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險業務員為背景,描述中年女性翻轉家庭與工作挫折的故事。除了故事勵志,女主角孫儷演技在位,劇中出現了「就醫陪診員」、「保險家辦業務」、老人安養的「夕養」劇情,雖然有網友吐槽不符實際,但某程度反映當今社會現象,財富傳承與老人安養已經是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劇中胡曼黎閨秘鍾寧患了漸凍症,鍾寧已離婚只有一子,自己已無父母手足在世,想要自己保險金全留給兒子,但兒子未成年,擔心以自己為要保人的保險會因此終止,或前夫為未成年兒子監護人,依法監管兒子所有財產。就算前夫不會不照顧孩子,但總免不了會想,如果前夫再婚,是否還是會把兒子利益放在前面?前夫又有了孩子呢?鍾寧還有時間思考安排,但如果發生意外, 像大S突然離世的情況呢?「信託」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西方稱「信託」是從墳墓中伸出的手,可以履行往生者的意志。鍾寧可以將身故理賠金作為信託財產,透過信託安排,由受託人依鍾寧預先設定的指示支付給受益人。鍾寧可以設定條件,如每月撥付一定生活費,上大學或出國留學的獎助金,結婚基金,買房金等等。不但可以避免法定監護人濫用的疑慮,也可防止孩子揮霍浪費。沈殿霞為女兒成立的信託亦是一例。鄭欣宜開始是反彈不習慣的,每月固定的生活費無法支應自己奢侈的生活,但是人總是要學習與成長的。長大後曾表示感謝母親這樣的安排,不然母親留下的遺產可能早就花完,自己也學不到正確的金錢觀念。母親留下的不僅是物質上的財富,更是持續的教養。大家可能會擔心,受託人是誰,難道不會侵吞財產不會罔顧合約? 至少在台灣,信託業是受高度監管的行業,並可設置信託監察人來監督受託人的。在梅艷芳的信託案例,我們看到的是受託人謹守信託指示,就算梅艷芳媽媽多次提告也沒有改變。老艾總給私生子也是透過信託的安排,只有在這位不務正業惹是生非的私生子,安份工作不惹事犯罪的前提,才拿得到信託受益。
劇中另一個故事是孫婕母親黃昏戀,結交了小二十歲的男友,打算把自己把自己退休金幫男友買保險。母親想在晚年為自己而活,孫婕卻怕是詐騙,最後劇中是透過年金保險的安排,找出母女都可接受的方案。其實「信託」也是可以達到防止詐騙的目的。信託成立後,信託財產就與本人有隔離的效果,信託的終止或變更都有一定程序,不是一個轉帳動作可以處理。
本劇還提到保險公司的家辦業務,但是沒有明白介紹,看起來是以保單做為財富傳承的工具,而老艾總要做「家企分離」,像是透過家族資產公司化安排傳承。提起家族企業傳承,香港李錦記,英國的默克家族,美國洛可斐勒家族都是有名的案例,家族企業在傳承上就怕家庭因此失和,或是家族財富(更多在乎的是家族公司的經營權)因為婚姻被稀釋或外流。除了保險,信託是個重要個工具。在台灣還可搭配閉鎖型公司設計,將家族財富永續傳承。具體上還要考慮稅務規劃,非三言二語可介紹。簡而言之,善用「保險」與「信託工具」,而且現在就開始規劃,誰也不知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當然,本劇的賣點不是以上這些,本劇主角胡曼黎,有清楚的原則與底線,忠於託付,從頂尖業務員事業高峰到被開除,失業、離婚、官司、賣房,關關難過關關不逃避的逆襲,吸引了廣大觀眾的觀看及討論。不過大家也別忘了,在需要時也可以藉由信託成就自己的蠻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