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平等?體會史家筆法《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ep.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設立郡縣

李斯建議秦始皇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是中國從封建制到郡縣制的一個里程碑

為何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議?因為他希望世界上沒有戰爭。天下因為分封諸侯王,而戰爭了百年,只要沒有諸侯王,天下就不會再發生戰爭了

因此秦始皇說:「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後續也頒布其他措施,例如統一度量衡、車軌、文字,這項措施對於日後影響很大,雖然中國各地有不同方言,但都使用同個文字

⬛平等?

始皇有一項命令是:更名民曰「黔首」

對六國來說,秦國是征服者,以往有些征服者會採用階級制度,例如元朝統治的中國、雅利安統治的印度,但秦始皇沒有,不管是秦國、趙國、處國人都是平等的、都是「黔首」,但為何要頒佈一個將老百姓全部視為平等的命令呢?

因為在他的心中,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說得更直接一點,所有人都是他的奴隸。將所有得到的各國美人、寶物,統統填入這些宮室裡面,耗費人力物力,只供秦始皇一人享受,就是所有人當奴隸

廣告

因此人是很複雜的,每個歷史人物都有很多樣貌

⬛史家筆法

書中有提到以下幾點,可以從中學習到史書的筆法

從稱呼人名所用的字,到敘述行事所用的字,都代表史家對該人物的評價。例如同樣是一個人把一個人給殺了,用「弒」、「誅」、「殺」,意義完全不同

史記中有關於秦始皇那篇名是「秦始皇本紀」,以及在本篇中,常常稱呼「始皇」而非「始皇帝」,為什麼要這樣寫?

在漢代人心中,「皇」跟「帝」哪一個字比較重要?有個方法判斷,當我們一定要省略其中一個時,被省略的那個是比較不重要的,例如會叫「漢武帝」但不會叫「漢武皇」,因此「帝」比「皇」重要

如果「帝」比「皇」字更重要,為什麼篇名要省略這個「帝」?因為太史公要藉由篇名來貶秦始皇

《史記》中有一句話是「三十年,無事」,《史記》中,本紀體通常是編年記事,但如果那一年沒有什麼事,一般都會跳過去,直接記載後面有事的年份

可是這一年明明沒有事,為什麼還特別記載「無事」呢?這代表史家認為沒有事正是一件大事,因為始皇即位以來,連年有事,百姓疲於奔命。

《史記》並不是誰的談話都記載,記載或不記載往往都有它的道理,許多時候,《史記》中記載一段對話,是希望借他人之口,來表達史家對於那個人物的評價

例如史書中有一段紀錄兩個方士的談話,侯生盧生相與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

⬛啟發

人物樣貌的部分,人確實是複雜的,同個人物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去進行解讀

例如提到愛迪生時,常常會提到他對於發明的貢獻,但也可以提到他和特斯拉的競爭,以及一些專利的部分;提到王莽時,以往對他的評價都不高,而胡適提到「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還沒有公平的論定…」,認為他是改革家

而有關於史家寫歷史的部分,讓我想到以前讀歷史的時候,曾經有想過,歷史事件那麼多,不太可能某些都記錄,那要一定會有選取的過程吧,這可能會受到史家觀點當時統治層的影響

在探討一件歷史事件時,在不同地區的紀錄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二戰的時候,就可以收集不同地區所錄的史料來進行對比,而有些史書都是在下個朝代,紀錄上個朝代的歷史,例如三國志是陳壽在晉朝寫的、明史是清朝張廷玉等人寫的,會藉由收集前面朝代的史料,建構出一段歷史

而在解讀史料時也要注意,閱讀文獻時要批判性的閱讀,想想看這份史料,可能受到哪些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影響,由交叉對比相同和相異來建構這段歷史,使其完整

⬛日常的聯想

以上的概念我認為也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例如大學選課,選課時常常會去看課程評價,每個同學的評價,可能會有差異處,這時候就可以去看看不同同學們的評價,看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處,能得到一個比較全面的評價

有時候系上的課程,在網路上不一定有評價,但我會在系內會跟一些修過課的同學打聽,也會出現一些不同處,例如有同一堂課程,就可能會有人說很難,也有人說不難,有人說有興趣,有人說沒有,這時候就可以考慮對方的程度和興趣,並且去思考自身跟對方的差異處,來決定要不要選課

或者是新聞的框架,會有選擇、強調、排除等過程,例如在在一個社會事件發生時,各家媒體會從大量的事件中進行選取和突顯來進行報導,但各個媒體著重點可能就會有所不同,可能會受到媒體風格、媒體立場、觀眾需求、時間壓力等影響

所以當要了解一件事情時,如果只選取一家的媒體,如果該媒體立場較為鮮明,就可以去思考該立場如何影響內容呈現,也可以比對不同來源資訊,或是選取有將資訊作為整合的平台

而例如像是商品評價或服務評價等,也都可以用到這個觀念

以上是秦朝歷史和史記,以及所帶給我的啟發,提供大家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8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4/09/07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2024/09/07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2024/07/24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Thumbnail
2024/07/24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Thumbnail
2024/02/06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2024/02/06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楊照  2020 刻印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  ★★★★☆ 藉由細讀史記,學習司馬遷看待歷史的態度。
Thumbnail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楊照  2020 刻印出版社 分類:論說--理論  ★★★★☆ 藉由細讀史記,學習司馬遷看待歷史的態度。
Thumbnail
在博客來上有一本叫做《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的書,作者是現在任教於中央大學中文系的胡川安⋯⋯
Thumbnail
在博客來上有一本叫做《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的書,作者是現在任教於中央大學中文系的胡川安⋯⋯
Thumbnail
連載 戰國縱橫門派:鬼谷稗闔 -- 蘇秦篇 : 全球各地的華人在追本溯源的文化底蘊中只能透過春秋戰國的百家思想遠遠的觀望人生所追求的答案,找尋失落已久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自由思想。但認清自己真實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能看明白世間一切問題的解決能力更不容易。
Thumbnail
連載 戰國縱橫門派:鬼谷稗闔 -- 蘇秦篇 : 全球各地的華人在追本溯源的文化底蘊中只能透過春秋戰國的百家思想遠遠的觀望人生所追求的答案,找尋失落已久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自由思想。但認清自己真實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能看明白世間一切問題的解決能力更不容易。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Thumbnail
本書作者蔣勳,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聯合文學》社長。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   書中分為七個篇章: 第一講 大唐盛世
Thumbnail
魯桓公本想調和宋、鄭兩國的不和,豈料宋莊公不領情,魯桓公改與鄭厲公結盟⋯⋯
Thumbnail
魯桓公本想調和宋、鄭兩國的不和,豈料宋莊公不領情,魯桓公改與鄭厲公結盟⋯⋯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