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瀏覽新聞,無意間看到國中會考的作文題目,覺得現在的考題比以往有趣多了,思維面向更為寬廣,要寫作十分容易。
自己不由得思考:如果是我看到這種題目,我會怎麼寫?
因此自己開始動腦思考了起來。
「人生三變」
倉鼠能夠隨意的移動進出,那算是自由嗎?飼養箱的設施一應具全,那算是牢籠嗎?就我看來,自由與牢籠,其實是一體兩面,都只是內心心態的轉換,同時也是人生中的一段風景。必須超越這種對立思維,才能達到新的下一階段。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都不停的向外探索,無論是環境還是人際交流,都是新奇有趣的探索標的。如同倉鼠一般,進出不同的環境、認識不同的人,同時擴展自己的思維,建構自己的內心世界。期間會有欣喜,也會有難過;會有成就感,也會有失落。但是探索久了,自己會發現:雖然很自由,其實自己什麼都沒有,只是不斷地看著別人、享受著別人的付出。久而久之,會萌生出一個想法:我想要擁有自己的東西。
倉鼠開始蒐集材料、學習知識,打造屬於自己的飼養箱,裡面無論是富麗堂皇,還是簡單溫馨,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無論是自己是希望住著舒適,還是邀請他人前來參觀入住,都是自己的選擇。但建造的同時,也背負了許多的壓力,以及自己或他人給予的期待。久而久之,自己打造的成果,變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籠。甚至,自己化身為牢籠,對外探索的期待,也如同晨間的營火般熄滅。
有的人一輩子漂泊,始終都是倉鼠;有的人打造了牢籠,困住了自己與他人。但也有那麼極少數的人,看遍了所謂自由與牢籠的對立,跳脫了出來。那種人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又不拘泥於單一觀念與世人看法。他們對世間仍有好奇,學習著自己不了解的事,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不像倉鼠那樣的只顧玩樂;心胸廣大,包容自己與他人,不因自身想法限制他人,也不受他人情緒影響。脫離牢籠的思維,卻又擁有自身豐富的智慧。他們是倉鼠與飼養箱以外的空白,他們可以決定自己是什麼。
倉鼠、飼養箱、空白,是人生的三種型態,脫離自由與牢籠的束縛與對立之後,人生會到達第三種全新的階段,屆時,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這也是一個人到達成熟階段後,不斷的累積智慧,才能抵達的境界,那是我往前邁進的目標。希望在人生的路上,能有志同道合的夥伴,相互砥礪、一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