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著迷於「認知催眠」。最近,我在認知催眠的基礎上加上了「假指令」。這使我得以展開更複雜、更具張力的催眠情境。
劇情反轉
舉個例子。在一次實踐中,我向對方下了這條指令:「醒來後,你會記得我們很要好,也會保有對我的情感與慾望。但你會忘記一切和我之間的色情經歷。那些畫面、那些聲音,只存在於你的幻想中。並且,你不會記得現在正被催眠著。」
當催眠生效,對方便回歸到毫無經驗的狀態。我通常會配合這齣「情節設定」,扮演引導者,像在帶領對方的第一次一樣。我會對她的身體故作陌生,或是問一些粗淺的問題,盡可能融入劇情,降低對方察覺某些違和而「出戲」的機會。而這次不同。下完催眠指令後,我大方地承認我做過催眠,但告訴她錯誤的催眠內容:「你現在認為我們是第一次,對吧?因為一直以來,我都在催眠妳做色色的事,之後再讓你忘掉。」
我調換了虛實。過去的經驗沒有被抹去,而是被重新詮釋為「你當時被催眠,所以現在才毫不知情」。對方不再只是回歸到毫無經驗的狀態,而是陷入更加悖離現實的故事線:她相信我們曾玩過,但是是在她毫不知情下,被迫開發的。違和感反而強化了「情節設定」的真實性,因為這條假指令,剛好也能解釋那些異常。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僅僅補上一句虛構的暗示,整體的情節就從「重新體驗第一次」轉變成「被催眠操控而不自知」。情緒色彩從初體驗的悸動,變成被洗腦的無助。
模擬禁忌情節
有些催眠情境在倫理上就不過關。譬如上述實踐所營造的情境,就是出自催眠漫畫中常常出現的NG劇情:主角洗腦某個異性,長期進行改造與調教,最後一口氣解除催眠,一一細數對方被控制的證據,讓對方瀕臨崩潰與絕望。
我一點都不想傷害無辜的人,因此一直以來,我都將這個劇情扔進「不該實現的催眠」區。但現在,靠著雙重轉折的認知催眠加假指令,我可以跟一個熟悉的對象,實現這個禁忌的情節,同時又確保對方意願與安全。
突破技術限制
某些指令很難達成。例如「你會以為自己身上沒穿衣服」這種指令,往往會在視覺上露餡:對方一低頭,就能看見自己的衣服。若要下令對方「看不到衣服」,這稱為負向幻覺,一般被認為是極少數人才能達到的高階催眠效果。
長期以來,我對此的折衷做法是選擇退化的指令:「你會以為自己身上沒穿衣服。雖然看得到衣服,但總覺得別人能透視它們,看到你的裸體。」基本上可說是半放棄了。
但透過雙重轉折的技巧,我可以下指令:「你會以為自己身上沒穿衣服」,然後再補上:「你知道你之所以能看到衣服,不過是因為我催眠你,讓你看起來像是有穿衣服罷了。真可惜,我的催眠被你看穿了呢。」
這樣一來,對方雖然能夠看見身上的衣服,但他會不予採信自己所看到的「假」衣服,無法因此就心安下來。
識破你的識破
雙重轉折還有另一個功效:當催眠對象太熟悉催眠,可以給予小小地反制。我的對象們進進出出催眠,經歷過數次認知改寫後,有時候一察覺到哪裡不對勁,就會聰明地猜出「我正被Nio催眠著吧」,然後靠聰明才智推敲,聯想出催眠指令。
雖然這也不失為一種樂趣吧。不過,若是想要讓對方更沉浸在情境,與其被動地讓他們去亂猜,不如主動承認,然後給出一條假指令,誘導他們往錯誤的方向推論。假指令像是誘餌,當對方推論出「真相」,便會心滿意足地停下,不再繼續推敲。
順著這個思路,假指令也可以結合認知催眠的技巧,在催眠狀態時灌輸,譬如:「你會忘記我對你下的(真指令)。但當你逐漸回想起來,你會回想起來,催眠指令是(假指令)」
雙重轉折的假指令不一定是在催眠狀態下給予。就算是很單純地說出假指令,就能造成跟催眠指令同等程度的劇情反轉,顛覆對方理解世界的方式。
由於真的催眠指令與假指令都造成了認知上的劇情反轉,我才會稱呼它為「雙重轉折(Double Twist)」(總不好叫做雙重大逆轉)。
雙重轉折之所以如此有效,是因為真的催眠指令製造出了違和感,而假指令正好吻合那些違和之處。本來違和的事物,反倒替假指令背書,賦予假指令極強的說服力,甚至不亞於真的催眠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