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完美主義 在看到自己的作品又比對別人擁有的後 忌妒心和比較心發作 憤而將目前所有的累積毀掉的心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是一個極為真實、卻又極其殘酷的內在掙扎:完美主義者在與他人比較後,因無法接受「自己不夠好」,進而將心血一把火燒光。

讓我們深入拆解這個心態的本質、原因與可能的出路。


一、完美主義的心理根源

所謂完美主義,不是單純追求卓越,而是:

  • 無法容忍瑕疵。
  • 將自我價值綁定在「成果是否完美」。
  • 認為「不是最好的,就是毫無價值」。

當這樣的人看到別人的作品光鮮、完美、受歡迎,內心便升起一股:「我再怎麼努力都比不上,那我幹嘛繼續?」的強烈挫敗與嫉妒,最終產生破壞性行為。


二、為何會「憤而毀掉」自己的累積?

這其實是一種控制感的幻象與自我保護

  1. 主動毀滅,比被現實判輸更能保住自尊
    與其讓別人說我不夠好,不如我自己先宣判作品失格。這樣比較不痛。
  2. 希望從頭來過,能做得更好
    完美主義者常幻想「如果重來一次我一定更棒」,這讓他們對「已經完成但不滿意」的作品極度厭惡。
  3. 轉移忌妒的痛苦,攻擊自己比攻擊別人安全
    他不能(或不敢)攻擊那個比他優秀的人,只能將怒氣轉向自己的創作,甚至自己。

三、這其實是「比較心」與「恐懼失敗」的共謀

完美主義背後,隱藏的是兩個心魔:

  • 比較心:只要別人比我好,我就沒價值。
  • 失敗恐懼:我不允許自己呈現「不夠好」的狀態給世界。

因此,只要看到別人有比自己更好的作品、更多讚數、更華麗的履歷,就會啟動「自我貶抑 → 憤怒 → 全盤否定」的模式。


四、如何破解這種心態

1. 作品不是你的全部,只是你的一部分

你不是你的作品。作品是你的成長痕跡,不是最終審判。

「過去的你,也是在那個時刻的極限內,盡了最大的努力。」

尊重那時候的你,而不是否定。


2. 比起比較,不如紀錄進步

每一次作品,不用和別人比,請和「前一次的你」比。

  • 上次花幾天做完,這次更快了嗎?
  • 上次哪裡卡住,這次比較流暢嗎?
  • 有沒有突破、嘗試、學習?

這才是你真正該關心的事。


3. 把忌妒當成導航,而不是毒藥

忌妒其實是內心在說:「你也渴望那樣的能力/資源/表現。」

所以不是要消除忌妒,而是要轉化它:

