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句話可說是一針見血地揭穿了人際互動中最常見、也最被忽視的一種心理現象——投射(projection)。
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
我們看到的,不是世界的真相,而是我們內心的鏡像。
就像一副有色眼鏡,我們戴著它去看人、看事、看自己,以為那是真實,其實只是自己內心的延伸。
有些人總喜歡把別人想成跟自己一樣——
如果他自己狡詐,就會懷疑別人也在耍詐; 如果他心地善良,反而無法想像別人會傷害人。 這不是聰明或愚蠢,而是人性本能的偏誤——我們只能用自己的世界經驗去理解他人。
但人的經驗是有限的。
當我們看不見自己的偏見時,就會不自覺地將它「外包」到他人身上。
有時我們討厭一個人,不是真的因為他有什麼問題,而是他身上剛好有我們壓抑的那一面。
有時我們讚美一個人,也不見得出於清楚的認知,而是我們投射了自己渴望成為的樣子。
所以該怎麼辦?
看清投射,是覺醒的開始。
當我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只是看到我想看到的?」「我是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加在他人身上了?」 這種自我提問,就是撥開幻象、靠近真實的第一步。
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才真正開始有能力去理解別人。
而一個願意面對自己內心投射的人,才不會讓誤解與偏見支配他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