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三聲,無人應門的敲響。》(3-2)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第三章:回溯之愛(以趙芷伶第一人稱敘述,還原她與林晴寧之間那段青春真摯,卻被世人認定禁忌的愛情)

raw-image

我曾經以為,愛情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我是個謹慎到近乎冷漠的人,自從在高中時,我發現自己的戀愛性向與眾不同,我便豎起了自我保護的假面,大學時,別人談戀愛,我讀書;畢業後,別人約會、旅行、結婚,我加班、爬升、升遷。

二十五歲那年,我成為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資深訓練師,被調到楊梅山上那間訓練中心駐點半年,負責接手第一屆密集新訓。

raw-image

也是在那裡,我遇見了林晴寧。

raw-image

她進來教室那一刻,我正準備課堂中間休息下課。她眼神發亮但氣喘吁吁地跑進來,身上的西裝外套大了一號,像是借來的。

「抱歉學姊,我迷路了!」她笑得無辜。

我記得我回她一句:「笑得這麼自在,遲到,都變得沒那麼嚴重了。」

那句話,她記了一輩子。

從那天起,她總是找藉口來找我:說聽不懂上課內容、問電腦為什麼打不開、假裝忘帶便當,甚至有一次半夜敲我房門,說:「學姊……我怕黑,我可以跟你一起看書嗎?」

她坐在我床邊,抱著膝蓋看我打簡報。那晚她什麼都沒說,只在我準備熄燈時,突然小聲問:「如果我說我喜歡妳,妳會怎樣?」

raw-image

我沒回答。

她卻笑了:「沒關係,我只是想說出來。」

我們的關係,從來沒有真正地開始,也從沒對外承認過。她總是說:「我們這樣就好,反正,外面的世界那麼吵雜,我們不講,反而更安靜。」

就這樣,在那座山上,在訓練中心白牆與松林之間,我們過著比任何人都甜蜜而快樂的日子。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她曾在樓下的小樹林的花田裡,偷偷種了一株百合花,說那是「我們愛的信物」;她在我講課結束後遞水給我、偷偷牽我手;她喜歡在紙上寫些我看不懂的詩,然後說:「等我離開了,妳才會讀懂。」

raw-image

我不喜歡她講離開,不管是以哪種形式。

相識的那年,我們都還很年輕,也都曾以為人生的光陰還很多,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切的轉捩點,就發生在那一年她結訓前兩週。

上面收到了一封匿名的檢舉信,說「有高級講師與學員之間的行為舉止不當」,雖未指名,但所有人心照不宣。我的主管當晚打來,語氣平靜卻清晰地說:「趙老師,公司教育部門的形象,不能有模糊空間,懂嗎?」

我懂。

那一晚,我沒有去找她。她在我門口等了兩個小時,我沒開門。她傳訊問我:「妳是不是後悔認識我?」

我只回了:「別來了,我要準備下堂課。」

隔天,她想盡辦法搬到了隔壁房間,我們兩人的房間中間就是那扇連通門,也就是……你現在住的這間。

我們沒有爭執,也沒分手。只是彼此之間……陷入了長長的沉默,而這長久的沉默,卻把剛萌芽的愛活活地湮滅。

最後一晚,我在房內隔著連通門敲她。

三聲。

沒有回應。

我站在那道連通門前,想起她曾說:「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妳會不會發瘋找我?」

那晚我沒瘋。但我的心卻陷入了極端的冰涼,冷得發顫,安靜得像一間無人居住的空房。

我走進浴室,用熱水洗了手,坐在地板上,拿起一片剃刀。血溫熱,滴在瓷磚上如落花。我不是為了她才這樣做的。我只是為了我們那段,不能存在於陽光下 的愛情提前悼念。

raw-image

我離世之前,一直看著門的方向,等她來救我,但她一直沒來。

我後來才知道,其實她一直站在門後貼著門板,但不敢打開門,我們錯過彼此的救贖,僅僅隔著一扇連通門。

但從此.......陰陽兩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我不知道我離世後,為什麼還留在這裡。也許是我心有不甘,也許是因為這段真摯的愛情,從來沒人聽說過。

