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習進平叫「習皇帝」,那這歷史沒唸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午夜的紫禁城,只能以燭火照亮宮牆內外的一角,而今日北京,一個念頭、一筆轉帳、一趟高鐵旅程,都在資料庫裡留下清晰的座標,瞬間回傳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委員會。古代的皇帝再專制,也不可能像中國共產黨今天這般,把每一條社會神經線都接上國家雲端。有人喜歡戲謔地叫習近平「習皇帝」,但這種稱呼其實誤導了現實。這不只是一種繼承傳統威權的簡單回歸,而是數位極權的徹底變異。

回望過去,歷代帝王雖自稱奉天承運,卻總受制於宗族、士大夫和地方財力。清代的巡撫手裡有實兵,明代的士紳可以抵稅拒役,皇權總得和地方自治、家族網絡、民間宗教角力。余英時說那是「皇權不下縣」,張宏杰也形容,皇帝的統治像張稀疏的大網,網眼裡還透著風。現代中共體系卻完全不同。黨委、政法委、國企、工會、社區居委會……一張網已經織到每個人生活裡。2024年,中國黨員數已達九千五百萬人,這密度遠超古時候的士紳網絡。今天的黨組織滲透了上市公司、互聯網、寺廟和NGO,連夜間失眠的人,也得在學習強國App裡「刷分」。這不是皇帝與臣民的較量,而是一個單一政黨對每一個社會細胞的包圍。

這種掌控還因科技而倍增。德國學者 Sebastian Heilmann 提出了「數位列寧主義」這個詞。他說,今日中國黨國不只是列寧時代的鐵腕,而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把統治精密到24小時都能監控與動員。監控攝影機市場到2025年產值將達8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超過10%,2030年全中國的攝像頭數量甚至可能突破七億隻。古代的皇帝需要錦衣衛,現代的黨國只需一套天網平台,就能把臉孔、聲音、行蹤全數收進資料庫。那種無孔不入,超越了任何傳統皇帝的想像。

有人問,政治學界會給習近平什麼稱呼?其實最貼切的,也許是「黨國主人」:個人主導的黨國極權。這一稱呼,不只是譏諷,而是直指權力的本質。它既指出他依附黨,又暗示其權力高於歷代官制與禮法。再加上演算法與監控科技,若說「數位黨主」,那是比皇帝還要全能、還要無所不在的領導。

數字背後的世界,有時比故事更冷。中國黨員只佔成年人口11%,卻掌管著國家財富和政策大權。全國攝像頭七億部,相當於每百人就有五百個鏡頭,監控密度是全球平均的七倍。社群平台上,超過一半的熱搜由官方主導;據麥肯錫測算,數位治理帶來的GDP增長雖有0.5到0.8個百分點,卻同時縮小了民營經濟的空間。

在舊王朝,百姓尚有家族、宗祠、墾戶合作社的縫隙可以呼吸;而在數位黨國,這些縫隙早已被雲端表格填平,生活被一條條數據管道導向唯一的方向。

我們常常聽見「習皇帝」這樣的調侃,但那其實讓人忽略了今日中國體制的根本變化。皇帝與臣民之間還有天命、士大夫批評、地方財政牽制。習近平則結合黨、軍、政、網於一身,少有真正的制度制衡。皇帝的權力多半停留在儀式,黨主則可干預生活細節,從貸款利率到社群演算法無一不管。皇帝靠「人治」,數位黨主靠「碼治」,科技加速度使統治滲透到生活每一秒鐘。

所以,別再用「習皇帝」來模糊我們的歷史判斷。這不是倒退,而是科技與極權的新結合。北京的深夜,中南海的燈火還亮著,資料中心冷風呼呼作響,螢幕上閃爍的不是九千五百萬黨員的報表,更是十四億人生靈的軌跡。歷史課或許讓我們對皇帝心懷敬畏,但面對這樣的「數位黨主」中國,我們該有更清醒的警覺:當權力不再止步於城牆,而是隱身於每一支鏡頭、每一行程式碼之中,我們需要新的語言,也需要新的警鐘。

