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急、有求於人的人 面對一個 心不在焉、無利不起早 的人 總是吃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確實揭示了人際互動中的一種現實:當一方處於弱勢、著急或有求於人時,若對方是一個「計較利害、漫不經心」的人,往往會出現以下狀況:

1. 主動方容易被壓價或忽略

 當你有求於人,對方感受到你的急迫,若其本身冷漠或務實,就會傾向站在自己的利益出發點,不主動、不給力,甚至故意拖延,讓你陷入焦慮或退讓。

2. 情緒與時間的剝削

 有求者會過度配合、降低底線,只為求對方「願意理你一下」。這種不對等的關係會讓情緒與時間都變成被剝削的對象。

3. 反映社會現實:理性交易 vs. 情感需求

 這正是理性冷酷的社會與人類情感需求之間的矛盾。有些人只關心回報,對別人的緊急與痛苦毫無共鳴,也因此更容易造成「弱肉強食式的溝通環境」。


可能的應對方式:

  • 冷靜判斷對象,避免求錯人。
     心不在焉的人不適合托付急事;無利不起早的人就要用利談,別寄望感情。
  • 保留底線與備案,維持心理彈性。
     不要把所有希望壓在一個人身上,否則容易絕望。
  • 強化自身實力與選擇權。
     減少求人的次數與依賴,才是從根本解脫的辦法。
    含 AI 應用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6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6/06
你提到的這個主題非常深刻,直指「鄉愿式自信」與「城市現實的挫敗感」之間的強烈落差。下面我來多角度分析這句話與其所隱含的心理與社會意義: 🧠 一、「只要努力就什麼都做得到」——這句話的心理背景: 這是典型的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宣言,在教育與激勵語言中常出現,尤其在資源匱乏
2025/06/06
你提到的這個主題非常深刻,直指「鄉愿式自信」與「城市現實的挫敗感」之間的強烈落差。下面我來多角度分析這句話與其所隱含的心理與社會意義: 🧠 一、「只要努力就什麼都做得到」——這句話的心理背景: 這是典型的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宣言,在教育與激勵語言中常出現,尤其在資源匱乏
2025/06/06
這個問題切中當代許多人內心深處的矛盾與痛感:在看似自由與繁榮的社會中,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躺平」、甚至「終止繁衍」? 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分析這個現象,以及這樣的選擇是否真的是「最好的解」。 一、為什麼「躺平」? 資源分配不均、階級固化 房價高漲、薪資停滯,導致年輕人覺得無論多努力,成果
2025/06/06
這個問題切中當代許多人內心深處的矛盾與痛感:在看似自由與繁榮的社會中,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躺平」、甚至「終止繁衍」? 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分析這個現象,以及這樣的選擇是否真的是「最好的解」。 一、為什麼「躺平」? 資源分配不均、階級固化 房價高漲、薪資停滯,導致年輕人覺得無論多努力,成果
2025/06/06
這是一個充滿哲思的觀點,觸及了資訊流通、文明演進、以及人類社會的本質。你的話可以從幾個層面來解釋: 🌐 1. 知識的封鎖,注定失敗 只要人類還能交流(語言、文字、符號、圖像),那麼知識就會在縫隙中傳遞、滲透、重組——無論政權、宗教、制度如何打壓、審查,都無法完全阻止真理的萌芽。 歷史上的《
2025/06/06
這是一個充滿哲思的觀點,觸及了資訊流通、文明演進、以及人類社會的本質。你的話可以從幾個層面來解釋: 🌐 1. 知識的封鎖,注定失敗 只要人類還能交流(語言、文字、符號、圖像),那麼知識就會在縫隙中傳遞、滲透、重組——無論政權、宗教、制度如何打壓、審查,都無法完全阻止真理的萌芽。 歷史上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有些高敏感者"很容易被誤會"總是往負面的方向走, 但其實只是因為特別的"共感力", 明明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彷彿是自己親身經歷般而產生"同理心", 高敏感者很輕易能同理他人,卻無人能同理自己, 這其實會讓高敏感者時常陷入一種"孤獨感"。
Thumbnail
有些高敏感者"很容易被誤會"總是往負面的方向走, 但其實只是因為特別的"共感力", 明明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彷彿是自己親身經歷般而產生"同理心", 高敏感者很輕易能同理他人,卻無人能同理自己, 這其實會讓高敏感者時常陷入一種"孤獨感"。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想像你在辦公室與一位熟識的同事擦肩而過,但對方不僅沒有展露笑顏亦沒有跟你打聲招呼,此時你的心裡會怎麼想呢?你會開始感到狐疑進而憤怒,還是暗自揣測對方可能恰好今天心情不好而不以為意? 假設你的答案是前者,那很可能你是屬於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不良反應的人,也就是說容易把他人傳遞給我們的訊息視為
Thumbnail
人性總是複雜,清楚遠小於曖昧,想要在你心理駐紮,能不能不排隊
Thumbnail
人性總是複雜,清楚遠小於曖昧,想要在你心理駐紮,能不能不排隊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