直到今天,有人終於看著鏡子,願意聽我說。

謝謝妳。

讓我對她曾經的真愛,不再只是三聲,無人應門的敲響。

raw-image

第四章:再見之前

raw-image

在那之後的幾天,我的心裡一直浮現她的聲音。

「我們之間的愛情,是曾經真實存在過的……不是錯。」

那晚與趙芷伶在鏡中的對話,像一顆石子,輕輕投進我心中那口深井,卻泛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漣漪,我知道自己不能就這樣離開,我欠她一句回應,欠她一次「應門」的回響。

raw-image

我回到台北的辦公室後,翻出當初在訓練中心上課時留下的所有內部教材與行政資料,搜尋著她留下的痕跡 ---她的名字、照片、簽名、課程記錄…… 奇怪的是,她的名字竟被從電腦人資系統中移除,連同她曾擔任講師的記錄,也一併都被抹除。

就像是,她從未存在過。

raw-image

但我知道,她曾經站在那個講台上;她曾經愛過、痛過、等過;她離世的時候,心中有著滿腔的遺憾。

如果沒有人願意記得她,我願意。

於是,我動筆,寫下了一篇以愛為名的小說故事。

我用筆名,將那個夜晚的敲門聲、鏡中的對話、她和林晴寧之間那段曾經的愛情,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寫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小說故事不譁眾取寵,也不訴諸悲情,只是娓娓道出一段關於兩位勇敢追愛靈魂的故事,她們曾在一段時間裡,在這無情世界的角落裡彼此依偎取暖的事實。

我把這篇文章,投稿給公司內部刊物,小說標題如下:

《三聲,無人應門的敲響。》

文章發表的那天,我並沒期待會有什麼迴響。只是覺得……該做事,我做了,這樣就好。

但隔天,有件事發生了! 我接到訓練中心的一通電話。

是中心的大樓管理員,他低聲說:「三樓那扇連通門,我們今天拆了。你投稿的那篇故事,有人看見了。」

我問:「誰?」

他沉默了一下才說:「一位已經退休的副理,那時就是她的主管。今天早上她到中心來,站在那扇連通門前,看了整整一個小時,一句話都沒說,最後走到了花田裡的百合花旁……哭了。」

raw-image

我掛掉電話後,久久無法言語。

那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回到了訓練中心。

夢裡,房間已不再是冰冷白牆,而是鋪著木地板、擺滿書架與明亮窗簾的閱讀室,空氣裡飄著百合花的味道。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趙芷伶站在我對面,穿著整齊的白襯衫,笑容輕柔而安詳。

「我看到文章了。」她說。

「那是妳的故事,我只是替妳說出來。」

她點點頭,眼裡閃著光:「有人記得我了,就夠了。」

我忍不住問:「妳現在……要去哪裡?」

她轉身,身後是一道光門,透著金黃色的溫馨光芒,像晨曦照進舊房子,讓人不再畏懼寒冷。

「去哪裡都好,因為我已經不再感覺到孤單。」

走進光門前,她回頭問我最後一句:

「妳說……我們的愛,真的錯了嗎?」

我說:「愛從來不是錯,沉默才是。」

她微笑,轉身走進光裡,消失在光與記憶交接的邊緣。

raw-image

(第四章完, 待續)

(註)