#中國政治 #極權研究 #數位列寧主義 #習近平 #黨國體制 #監控資本主義 #歷史比較 #政治學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les的沙龍—屬於台灣人的文藝復興:台灣文明新定位
3會員
22內容數
我們不問祖先給了什麼,而問我們能為未來留什麼。台灣的文藝復興,不是回頭仰望,而是從碎片中設計出新的文明節奏。
2025/05/31
清晨六點的台北,信義區的天邊還殘留著夜雨的薄霧,一杯熱咖啡捧在手心,工程師們已經魚貫走進遠東科技園區。去年底,統計學者粗算,整個大台北活躍於資通訊與 AI 領域的專業人才已逼近 六萬人;而外國工程師的流入,更在一年之內成長了 23 %,彷彿一股看不見的潮水,把矽谷、新加坡、班加羅爾的年輕人,推向
Thumbnail
2025/05/31
清晨六點的台北,信義區的天邊還殘留著夜雨的薄霧,一杯熱咖啡捧在手心,工程師們已經魚貫走進遠東科技園區。去年底,統計學者粗算,整個大台北活躍於資通訊與 AI 領域的專業人才已逼近 六萬人;而外國工程師的流入,更在一年之內成長了 23 %,彷彿一股看不見的潮水,把矽谷、新加坡、班加羅爾的年輕人,推向
Thumbnail
2025/05/30
初夏的午後,我漫步在桃園鄉間的田埂上。遠處農夫正彎著腰在田間除草,汗水順著額頭落進泥土裡。他的每個動作,都流露出一種對這片土地的依戀與熟悉。這樣的身影,不僅僅屬於我的家鄉,更是過去千年裡亞洲、歐洲、非洲無數農村共同的景象。在這片土地上,人類曾用雙手種下希望,也將一生的腳步深深綁在泥土之中。 然
Thumbnail
2025/05/30
初夏的午後,我漫步在桃園鄉間的田埂上。遠處農夫正彎著腰在田間除草,汗水順著額頭落進泥土裡。他的每個動作,都流露出一種對這片土地的依戀與熟悉。這樣的身影,不僅僅屬於我的家鄉,更是過去千年裡亞洲、歐洲、非洲無數農村共同的景象。在這片土地上,人類曾用雙手種下希望,也將一生的腳步深深綁在泥土之中。 然
Thumbnail
2025/05/29
農業不是人類最大的錯誤——赫拉利、賈德·戴蒙的盲點與全局 1. 故事開場:多瑙河岸的一個清晨 我記得第一次在人類學期刊上讀到多瑙河流域早期農夫的遺骸分析,那是一個多霧的清晨。研究團隊在河岸挖掘出一具女性骸骨,根據碳十四年代測定,大約距今七千五百年。她的手指細長,脊椎並未明顯變形,膝蓋關節也沒有太
Thumbnail
2025/05/29
農業不是人類最大的錯誤——赫拉利、賈德·戴蒙的盲點與全局 1. 故事開場:多瑙河岸的一個清晨 我記得第一次在人類學期刊上讀到多瑙河流域早期農夫的遺骸分析,那是一個多霧的清晨。研究團隊在河岸挖掘出一具女性骸骨,根據碳十四年代測定,大約距今七千五百年。她的手指細長,脊椎並未明顯變形,膝蓋關節也沒有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習近平拆除闖王像的後果是什麼?聲援中東人民的中國志士命運如何?請看本期的兩篇精彩故事!
Thumbnail
習近平拆除闖王像的後果是什麼?聲援中東人民的中國志士命運如何?請看本期的兩篇精彩故事!
Thumbnail
單田芳評書《童林傳》第二十二回,說到雍親王到訪山東「聖手崑崙鎮東俠」侯大俠和「一輪明月照九州」侯二俠的家,二位俠客聽說雍親王來了,都歡歡喜喜、恭恭敬敬地迎接,彷彿蓬蓽生輝、臉上有光⋯⋯
Thumbnail
單田芳評書《童林傳》第二十二回,說到雍親王到訪山東「聖手崑崙鎮東俠」侯大俠和「一輪明月照九州」侯二俠的家,二位俠客聽說雍親王來了,都歡歡喜喜、恭恭敬敬地迎接,彷彿蓬蓽生輝、臉上有光⋯⋯
Thumbnail
本日籤詩:正德君遊蘇州 「吉慶平安百事諧,婚姻買賣皆如意。前程祿馬自朝來,日出東風便見財。」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的主人翁,也是一個皇帝,也在鄉野奇譚中,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當然也包含風流韻事。他的故事還被編寫成戲曲、連續劇、和電影,是個生活多采多姿的皇帝。這個皇帝就是明武宗
Thumbnail
本日籤詩:正德君遊蘇州 「吉慶平安百事諧,婚姻買賣皆如意。前程祿馬自朝來,日出東風便見財。」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的主人翁,也是一個皇帝,也在鄉野奇譚中,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當然也包含風流韻事。他的故事還被編寫成戲曲、連續劇、和電影,是個生活多采多姿的皇帝。這個皇帝就是明武宗
Thumbnail
先總統 蔣公在剿匪戰爭的緊要關頭竟不幸逝世!蔣總統 經國是如何打敗共匪,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的?欲知中華民國在平行宇宙的命運如何,本文不可不讀!
Thumbnail
先總統 蔣公在剿匪戰爭的緊要關頭竟不幸逝世!蔣總統 經國是如何打敗共匪,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基礎的?欲知中華民國在平行宇宙的命運如何,本文不可不讀!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確實有「冏卿」這種說法,用以代稱「太僕寺卿」,典故是西周天子任命伯冏為太僕正。
Thumbnail
確實有「冏卿」這種說法,用以代稱「太僕寺卿」,典故是西周天子任命伯冏為太僕正。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