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名:無聲的告別
第六十四章:誤解與笑聲
阿琳最近開始常去一家開在巷口的二手書咖啡店,店裡很安靜,店主是一位來自東歐的女子,名叫瑪莉亞。兩人並不常交談,最初只是點頭微笑,語言上也只有簡單的英文能溝通。
某日午後,瑪莉亞遞給她一本泛黃的詩集,上面夾著一張紙條:「這書裡的詩,曾安慰我一整個冬天。」
阿琳看不太懂那首詩的語言,便試著用手機翻譯,結果翻成:「羊毛下雨的時候,心跳像熱牛奶。」
她困惑地抬起頭,瑪莉亞也看了看手機,兩人對看一秒後,突然忍不住一起笑出聲。
「你那邊翻得比較溫暖,我的翻成了『憂鬱像馬鈴薯』。」瑪莉亞指著自己的翻譯頁面,眼角彎起來。
這個午後,阿琳第一次覺得,語言的荒謬與差異,不是阻礙,而是一種奇妙的幽默。之後的幾週,她開始和瑪莉亞交換欣賞讀過的詩、看過的電影和童年的記憶——無需完美翻譯,只靠一點耐心與比手畫腳的勇氣。
有一次,瑪莉亞教她一句東歐諺語:「別用戰斧去劈雪。」意思是,不要用過激的方式處理柔軟的事物。
阿琳聽完想了想,回了一句:「那如果拿戰斧劈冰淇淋呢?」
瑪莉亞愣了三秒,笑到不行,連眼淚都笑出來。
這些簡單的交流讓阿琳意識到,戰爭或許從來不是因為文化差異本身,而是因為沒有人願意靜下來,好好理解另一個靈魂。
窗外的城市仍然喧鬧,國與國之間的新聞仍舊緊張,但阿琳知道,經由文化交流 減少國家之間的誤解與猜疑 就可能降低戰爭發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