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實創業」(Lean Startup)由艾瑞克.里斯(Eric Ries)提出,核心是強調實驗、驗證、快速迭代,並透過「最小可行產品」(MVP)來學習。這套方法論旨在幫助創業者在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中,以最低的浪費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將「精實創業」的實踐與「修行」的概念相結合,會發現兩者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共通點。可以說,精實創業本身就是一種極為務實和高效的「修行」方式。
精實創業的「修行」之處:
- 專注於「學習」:驗證式學習的精髓
- 精實:精實創業的核心是「驗證式學習」(Validated Learning)。它不是盲目地「做」,而是透過「建立—測量—學習」(Build-Measure-Learn)的循環,運用數據和事實來驗證假設,從而獲得對市場和客戶的真實洞察。
- 修行:修行的本質是持續學習和覺察。修行者透過靜坐、反思、實踐,不斷學習如何應對內外境,提升對自我和世界的理解。兩者都強調從經驗中獲取知識,並以此指導未來的行動。
- 擁抱「不完美」與「無常」:迭代思維
- 精實:精實創業鼓勵推出「最小可行產品」(MVP),而非追求完美。它接受產品在初期不夠完善,需要根據客戶反饋持續迭代和優化。這是一種對「不完美」的接受和對「變化」的適應。
- 修行:修行教導我們接受世事無常,明白沒有永恆的完美。它要求我們放下對完美結果的執著,專注於當下和過程中的精進。這與精實創業中不斷迭代、快速調整(Pivot)的思維不謀而合。
- 消除「浪費」:資源與心力的節約
- 精實:精實創業源自豐田生產系統,強調消除一切不產生價值的「浪費」(Waste)。這包括時間、金錢、精力和資源,確保每一步都有效率地接近目標。
- 修行:修行提倡簡樸生活,去除內在和外在的「執著」與「冗餘」,減少不必要的煩惱和消耗。兩者都追求以最少資源達到最大效益,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心力上的節省。
- 直面「現實」:數據驅動的決策
- 精實:精實創業強調走出辦公室,直接面對客戶,用數據來驗證假設,而非憑空臆測或過度依賴直覺。它迫使你面對真實的市場反饋,即使結果不如預期,也要接受並調整。
- 修行:修行要求面對自己內心的真實,不逃避痛苦,不沉溺於幻想。它教導我們如何觀察現實、接受現實,並從現實中找到解決方案。
- 培養「韌性」與「毅力」:在失敗中成長
- 精實:精實創業視失敗為學習的一部分,鼓勵「快速失敗,持續學習」。每次失敗都是寶貴的教訓,讓你更接近成功。
- 修行:修行是一場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旅程,需要極大的韌性和毅力。在困境中不放棄,從跌倒中站起來,正是修行的體現。
- 解決「真問題」:以價值為核心
- 精實:精實創業的核心是找到客戶真正的「痛點」,並建立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它從「解決問題」出發,而非單純「製造產品」。
- 修行:修行往往強調「利他」,透過自己的提升去為他人和社會帶來正面影響。這種以價值為核心、解決問題的目標,是兩者深層次的共同點。
結論:精實創業是一種「務實的修行」
精實創業提供了一套具體的方法論,幫助創業者在商業世界中進行高效的探索和學習。它的原則與修行的心態高度契合,都強調:- 內省與反饋:持續檢視自己(產品/策略)並從外部(市場/客戶)獲得真實反饋。
- 靈活與適應:不執著於單一方案,能因應變化快速調整。
- 專注與效率:排除雜訊,將資源投放在最核心、最有價值的環節。
- 從實踐中學習:理論雖然重要,但真正的成長源於實際操作和結果分析。
因此,是的,精實創業可以被視為一種在商業實踐中的「修行」。它不單能幫助你建立成功的事業,更能磨練你的心智,提升你的能力,讓你成為一個更具韌性、智慧和覺察力的創業家。
—
我係 Kevin,一人創業者,呢個係我嘅創業修行筆記📝。每日我會分享我嘅創業心得同埋挑戰,希望可以同大家一齊玩,一齊行,一齊成長。