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大選的保守派(金文洙)是支持對台灣加強交流的跟對中國批判立場的.
而這次民意領先的李在明是中間偏左的自由派,主張南韓在台海衝突中保持距離-避免捲入兩岸問題;強調與中國建立穩定關係-並認為韓國無法承受疏遠中國的代價。
南韓 vs. 台灣
有趣的是,台灣自由派(DPP)傾向親美抗中,南韓自由派(共同民主黨)則強調「外交自主」、「平衡外交」這種對中國保持等距外交的政策.而台灣保守派(KMT)與中國關係相對友好,而南韓保守派(國民力量黨等)普遍對中國強硬。
回顧歷史
美國在上世紀冷戰期間在南韓支持李承晚、朴正熙等獨裁政權 (如同在台灣支持蔣氏父子)。而朴正熙、全斗煥等軍事強人皆以「反共救國」為執政合法性,而這個「反共=保守派」的傳統就一直延續下來。
南韓保守派在過去曾壓制韓國民主化運動(像是著名的光州事件);這部分南韓跟台灣一樣有著對過去獨裁者的評價分歧,以及轉型正義的問題等.
不過南韓的保守派跟自由派從80年代開始,也是各自經歷了合併、分裂、重組等;像是保守派從 80年代全斗煥、盧泰愚掌權的「民主正義黨」到90年代合併為「新韓國黨」→「大國家黨」→「新世界黨」→ 「國民力量黨」,起源自金大中、金泳三等自由派在 80年代創建的「民主黨」與「新千年民主黨」經歷多次分裂與重組後成為現在的「共同民主黨」.
明明台灣綠營跟韓國自由派的政治主張更為接近,但兩者的對外政策卻是剛好顛倒.
於是演變成台灣自由派更支持韓國保守派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