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引導:《我的心是⋯⋯》
每個人都有一顆心,但心的模樣不一定都一樣。朱熹說他的心像一口水塘,當讀書讀懂時,水面就像鏡子一樣清明,能映出天光雲影。
那你的心,像什麼呢?
是一片森林、一張紙、一個繃緊的皮球、一扇窗戶,還是一座火山?今天這篇作文,我們就要來寫一篇描寫自己心靈狀態的文章,透過一個物品或自然現象的比喻,來說說你是怎麼看自己內心的樣子、是怎麼變成這樣的、又希望未來會變成怎樣的?

二、分段大綱與範例引導
▍第一段:我的心,像什麼?
開宗明義,比喻自己的心是一樣東西、一個自然現象,並用形容詞形容它的樣子。
可以為這件事誤加上顏色、氣味、感覺、形狀、動作...等細節。
[範例:我的心是⋯⋯一口水塘]
我的心,像一口靜靜的水塘。平時它安安穩穩地躺在心中,水面平滑,倒映著陽光與藍天,就像我平常快樂時的樣子,能和朋友自在地相處,笑聲就像水面上的陽光一樣閃閃發亮。但只要有人丟進一顆石頭,水面立刻亂了,變得混濁不清。那時候的我,心裡就像起了波浪,什麼都想不清楚。
第二段:我為什麼這樣想?
說明為什麼你會把自己的心比喻成這個東西。
是什麼事件、習慣、情緒或個性,讓你有這樣的感覺?
有一個事件,讓我看見我的心就像一個水塘,由平靜到充滿漣漪,這件事關於我與最好的朋友,直到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難過。有一次,班上的另一位同學說我在背後講壞話,只是為了搶走我的朋友。我的好朋友一開始也真的信了,開始躲著我、不跟我說話。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覺得心裡好悶、好痛,像有人故意在我心裡丟石頭,還一顆接著一顆。那幾天我連書都看不下去,只想一個人發呆。
第三段:心境改變的過程
描述某一次你心境有明顯變化的時刻,可能是轉念、成長、勇敢面對的經驗。
這段是轉折段,強調「變化」。
後來,我鼓起勇氣跟媽媽談了這件事。媽媽沒有直接評論誰對誰錯,她只是靜靜聽我說完,然後幫我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她還陪我一起去圖書館,說:「我們去找一些可以安靜下來的書看看。」我挑了一本故事書,書中主角也曾經被朋友誤會,但她選擇坦然面對,最終換來了信任。讀完那本書後,我的心好像也慢慢靜了下來,像太陽出來後,水塘上的霧也漸漸散去。
第四段:我希望未來的心是⋯⋯
對未來的自己有什麼期許?希望變成什麼樣的心?
可以結合比喻再延伸,作為收尾與啟發。
我希望我的心,未來可以變得像一口更深、更清澈的水塘。即使有人丟來石頭,也能沉到水底,而不再讓整個水面都亂了。我希望自己能夠多一點勇氣去面對誤會,也希望有更多像書本和媽媽那樣懂我的人,陪我一起守護這口水塘。就像朱熹說的:「為有源頭活水來」,我相信只要有理解與愛當作「源頭活水」,我的心,就會慢慢再變回明亮的模樣。
三、老師對這篇作文的期許 ✨
親愛的同學們,
這是一篇寫「你自己」的文章,不用寫得很冗長,也不用華麗的詞彙,我希望你們誠實地寫出內心的樣子,透過一個你喜歡的比喻,讓別人了解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也許你的心像沙灘,容易被踩出腳印;也許像冰山,大部分藏在水底下;也許像陽光,總在照亮別人。
只要你願意觀察、思考與表達,這篇文章就會是屬於你自己心靈的畫像。老師期待看到最真實的你。
四、大綱的寫法
1. 大綱是「文章的地圖」
- 就像出門前要知道怎麼走,不然會迷路。
- 寫文章前先畫好地圖,知道要「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就不會東寫一段、西寫一段,讀起來亂糟糟。
2. 大綱是「故事的骨架」
- 沒有骨頭,身體會軟趴趴;文章也一樣,沒有大綱就站不起來。
- 有骨架後,我們再加上內容(血肉、例子、情感),文章才完整。
- 大綱是寫文章的備忘錄
- 想清楚自己要寫什麼
- 不會離題或忘記要說的重點
- 寫起來比較快、不卡住
- 大綱範例:寫下每段的重點(一句話就好)
例如上面的範例文章的大綱可以是:
- 我的心像一口水塘,安靜時能倒映雲影,混亂時會起波紋。
- 因為被朋友誤會、搶走友情,我的心變得混亂難過。
- 後來我和媽媽聊天、看書,才慢慢冷靜下來。
- 我希望未來的心能找到能平靜的方式,不被一點小事打亂。
小結
大綱就是幫助你寫作前「先想好怎麼寫」的工具。
一篇好文章不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而是「有計畫地說一個故事」,這樣才能感動別人,而不會越寫越亂,或偏離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