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李斯建議秦始皇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是中國從封建制到郡縣制的一個里程碑
為何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議?因為他希望世界上沒有戰爭。天下因為分封諸侯王,而戰爭了百年,只要沒有諸侯王,天下就不會再發生戰爭了
因此秦始皇說:「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後續也頒布其他措施,例如統一度量衡、車軌、文字,這項措施對於日後影響很大,雖然中國各地有不同方言,但都使用同個文字
始皇有一項命令是:更名民曰「黔首」
對六國來說,秦國是征服者,以往有些征服者會採用階級制度,例如元朝統治的中國、雅利安統治的印度,但秦始皇沒有,不管是秦國、趙國、處國人都是平等的、都是「黔首」,但為何要頒佈一個將老百姓全部視為平等的命令呢?
因為在他的心中,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說得更直接一點,所有人都是他的奴隸。將所有得到的各國美人、寶物,統統填入這些宮室裡面,耗費人力物力,只供秦始皇一人享受,就是所有人當奴隸
廣告
因此人是很複雜的,每個歷史人物都有很多樣貌
書中有提到以下幾點,可以從中學習到史書的筆法
從稱呼人名所用的字,到敘述行事所用的字,都代表史家對該人物的評價。例如同樣是一個人把一個人給殺了,用「弒」、「誅」、「殺」,意義完全不同
史記中有關於秦始皇那篇名是「秦始皇本紀」,以及在本篇中,常常稱呼「始皇」而非「始皇帝」,為什麼要這樣寫?
在漢代人心中,「皇」跟「帝」哪一個字比較重要?有個方法判斷,當我們一定要省略其中一個時,被省略的那個是比較不重要的,例如會叫「漢武帝」但不會叫「漢武皇」,因此「帝」比「皇」重要
如果「帝」比「皇」字更重要,為什麼篇名要省略這個「帝」?因為太史公要藉由篇名來貶秦始皇
《史記》中有一句話是「三十年,無事」,《史記》中,本紀體通常是編年記事,但如果那一年沒有什麼事,一般都會跳過去,直接記載後面有事的年份
可是這一年明明沒有事,為什麼還特別記載「無事」呢?這代表史家認為沒有事正是一件大事,因為始皇即位以來,連年有事,百姓疲於奔命。
《史記》並不是誰的談話都記載,記載或不記載往往都有它的道理,許多時候,《史記》中記載一段對話,是希望借他人之口,來表達史家對於那個人物的評價
例如史書中有一段紀錄兩個方士的談話,侯生盧生相與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
人物樣貌的部分,人確實是複雜的,同個人物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去進行解讀
例如提到愛迪生時,常常會提到他對於發明的貢獻,但也可以提到他和特斯拉的競爭,以及一些專利的部分;提到王莽時,以往對他的評價都不高,而胡適提到「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還沒有公平的論定…」,認為他是改革家
而有關於史家寫歷史的部分,讓我想到以前讀歷史的時候,曾經有想過,歷史事件那麼多,不太可能某些都記錄,那要一定會有選取的過程吧,這可能會受到史家觀點或當時統治層的影響
在探討一件歷史事件時,在不同地區的紀錄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二戰的時候,就可以收集不同地區所錄的史料來進行對比,而有些史書都是在下個朝代,紀錄上個朝代的歷史,例如三國志是陳壽在晉朝寫的、明史是清朝張廷玉等人寫的,會藉由收集前面朝代的史料,建構出一段歷史
而在解讀史料時也要注意,閱讀文獻時要批判性的閱讀,想想看這份史料,可能受到哪些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影響,由交叉對比相同和相異來建構這段歷史,使其完整
以上的概念我認為也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例如大學選課,選課時常常會去看課程評價,每個同學的評價,可能會有差異處,這時候就可以去看看不同同學們的評價,看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處,能得到一個比較全面的評價
有時候系上的課程,在網路上不一定有評價,但我會在系內會跟一些修過課的同學打聽,也會出現一些不同處,例如有同一堂課程,就可能會有人說很難,也有人說不難,有人說有興趣,有人說沒有,這時候就可以考慮對方的程度和興趣,並且去思考自身跟對方的差異處,來決定要不要選課
或者是新聞的框架,會有選擇、強調、排除等過程,例如在在一個社會事件發生時,各家媒體會從大量的事件中進行選取和突顯來進行報導,但各個媒體著重點可能就會有所不同,可能會受到媒體風格、媒體立場、觀眾需求、時間壓力等影響
所以當要了解一件事情時,如果只選取一家的媒體,如果該媒體立場較為鮮明,就可以去思考該立場如何影響內容呈現,也可以比對不同來源資訊,或是選取有將資訊作為整合的平台
而例如像是商品評價或服務評價等,也都可以用到這個觀念
以上是秦朝歷史和史記,以及所帶給我的啟發,提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