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以為生活的本質就是不斷往前奔跑。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只要停下來,就會被遠遠拋在後頭。於是,我總是加快腳步,把每一個日子都塞得滿滿的,不容許自己有空白的時間,也不願讓內心有太多空隙。但後來我才發現,最需要努力的,不是追趕,而是停下來——停下來與自己對話,停下來聽聽內心的聲音,停下來看見真正重要的東西。
人生,是一段不斷學習和轉變的旅程。而我在這段旅程中,開始用六個關鍵字來與自己對話——改變、原則、誠實、美好、意義、永恆。(摘錄peter牧師的書:你可以找自己聊聊)
改變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 3:1)
改變,是人生的常態。剛開始我很害怕改變,因為改變代表失去熟悉的一切、踏入未知。但當我站在人生的轉捩點,看著過去那個堅強卻疲憊的自己,我學會了鬆手,也學會了重新調整方向。
生病之後,我的生活節奏改變了,我不得不學著慢下來,從原本的日夜奔波變成與身體和情緒好好對話。我開始懂得,不是每一次改變都是災難,有時候,改變只是上帝在推我一把,帶我去一個更合適的位置。
原則
在護理工作中,我學會了堅持原則。原則是一種信念,是即使沒有人看見,我仍然選擇正直的理由。很多時候,我可以輕鬆一點、妥協一點,但內心的那個聲音總會提醒我:「你要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了。」(馬太福音 5:37)
原則,讓我在複雜的職場中不迷失自我,也讓我在與人相處時保有分寸與尊重。它不是讓我變得剛硬,而是讓我在柔軟中保有力量。
誠實
這是我學得最痛,也最深刻的一課。曾經的我總是報喜不報憂,因為不想讓家人擔心,也怕別人覺得我太脆弱。但後來我發現,不誠實的堅強,是一種自我傷害。壓抑久了的情緒,總有一天會以某種形式爆發,讓自己措手不及。
誠實,不只是對別人誠實,更重要的是對自己誠實。當我開始勇敢地承認「我其實過得不太好」、「我需要幫助」,那些話語像是解開心結的鑰匙,慢慢讓我鬆了一口氣。
美好
美好,是我選擇活下去的理由。不是每一天都有陽光,但每一天都有值得感謝的地方。有時候,只是一杯溫熱的茶、一個朋友的問候、一本讓我靜下來的書,都是生活裡的美好。
「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歌羅西書 3:2)
在病痛與低潮中,我開始學會練習感恩。不是因為生活完美無缺,而是因為即使破碎,也能在縫隙中看見光。這樣的光,不炫目,卻溫柔、真實,照亮我走過黑暗的每一步。
意義
在一次又一次地問自己「我為什麼還要努力?」的時候,我開始思考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原來不是我做了多少、達成多少,而是我有沒有好好地活著。
有意義的活著,不是華麗的成功,而是每一天都有值得回想的時刻。是能為家人多做一頓飯,是能陪病人說一句溫暖的話,是能在深夜為自己禱告、對上帝說:「謝謝祢還讓我在這裡。」
永恆
生命本來就有限,而永恆,是我心靈的歸宿。我知道,這世界終將過去,但愛不會。那些我曾經付出過的愛,那些我曾經堅持過的信念,會留下痕跡。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傳道書 3:11)
當我想到永恆,就不會那麼害怕當下的苦難。因為我知道,這些都只是過程,是雕塑我生命的工具。上帝允許這些事發生,不是要懲罰我,而是要成就祂眼中更美的我。
留時間與自己對話,是溫柔的力量
這六個關鍵字,像是六盞微光,引領我從困境中走出來,也讓我在閱讀與分享的過程中,重新認識了自己。生活也許還是一樣繁忙、一樣不確定,但我不再害怕,因為我學會了在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
希望你也能停下來,與自己對話。或許只是五分鐘的靜默,或是一段散步的時間。讓內心有個空間,慢慢地、溫柔地,聽聽自己的聲音。你會發現,原來你並不孤單,也原來,你比想像中更堅強。
這個世界,如果能多一點美好,就能讓更多人活得善良;而你我,就是那份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