一、本篇中的圖像,是根據個人原創小說文字,透過下指令讓Micosoft Bing Image Creator生成文中共26張原創圖像,本文圖文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非商業使用,歡迎載明圖文出處與作者名稱後轉載,如需移作商業使用,請與本人連繫合作細節,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煙跟你聊聊
174會員
802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輕煙跟你聊聊的其他內容
2025/05/30
環視了房內一圈,發現房裡有個奇怪的東西:左側牆面正中央,有一扇門 --- 一扇奇特的連通門,像是通往另一間房的。門已上鎖,鎖扣看起來鏽得快斷了,但那把門卻仍穩穩地佇立在牆上,像是一直在那裡、從未真正被遺忘。
Thumbnail
2025/05/30
環視了房內一圈,發現房裡有個奇怪的東西:左側牆面正中央,有一扇門 --- 一扇奇特的連通門,像是通往另一間房的。門已上鎖,鎖扣看起來鏽得快斷了,但那把門卻仍穩穩地佇立在牆上,像是一直在那裡、從未真正被遺忘。
Thumbnail
2025/05/28
前兩篇我以散文詩回應雅米現代詩原詩「一筆人生,一念如水,無常如詩,靜靜縈唱~」,共寫成兩種版本,都以超前衛禪風極簡藝術風格來呈現文字的精髓,第一版本為「一紙回聲,一語藏心,似夢似真,悠然低迴。」第二版本為「一紙回聲,一語藏心,夢醒時分,風過無痕。」,在這篇中分別改寫成宋詞牌名《醉花陰》與《一剪梅》。
Thumbnail
2025/05/28
前兩篇我以散文詩回應雅米現代詩原詩「一筆人生,一念如水,無常如詩,靜靜縈唱~」,共寫成兩種版本,都以超前衛禪風極簡藝術風格來呈現文字的精髓,第一版本為「一紙回聲,一語藏心,似夢似真,悠然低迴。」第二版本為「一紙回聲,一語藏心,夢醒時分,風過無痕。」,在這篇中分別改寫成宋詞牌名《醉花陰》與《一剪梅》。
Thumbnail
2025/05/28
續上篇,我同樣以散文詩回應雅米現代詩原詩「一筆人生,一念如水,無常如詩,靜靜縈唱~」,共寫成兩種版本,上一篇第一版本是「一紙回聲,一語藏心,似夢似真,悠然低迴。」這篇是第二版本「一紙回聲,一語藏心,夢醒時分,風過無痕。」兩篇都以超前衛禪風極簡藝術風格來呈現文字的精髓,這篇是第二版本 :
Thumbnail
2025/05/28
續上篇,我同樣以散文詩回應雅米現代詩原詩「一筆人生,一念如水,無常如詩,靜靜縈唱~」,共寫成兩種版本,上一篇第一版本是「一紙回聲,一語藏心,似夢似真,悠然低迴。」這篇是第二版本「一紙回聲,一語藏心,夢醒時分,風過無痕。」兩篇都以超前衛禪風極簡藝術風格來呈現文字的精髓,這篇是第二版本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將我的心湖 恢復一定的平靜假象 不想孤單的風 吹亂我故作平靜的心湖 將孤單的我 我的心湖 留下愛的回憶 在我這一生的時光 請不要在我的心湖 吹走我已迷亂的心湖 我不需要太多漣漪 不想戴著堅強的面具 (註明:這是出社會工作的詩作,有年輕的壯志和憂傷,以詩的形式記錄下來的
Thumbnail
將我的心湖 恢復一定的平靜假象 不想孤單的風 吹亂我故作平靜的心湖 將孤單的我 我的心湖 留下愛的回憶 在我這一生的時光 請不要在我的心湖 吹走我已迷亂的心湖 我不需要太多漣漪 不想戴著堅強的面具 (註明:這是出社會工作的詩作,有年輕的壯志和憂傷,以詩的形式記錄下來的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在我要發這篇文時,老實說我做好心裡準備了,只因,言論自由,我的文純粹只是個人(日常對許多事情的看法) https://vocus.cc/article/664fe6c7fd89780001499385~ 這篇文,並沒有針對“誰”,老實說,私下的我 是全家裡的,及曾經臉書上的(外星米
Thumbnail
在我要發這篇文時,老實說我做好心裡準備了,只因,言論自由,我的文純粹只是個人(日常對許多事情的看法) https://vocus.cc/article/664fe6c7fd89780001499385~ 這篇文,並沒有針對“誰”,老實說,私下的我 是全家裡的,及曾經臉書上的(外星米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從來沒有「三歲定終身」這種話,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群體生活的意思代表在你的一生中還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也許沒有夠好的父母,但只要持續生活下去,總還是會遇到相知相惜的伙伴。人不會永遠孤單,最怕的是過去經驗限制了自己,固執相信自己沒有人喜歡,負面自我預言造就了孤單的結果...
Thumbnail
從來沒有「三歲定終身」這種話,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群體生活的意思代表在你的一生中還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也許沒有夠好的父母,但只要持續生活下去,總還是會遇到相知相惜的伙伴。人不會永遠孤單,最怕的是過去經驗限制了自己,固執相信自己沒有人喜歡,負面自我預言造就了孤單的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