反駁。
通常我們會說:「你讓我很難過」、「他惹我生氣」。意指我們的感受(難過和生氣)是他人造成的,真的是這樣嗎?請思考一下。
事實上,我們的感受,源自於我們選擇看待他人語言與行為的方式,以及我們當時的需要與期望。舉個例子,當你受到了別人的指責,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錯,那麼你可能會感到氣憤或委屈,會捍衛自己或反過來指責對方。如果你認爲是自己的錯,那麼你可能會感到抱歉、有愧疚感,並且虛心接受或做出補償。
同樣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同一個人,你覺得他是西施還是東施,就會有不同的感受。那個人頂多就是 "激發" 你的感受的而已,最終會有什麼感受,還是由自己選擇的看法所決定,和那個人無關。
人們之所以苦惱, 並非因為事件本身, 而是他們對事件的看法。
- 古羅馬哲學家 Epictetus
既然我的感受是來自於我選擇的看法,那麼用 "我" 開頭來說話,「我看到你做這件事,我感到擔憂...」這是再合理不過了,因為是我看到你做這件事,我有了什麼看法,而這個看法讓我有了擔憂的感受。
以往習慣的講法是:「你做這件事讓我擔憂」,擔憂的原因就變成「你」或「這件事」了,把自己擔憂的歸咎於他人或事情,其實是種推卸責任的講法,而且還有試圖用罪惡感去控制他人的可能性(意指我的擔憂都是你一手造成的,讓你有罪惡感而不再做這件事)。
重點提示:
他人或事情只是刺激,我的感受來自我選擇的看法。
所以『我-語句』說:我看到你...[做什麼事],我感到...[我的感受],因為...[我的看法是...]。
下面這張圖是大腦發育的順序
大腦發育的順序是由下而上的,從 1.腦幹>2.邊緣系統>3.大腦皮質,所以要有效的溝通,最好也是依照這個順序:
在還沒有安撫好情緒、分享感受之前,說道理的成效是很低的,而我們通常的習慣卻是先說道理,完全反過來。想想看,有多少道理是左耳進、右耳出了呢?
重點提示:
依據大腦發育的順序,先安撫情緒>瞭解心情(感受)>最後訂規則,才是有效的溝通順序。
所以『我-語句』在說我看到你...[做什麼事] 之後,第二個部分就接著說:我感到...[我的感受],最後才是請求對方怎麼做(方法規則),是符合大腦發育順序的。
眼尖的你可能會發現,溝通順序不是要先安撫情緒嗎?『我-語句』怎麼跳過了第一個步驟?是的,『我-語句』裡面確實沒有安撫情緒,安撫情緒應該要在說出『我-語句』之前,也就是開始溝通之前就要先做好的事前準備,而且不只要安撫對方的情緒,更要安撫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有安全感也是很重要的。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做「身心容納之窗」。
在圖片的中間有個窗戶,在這個窗戶裡面是很舒適、心情平穩的,是適合溝通的狀態。
若情緒非常高漲,跑到窗戶的上方,稱為「過高激發」,可能會憤怒的攻擊對方,或是轉移話題、不回應的避開逃跑。
若情緒太低落,跑到窗戶的下方,稱為「過低激發」,可能會呆住無法反應(稱為 "僵直"),或是順從討好、你好我就好。
過高激發(戰或逃)和過低激發(僵直或討好)都是不利於溝通的狀態,在這些狀態下溝通往往都沒有效果。只有當雙方都在身心之窗裡面的時候,溝通才有效果。特別注意是 "雙方" 哦!不只有對方,你自己也需要心情平穩。
重點提示:
開始溝通之前,需要調節自己和對方的情緒,讓雙方都能心情平穩,保持在身心之窗裡面。然後再開始說『我-語句』。
馬歇爾博士在書中舉了個例子,一位太太跟她的先生說,請他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工作上,三週之後,先生告訴太太,他報名了一場高爾夫球錦標賽!結果那位太太非常挫折,因為她其實是想要先生多陪陪她和孩子。
書上提到:
首先,我們要請求別人去做什麼,而非不要做什麼。
在提出負面的請求時經常會遇到的兩個問題:第一,人們往往會搞不清楚我們到底要請求他們做什麼。第二,負面的請求很可能會使人產生抗拒的心理。
除了使用正面的語言,我們所提出的請求也必須是他人有能力做到的,而且必須具體明確,避免使用模糊、抽象、模稜兩可的用語。
有個四格漫畫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個孩子正在家裡打電動,媽媽看到,對他喊:不要老是待在屋裡,去外面呼吸點新鮮空氣(get some fresh air),孩子猶疑了一下,最後把電動搬到院子裡繼續玩。
重點提示:
『我-語句』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後一個部分:我希望你可以/可不可以...[鼓勵對方表達感受、嘗試提出處理問題的方法] 的時候,要使用正面的行動語言,請求對方去做什麼,而非不要做什麼。並且要具體明確,避免模稜兩可。
在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嘉年華活動裡面,好幾位老師都強調:自己沒有的給不出去。
如果你心中沒有喜悅,是沒有辦法把喜悅傳達出去的。同樣的,如果你心中充滿了憤怒、不屑,就算是用『我-語句』或非暴力溝通,對方能接受到的還是只有憤怒和不屑,就算語氣再委婉,對方也不會接收到關心,因為自己沒有的給不出去。
所以在開始溝通之前,在說出『我-語句』之前,調整自己的情緒,讓自己保持在身心容納之窗裡面,心情平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還沒準備好,還是滿懷怨懟和氣憤,那寧可先不要說,等自己準備好了再開口。
同樣的,如果你的心中充滿了愛,那麼不用哪種語句,傳達出來的都是愛。
這篇文章參考了書中以及之前上課的筆記,為了讓內容保持簡短易讀,只抓了重點,沒有做太多的說明。如果你有興趣想要更深入的了解某個部分,下面列出了相關的筆記連結,可以直接閱讀,以及書籍的章節供參考。
可以線上閱讀的:
無法線上閱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