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過了將近兩週,終於提筆來寫下最終章。
我哥說為什麼挑這個節日說?
那天是我們補過母親節,我說因為大家都在啊,他說那應該找時間另外約一天。
我哥說這個方式不好,要我再想想,我好像拒絕了,他接著說「你這樣和家人切割,講句難聽點的,你和王王有穩定嗎?」
「我和王王跟這有什麼關係。」
「你們不是怕互相拖累嗎?」
「我們會顧好自己,不會拖累你們。」
「反正之後聚會就是要參加,日期餐廳提早訂好,明年母親節就是當天過,時間都排開,我會訂好餐廳,不要再囉嗦什麼。」
我當下感覺到被逼迫,心裡只想著「不要」、「不要」、「我不想」,同時又因為顧慮到我媽,我在想怎麼表達,雖然我這樣做他可能會擔心,但是我也需要顧到自己。
中間我弟不知道說了什麼情緒比較激動,我媽說「好好講就好」突然回想起我媽只說了這句話,我在想可能因為我說了不喜歡我弟的態度所以我媽出來制止一句?同時也在想其他時候我哥講話的時候為什麼都不說些什麼?
為了她自己或是只是針對這個情況說句話都好。
可能我在期待我媽幫我說話,或是可以跳出來主持,儘管那不是她的一貫作風,她大多數是隨我們自行發展,同時我提醒自己,我是一個成熟的成人,其實不用依賴他人幫我發言,不管那個人是長輩或是另一半,我的想法要自己說出來。
/
後來我覺得我忍不住了,我哭了出來,邊哭邊講話,我說「我不想,你們覺得沒事你們就繼續裝沒事過節,我不想要再這樣了,為什麼明明有問題要裝沒事?」我越講越大聲,後面兩句幾乎是吼出來的。
我哥女朋友看我崩潰發瘋了,手輕拍我哥小聲的和他說好了好了,大家變陸續起身要離開,我安靜下來擤鼻涕,準備離開時我弟突然說「你在群組罵我寄生蟲,我從沒被講過是寄生蟲」「對啊我有罵阿」「群組裡文字還在有證據可以看」「我承認我有罵」我媽和我哥好像又小聲的示意我弟安靜。
隔壁桌的日本客人本來嘻嘻笑笑,從我開始發瘋就安靜下來盯著我,我心想看屁啊,狠瞪著他們離席。
走出店家,我跟著我媽和我弟,隔兩三步的距離,我哥他們走在後面,我心想還有要討論嗎?討論似乎也沒什麼結果,說了我要走另一邊搭車就離開了,他們沒說什麼也沒看我,只有我哥女朋友和我說再見,提醒過馬路小心。
走一陣子情緒還是很激動,我打給王寶,他要我冷靜一點叫車回家。我好像又有一種過癮感,覺得把話大聲講出來,罵出來,我應該有情緒問題。
之後要注意,
➊ 平常就練習「講出不敢講的話」,我有力量替我自己發聲。
➋ 堅定自己的界線,同時態度要成熟。
➌ 不期待家人或是其他人改變。
➍ 情緒爆發是警訊,不是解決方案。
➎ 切割不一定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