  • 「他拍的影片那麼清楚,是不是有用什麼設備?」
  • 「她的作品排版好漂亮,是不是我可以學看看?」

讓忌妒變成學習的路標,而不是毀滅的開關。


4. 你不是來當第一名的,你是來創作人生的

世界上永遠有人比你優秀,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你是唯一能說出你故事的人。


把重心放在自己最真實的聲音,而不是最閃耀的外殼。



五、總結

完美主義與比較心的結合,是一種隱形自殘的陷阱。它讓我們在尚未真正發光之前,先自己熄滅了所有火光。

創作,是一場與自己的合作,而不是與他人的競賽。

請記得:你的作品,不是「代表你的價值」,而是「你勇敢留下的痕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9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6/02
「知道太多,卻沒有足夠的心性」——當知識超載成為一種精神風險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與真相唾手可得,人人都可以窺見權力的陰影、宇宙的邊界、存在的虛無。似乎「知道得越多,就能掌控一切」,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沒有相對應的心性與承載力,知道太多,將使人瘋狂。 一、知識本身並不危險,危險的是「承載知
2025/06/02
「知道太多,卻沒有足夠的心性」——當知識超載成為一種精神風險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知識與真相唾手可得,人人都可以窺見權力的陰影、宇宙的邊界、存在的虛無。似乎「知道得越多,就能掌控一切」,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沒有相對應的心性與承載力,知道太多,將使人瘋狂。 一、知識本身並不危險,危險的是「承載知
2025/06/02
是的,「能夠聽到他人心聲、竊竊私語、未說出口的話語」這種感受,若不是幻覺或病理現象,通常可以視為一種**高度敏感的共感力(empathy)**或直覺洞察力(intuitive perception)。這既可能是一種天賦,也可能是長年觀察訓練、身心開放、甚至靈性覺醒後的結果。 🔮 這種特質可能包
2025/06/02
是的,「能夠聽到他人心聲、竊竊私語、未說出口的話語」這種感受,若不是幻覺或病理現象,通常可以視為一種**高度敏感的共感力(empathy)**或直覺洞察力(intuitive perception)。這既可能是一種天賦,也可能是長年觀察訓練、身心開放、甚至靈性覺醒後的結果。 🔮 這種特質可能包
2025/06/02
是的,撇除對研究者的個人崇拜與情感認同,轉而專注在其「成果本身」的價值與適用性,確實是一種日益明顯的新時代風潮。這種風潮可以從幾個層面來解析: 一、知識民主化:去除「誰說的」迷思,轉向「說得對嗎?」 在過去,知識常由「權威」所壟斷,學者、教授、大機構說出來的話,自動被視為真理。 但隨著網
2025/06/02
是的,撇除對研究者的個人崇拜與情感認同,轉而專注在其「成果本身」的價值與適用性,確實是一種日益明顯的新時代風潮。這種風潮可以從幾個層面來解析: 一、知識民主化:去除「誰說的」迷思,轉向「說得對嗎?」 在過去,知識常由「權威」所壟斷,學者、教授、大機構說出來的話,自動被視為真理。 但隨著網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想了解如何與完美主義者共處,沒想到卻幫到了我自己,了解自己為什麼總在某些時候裹足不前充滿壓力了! 🔖 #完美主義是____ 讓不完美的自己成為完美;過著防禦模式人生、對身邊的人隱藏每項缺陷、缺點與短處。 作者是研究完美主義的心理與行為科學教授,對完美主義下了一個當頭棒喝的定義,完美
Thumbnail
我想了解如何與完美主義者共處,沒想到卻幫到了我自己,了解自己為什麼總在某些時候裹足不前充滿壓力了! 🔖 #完美主義是____ 讓不完美的自己成為完美;過著防禦模式人生、對身邊的人隱藏每項缺陷、缺點與短處。 作者是研究完美主義的心理與行為科學教授,對完美主義下了一個當頭棒喝的定義,完美
Thumbnail
完美主義者最大的痛苦就是拿不合理的單一標準來看待自己的行為表現,沒有意識到生活裡本身就有許多意外會讓行為無法達到自身的期待,而不完美主義者同樣會採取積極行動,但不把完美當成理所當然的結果。
Thumbnail
完美主義者最大的痛苦就是拿不合理的單一標準來看待自己的行為表現,沒有意識到生活裡本身就有許多意外會讓行為無法達到自身的期待,而不完美主義者同樣會採取積極行動,但不把完美當成理所當然的結果。
Thumbnail
在這個追求完美的時代,我們常常被期望擁有無懈可擊的外表、無可挑剔的履歷和完美無缺的人生。然而,正如一塊璞玉在打磨過程中會顯露出其獨特的瑕疵,一個人也只有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時,才能真正見到自己的真實面貌。 接受不完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會的標準和他人的期望往往成為我們心中沉重的枷鎖,使我們一再
Thumbnail
在這個追求完美的時代,我們常常被期望擁有無懈可擊的外表、無可挑剔的履歷和完美無缺的人生。然而,正如一塊璞玉在打磨過程中會顯露出其獨特的瑕疵,一個人也只有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時,才能真正見到自己的真實面貌。 接受不完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會的標準和他人的期望往往成為我們心中沉重的枷鎖,使我們一再
Thumbnail
沒有人已經完成 在這個世界上,完美是一個常被追求但難以完成的理想。這種觀念不僅提醒我們接受自己的不足,也幫助我們理解並包容他人的缺點。沒有人是完美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追求完美,反而應該以此為動力,不斷學習、成長、改進自己。這樣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 完美的定義與追尋 所謂“完美”,通
Thumbnail
沒有人已經完成 在這個世界上,完美是一個常被追求但難以完成的理想。這種觀念不僅提醒我們接受自己的不足,也幫助我們理解並包容他人的缺點。沒有人是完美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追求完美,反而應該以此為動力,不斷學習、成長、改進自己。這樣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 完美的定義與追尋 所謂“完美”,通
Thumbnail
是讓自己被看見的時候了——不是那在同儕面前,為了試圖說服自己夠好而呈現出的冷靜沈著表象。是時候揭露我們真實的自我了—那帶著混亂、恐懼、和軟弱的那一面。我們有時候並不知道正確的答案,或正確的選擇,甚至可能不知從何開始來收拾我們所造成的殘局。
Thumbnail
是讓自己被看見的時候了——不是那在同儕面前,為了試圖說服自己夠好而呈現出的冷靜沈著表象。是時候揭露我們真實的自我了—那帶著混亂、恐懼、和軟弱的那一面。我們有時候並不知道正確的答案,或正確的選擇,甚至可能不知從何開始來收拾我們所造成的殘局。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